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人》2005,(7):45-45
券商,作为中国证券市场重要参与者之一,现在与整个股市一样处境艰难。这种局面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极为不利的。无论是监管者还是证券公司自身,都在苦苦寻求解救之途。在券商的生死存亡之际,我们试图通过这个问卷,了解券商群体对目前自己生存状态的一个评估,以及他们对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券商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借此给政策制定者、监管者以及券商自身一些启示。中国企业与市场调查系统对中国的100多家券商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6份。应该说,本次调查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受访券商中,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目前的生…  相似文献   

2.
王婧 《法人》2005,(9):88-90
通过退租、减少营业部这样的办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二线券商巨大的成本压力。要想真正寻求发展,调整内部结构、拓展新产品类型才是二线券商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2005年的夏天成为了上海的二线券商的搬迁之夏。三年前雄心勃勃地将九大业务部门迁至上海,准备在这个金融中心实现由地方券商向全国券商的转变的东吴证券,迫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将总部搬回杭州老家。东吴  相似文献   

3.
证券公司融资制度创新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法商研究》2004,21(4):3-9
在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制度快速演进的背景下 ,证券公司融资制度的创新步伐却停滞不前 ,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广大券商发展的重要瓶颈。要打造证券业内的“航母” ,解决融资渠道的短缺问题刻不容缓 ,这就需要我们修订和完善现行证券公司融资的法律法规 ,以拓宽证券公司多方融资渠道 ,为券商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资融券业务是一个国家证券市场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推出融资融券业务是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在券商和客户从事融资融券业务资格条件、融资融券合同的主要内容、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的法律限定等方面作了规定,但还是存在不完善之处,如客户权益保护、券商"强制平仓"的限定缺乏规定,券商和客户从事融资融券业务资格条件不详不实等.要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考虑制定有关条例,禁止券商恶意融资融券行为,对券商"强制平仓"行为进行规范,重新厘定券商客户融资融券业务准入资格.  相似文献   

5.
券商融资行为通常有直接为客户提供资金透支、充当贷款人为客户提供贷款、以融券的形式融资、居间为客户融资、名为居间实为借贷等几种形式。关于客户损失的民事责任应区分融资之后对交易的操作情况,在客户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券商无需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而在券商平仓行为下,券商负有因侵犯客户股票所有权产生的赔偿责任和赔偿买卖股票产生的佣金损失的责任。在券商充当居间人为客户融资的情形,券商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但无需承担因该贷款行为引发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评级机构的“拿来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一 《法人》2005,(8):38-39
评级机构果然很好吗?评级机构可否符合中国国情吗?评级机构到底是哪一路神仙?今天这个世界上谁喜欢股市?中、美两国券商喜欢股市。中国券商赚大钱,券商高管人员大块吃肉,大秤分银。出了亏损之后,国有银行还会援手。与中国券商相比,美国券商更加生猛。许多人认为,美国股市是成熟的,但我以为美国券商是生猛的,在追逐利润方面非常生猛,为富不仁,斩尽杀绝。美国券商是全球化的,在世界范围内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相似文献   

7.
近半年来,哈尔滨市新格律师事务所共代理股票纠纷案件25起。其中,券商起诉股民透支,请求还款15起;股民起诉券商高额罚息、要求退还罚息款6起;股民起诉券商操作失误致使股款被他人冒领2起;券商工作人员利用职务方便盗用股民保证金1起;股民起诉券商无理扣押股东帐户1起。其中涉案标的额最大的为1760万元人民币,最小的为3万元人民币。目前已结案8起,庭审结束待判决17起。股票纠纷案件是一种新型案件,代理诉讼中具有特殊性。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律师代理股票纠纷案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注意股票案件证据的特殊性。股票交易是一种专业性…  相似文献   

8.
谈萧 《经济与法》2003,(12):112-112
2001年,通道制作为我国证券发行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被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券商推荐股票上市重数量轻质量的局面。通道制下证监会对每家券商同时能够推荐的股票家数进行严格限制,并对其执业质量进行年度考核,以此确定其下一年度的通道家数。这迫使券商不得不加强对承销项目的质量审核和风险控制,券商投资银行业务质量因此有了较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9.
《法人》2004,(5):82-83
2001年,我国证券业出现了重组热潮,根据统计,券商增资控股、信托公司证券机构分离重组为证券公司,以及券商、信托公司之间重组的事件有41起.此次证券业重组是我国证券业规模最大的一次重组高潮,对我国证券业的市场结构、绩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兴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黑龙江省的首家综合类券商,其合并重组的意义具有标杆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证券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其中不乏中金公司、银河证券、中信证券这样资金实力雄厚、经营能力很强的综合类券商。与此同时,数量尚不少的中小型券商也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对外开放,这些中小型券商如何根据资本市场的新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应对内外挑战,以求未来在券商林立的资本市场生存下来甚至发展壮大,将是个很现实也很重要的问题。本文选取贵州省唯一的法人券商—华创证券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作为我国中小型券商的代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券商强行抛售透支股民股票是否构成侵权●王逸寒审判实践中,因券商强行抛售透支股民股票而引发的诉讼时有发生。券商强行抛售透支股民股票之行为,属正当行为还是侵权行为,是该类诉讼案件的争议焦点。围绕这个争讼焦点,笔者想作一些粗浅的探析。一股民为什么会透支?有...  相似文献   

12.
拯救券商     
《法人》2005,(7)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所谓的拯救股市,并不是靠政府拿出几个利好政策来换取短暂的上升快感。股市是由上市公司、投资者、券商和监管机构共同组成的,只有这些股市的参与者健康,才能让整个股市变得健康。券商作为连接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桥梁,在证券市场中的地位非常关键。但是,长期以来,券商无论是在角色定位还是市场监管上,都显得模糊不清,这成为券商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近年来,对于券商的拯救一直都是证券市场的“主旋律”,但是其效果显然无法令人满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拯救”不但没有令券商“回头是岸”,反而成为一条券商在犯事之后赖…  相似文献   

13.
券商自救年     
王娜 《法人》2006,(2):36-38
从拯救券商工作进行之初,有关中央财政注资、引进外资等种种方式,就遭到了来自各方人士的质疑。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券商自救是拯救券商的最好方法”成为了业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柯浪 《法人》2005,(7):32-34
“我们已经到了临界点。”刘志辉告诉《法人》.刘是总部设在北京的一家中型证券公司的副总裁.他所在的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04年券商总资产排名中位居中游。正如在这份排名上出现的大部分券商一样,这家公司目前处境非常艰难。他并未透露公司去年的亏损额,但是,“超过了平均水平。”他承认。  相似文献   

15.
柯浪 《法人》2005,(7):36-39
拯救券商无论对央行还是对券商,都蕴含着风险,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这个游戏必须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6.
券商经纪业务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证券法》第129条,券商的三大业务是: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和证券承销业务。《证券法》明确规定,这是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经营的业务,并且将经纪业务列第一位。《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扩大了券商的业务范围,但经纪业务仍然列第一位。资金是券商的生命线,对其经纪业务也  相似文献   

17.
金复 《法人》2004,(11):124-125
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近日颁布的两条政策,为券商提供了更宽松的融资环境,但如要重振业绩,券商尚需自救。  相似文献   

18.
陆磊 《法人》2004,(4):104-105
在我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进程尚没有完全到位,资金定价机制还有赖于国务院和央行确定的历史时期,券商发债的成本、风险和相应的监管手段都成为制约券商发债健康运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柯浪 《法人》2005,(7):32-34
证券公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步履维艰,这其中自然有券商自身违规经营和市场行情低迷的因素,但同时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证券市场上,绝大多数投资者不是投资专家。为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们希望利用别人的技术、经验来获得收益。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券商经常组织面向股民的咨询会。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专业和兼营的投资咨询机构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与咨询业发展相比较,受托理财相对滞后。虽然市场一直有“操盘手”管理投资者帐户,但大规模地开展证券理财还在近几年。前两年股市行情飙升,券商受托理财规模很大获利颇丰,一些投资公司给机构理财也收益匪浅。今年市场低靡,受托理财业务似乎进入了寒冬。但事实上券商都变相扩大规模,以减少亏损。长远地看,受托理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