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视野》2009,(8):64-64
《人民日报》2009年6月29日刊登田俊荣的文章指出,2009年上半年的信贷投放将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年的投放总量。在信贷投放大潮中,亦有让人担忧之处。  相似文献   

2.
林双川 《民主》2005,(3):47-4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说,今年要做好五项工作——一、坚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焦炭等行业投资的反弹。  相似文献   

3.
农户信贷需求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星 《理论导刊》2006,(12):81-84
近年来,农村金融领域的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关于农户信贷需求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在研究中,学者对农户信贷需求不同方面各有侧重。本文主要从正规金融对农户信贷需求的满足程度、农户信贷资金的来源及使用途径、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资金替代性、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缓解农户信贷难的对策讨论等五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融资:基于信贷配给均衡的解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贷配给均衡是信贷市场上银行面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时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由于信贷合约存在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两种情形,所以,信贷配给均衡本质上产生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可以从信贷配给上得到解释,既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决定了其信息披露不规范,这导致其融资的边际信誉成本高于大企业。因而,改变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被配给出去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特别机构、建立中小企业间的金融互助系统、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构建信用咨询评价体系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的通涨主要是信贷膨胀溢出型。靠过去两年多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所促动的商业银行信贷的迅速膨胀,却为未来数年乃至10几年的长期增长留下巨大的隐患。当下,一个明显且简单的道理是:控制不了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基建投资的冲动,就不可能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地方政府债券融资,从而通货膨胀在未来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财政和信贷的综合平衡,是我国追求经济总量平衡的基本方法,但是,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方面还存在着财政预算赤字与"隐性赤字"问题.因此,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确定新型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7.
绿色信贷是我国绿色金融工具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出台构造“准自然实验”,选取2008—2015四川省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绿色信贷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能显著促进企业申请绿色专利,但对企业获得绿色专利无显著影响。对企业绿色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信贷对企业申请绿色实用新型专利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企业申请绿色发明专利则无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促进作用对国有企业仍然显著,但对非国有企业不显著。为此,绿色信贷放款机构应给予企业更多的容忍度和灵活度,政府更要大力推动发展绿色信贷。  相似文献   

8.
王玉兰 《学理论》2013,(23):158-159
我国绿色信贷政策主要依靠政府行政力量推动,效果不明显。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实施主体在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为此,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法律建议:明确将信贷补贴纳入绿色信贷法律体系中;统一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价指标,避免商业银行执行难;鼓励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完善政府、银行、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绿色信贷实施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强化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信息不对称使信贷市场产生了逆向选择,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信贷市场的效率状况;指出银行为弱化逆向选择效应而实行的信贷配给,使信贷市场产生配给均衡。信贷配给均衡比信贷市场的瓦尔拉斯均衡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社会福利,但仍未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本文最后讨论了提高我国信贷市场效率、降低金融风险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在我国扶贫工作中发挥了极具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持续发展的难题,必须重新审视和确定我国小额信贷的目标设计,健全运行机制,优化外部环境,并要积极探索发展城市小额信贷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颜廷峰  张杰 《学理论》2014,(6):94-95
在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进程中,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出现了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从搜集到的数据分析说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资源集中的现象,然后进一步分析出信贷集中的形成原因以及信贷集中带来不利影响。进而提出缓解建议,防止我国的商业银行发生过于集中风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戴鸿广  邢增艺  潘文娣 《学理论》2009,(24):103-104
本文阐述了信息不对称使信贷市场产生了逆向选择,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信贷市场的效率状况;指出银行为弱化逆向选择效应而实行的信贷配给,使信贷市场产生配给均衡。信贷配给均衡比信贷市场的瓦尔拉斯均衡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社会福利,但仍未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本文最后讨论了提高我国信贷市场效率、降低金融风险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政府也对农村小额信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农村小额信贷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发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风险防范;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因地制宜创新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贷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信贷存在着诸如风险补偿、转移、分担机制缺乏,金融监管不当以及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降低农业信贷风险,加快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农业信贷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5.
如今世界经济同时面临四个可怕且彼此相关的冲击:美国经济走向衰退、全球通胀率上升、美元汇率下跌和信贷危机。 造成这场危机变得如此严重的原因,与信贷市场之间以及信贷市场与实际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关。唯一可能减缓甚至防止美国经济衰退的办法是美元进一步大幅贬值。  相似文献   

16.
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模式下的货币政策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需要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之相配合。但是从信贷传导机制来看,信贷规模对宏观经济的最终目标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政府直接干预信贷规模仍是我国信贷传导机制的基本特征。正是由于这一基本特征,直接导致了多种效率损失问题。为此,要防范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加快推动信贷规模从货币政策工具向中介目标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李娟 《学理论》2009,(14):38-40
依靠物质资本和依靠消除信息不对称实现信用增级均无法彻底规避农村小额信贷风险,而社会成员通过彼此之间存在的社会资本以及连带责任对借款人还款积极性的影响,依靠社会资本实现信用增级却不仅可以较好地适应农村小额信贷客户缺少资本、消除信息不对称成本过高等客观制约,可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小额信贷风险,还可以提高农村小额信贷的效率,保持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汤敏 《理论参考》2009,(2):25-26
随着银根与信贷紧缩,各地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更为严峻。由于中小企业处于商业银行信贷序列的末端,一旦信贷紧缩,它们便首当其冲。中小企业主要的贷款形式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这类贷款的紧缩过度,给它们的融资  相似文献   

1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对于现代农村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当前对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研究及实践,仍然围绕于如何解决农村信贷机制中缺乏有效抵押品而展开。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在这方面也做了诸多尝试,取得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但在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的解决上仍不够理想。针对现有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应适时结合开发性金融发展,实现人力资本直接抵押融资,以期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机制。  相似文献   

20.
赵忆宁 《理论参考》2008,(11):24-27
赵:美国会不会出现日本“失落的十年”? 麦:我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是:在过去几个月中信贷状况严重疲软,尤其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若干市场发生困难状况。这一定会对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目前还很难预测负面影响的程度,但是今后的几个季度形势将会是比较严酷的。希望能够看到信贷市场稳定下来——现在正在看到一些初步的迹象。等到信贷市场最终稳定下来,它将成为美国总体经济流动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