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钻石     
我曾读到一个故事:美国一位母亲有两个孩子,其中小女儿特别可爱.有一天,8岁的小女儿给她讲了一件事.她说:"妈妈,我做了一个梦,我变成了一颗钻石,在手上不断发光,而且很漂亮.  相似文献   

2.
何灵芝 《政府法制》2006,(22):50-51
一个母亲可能遇到的最大困境是什么?不是贫穷,也不是病痛,而是怀胎10月生下孩子,却无法证明孩子是自己的.美国广播公司就报道了这样两个母亲的离奇故事.  相似文献   

3.
教育TIPS     
《检察风云》2013,(11):75
作为父母,当你们有这些情况时,需要引起注意了:对孩子的某些特点特别敏感;特别不能忍受孩子的某些特点;对孩子的某些特点特别欣赏;完全不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努力想纠正孩子的行为却发现越来越糟;亲子之间无法沟通。如果我是这样的父母,怎么办?如果你恰巧是这样的父母,那在你前面就有两个功课需要做:一是处理自己的情结,二是重新认识孩子。  相似文献   

4.
将来 《检察风云》2007,(14):52-53
因无钱缴纳住院费,病孩的母亲无奈中只得走进一家牙医诊所,哀求牙医用常规药品救治她的孩子.只因同情心切,牙医免费超范围行医,紧急抢救小孩.然而,几个小时后,孩子却死在了诊所.由此引出两场行政官司.……  相似文献   

5.
一个母亲可能遇到的最大困境是什么?不是贫穷,也不是病痛,而是怀胎10月生下孩子,却无法证明孩子是自己的。美国广播公司就报道了这样两个母亲的离奇故事。公认万无一失的DNA亲子鉴定结果站到了这两个母亲的对立面,她们遭受了种种的误解和怀疑,但她们没有放弃,并最终在医生和律师们的帮助下向世人证明,自己的确是“亿中挑一”的特例,“万无一失”对于她们而言,依然有“失”。母子基因完全不符幸福母亲突变嫌犯丽迪亚·菲切尔德或许是这世上最百口莫辩的母亲了。她不得不在法庭上证明从她身体里孕育出的两个孩子的确是她的,不得不一遍又一遍…  相似文献   

6.
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事实上父爱也同样伟大。在孩子的心智成长、情绪表达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父亲有着比母亲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是母亲所不能替代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普遍存在着"父亲缺位"现象,使有些孩子患上"父爱综合症"。因此,充分发挥父亲角色、重视感情投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一位母亲独自带着她的三个孩子来到大兴区人民法院. 从她的诉说中,法官了解到,她与一男子同居10年并育有三个子女,但对方一直推脱着未和她办理结婚登记.最近,那个男人开始无故不回家,对孩子不闻不问.她没有能力独立抚养孩子,无奈之下希望通过法律的公正裁判来保护自己和孩子,要求判令对方每月给付抚养费,直至孩子成年之日.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起因婚外情而导致的抚养权纠纷案:一个非法同居出生的男孩,成为两个家庭争夺的对象,致使3个人为此黯然神伤。两个女人都自称是孩子的母亲,她们都对孩子充满期盼,她们都希望法院主持公道。究竟谁才是孩子的亲生母亲?最后谁又会成为孩子的监护人呢?更重要的是,作为"罪魁祸首"的他究竟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建立社会道德规范?让我们先从这个真实的故事说起: 一个年仅7岁的小女孩被一辆急行的汽车拦腰碾过,生死一线中.孩子的母亲怀抱着鲜血直流的孩子和几位陌生的旁观者跪地拦车十余分钟,竟没感动十几辆空车而过的司机.一个个生的希望从孩子的身边驶过.  相似文献   

10.
在最后陈述时,30岁的张永立泣不成声。他被抓的时候,孩子刚刚几个月。他说,自己纯粹为了义气的法盲举动不但给姚树坤带来那么大的伤害,也让自己的家庭难以承受。 此时,庭下他的妻子和母亲已经哭得站立不稳了。 她们肯定想不到,自己的亲人在"公共权力很大程度上被分化为单位权力的阶段"担当了不恰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蒋轲 《中国公证》2008,(9):62-63
说起公证工作,人们常常谈到它与其他法律职业,即法官、检察官、律师相比较的两个特点:一是风险特别大.二是游离于对抗机制之外.我认为第一点说得非常正确,但第二点似乎不完全如此.从简单的层面上看,检察官和律师在法庭上是交锋的对手,法官是他们之间这场对抗赛的裁判,这三者在法律规则的赛场上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本中心受理因孩子办理出生证明需要而进行的亲子鉴定1例,征得当事人同意,采取母亲、父亲及孩子(男孩)血样,进行STR分型实验。结果显示,孩子与父亲之间存在亲生血缘关系,而母亲与孩子之间不存在亲生血缘关系,因此进一步采集母亲口腔拭子及带毛囊的毛发进行STR分型实验,母亲静脉血进行  相似文献   

13.
《人民调解》2013,(2):1
郭翠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郭翠平,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东村调委会主任,一个十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人民调解一线的普通人民调解员,期间经历了许多磕磕拌拌,有苦也有乐,有酸也有甜.但让她心慰的是一起起纠纷被化解,一个个问题被解决。村民赵某和妻子李某经常争吵,从斗嘴升级到动手,打得不可开交,最后竟闹着要离婚.妻子抱着孩子回了娘家。郭翠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骑上摩托车去李某的娘家劝解。刚到李家说明来意,李某的母亲便将她推出门外,还说了一些不三不四的话。郭翠平冒着严寒在外面站了近两个小时,最终感动了李某的母亲。经过反复做夫妻二人的工作,双方达成协  相似文献   

14.
《法制与经济》2003,(4):59-59
编辑同志: 我母亲为我哥哥带孩子做家务10多年了,本应换取儿子的一片孝心。可是当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时,我哥哥竟不愿尽做儿子的义务,经常不给母亲吃饱穿暖,更不愿给老人治病。每当母亲与他评理时,都遭到他的漫骂。尤其是母亲患重病期间,也不送  相似文献   

15.
19岁的少年,为了两个女友两次去抢劫,使一名一岁孩子失去母亲,一名18岁的少女成为植物人。  相似文献   

16.
母女遗恨     
10年前,亲生父母开枪打死小女婿,小女儿带着孩子艰难度日;10年后,母亲出狱,两个女儿都不愿意接收她。当年,老人为何开枪杀死女婿?如今,她的赡养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上看,母亲是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群体;客观呈现儒家文化对今天中产阶级母亲育儿观的现实影响,对于儒家文化在当代家庭中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两千来教养民众、传递文化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仍然对当今中产阶级母亲的育儿观产生着积极、强劲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她们朝着完整人格的目标培养孩子,体现儒家"君子不器"的教育目标;用规训的方式帮助孩子完善道德自我,秉承儒家"修身为本"的教育路径;要求孩子保持学业成绩的优秀,沿袭儒家"劝学重教"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一位母亲买来一个蛋糕,两个孩子争着要吃。母亲说:“老大,你负责切蛋糕,由老二先挑选。”结果,蛋糕分得很好,哥俩相安无事。母亲设定了一个程序,问题处理得很公平。  相似文献   

19.
某地区法院审理了一起适用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为标准胜过既往判例标准的案件 ,此标准的适用关系到对那些处于昏迷中、从出生就伴随着复杂医学难题的儿童是否发出不复苏 (DNR)的指令。在 1999年审理的K .I案件 ,法官轻描淡写地叙述着这个令人痛苦的案例。主审法官适用了不复苏指令 ,因为小K .I从出生到两岁多的时间里 ,一直经受着痛苦 ,他处于昏迷之中 ,被认为存在脑神经损害。孩子的亲生母亲和父亲不服主审法官的判决。作为孩子的母亲 ,她首先提出请求 ,她说有权利决定K .I是否被复苏治疗。因此法官适用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标准而不用既往…  相似文献   

20.
采访范广印之前,记者甚至不知道还有司法会计这样一种职业。1964年。范广印出生于西平农村一个穷苦家庭,在他一岁的时候父亲就被贫、病夺去了生命,是体弱多病的母亲将四个孩子勉强带大。小广印的大哥和两个姐姐。上学时学习成绩一个比一个好,但由于家贫全都中途辍学了。后来范广印参加高考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