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建构知识情境,注重学生信息解读能力的提升;以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等学科任务建构问题情境,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以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逻辑思维方法建构议题探究,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以上三个环节能够提升学生学科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思政学科大概念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议题式情境教学存在忽视目标指向、忽视关联脉络、忽视动态生成、忽视层次结构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素养培育。在教学中通过建构学生自我认知脉络、创设结构化的情境脉络、解构学习议题活动脉络、培育知识能力素养脉络等路径,可以有效建构指向学生深度学习的境脉式思政课堂,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新结构教学评视域下,程序性教学依托程序性知识的产生式过程逻辑机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任务探究中生成与获取核心必备知识,实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到知识迁移,再到知识认同。其核心策略主要包括情境问题助建构,知识转换巧运用,多维对比促迁移,旨在促成知识、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性的深度学习,指向能力进阶与素养落地。  相似文献   

4.
在高考评价体系改革的推动下,高中政治试题结构化的设计更符合以核心素养为本,考查学生学科思维建立、学科语言表达及学科知识运用并重的高考测评新要求。针对当前高中政治试题讲评课中不适应新测评特质和要求的一些问题,可以从关联试题情境时代背景、拆解结构化问题情境、明晰试题学科任务、提炼结构化学科知识、凝练结构化表达等角度,撬动高中政治试题讲评课由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向以核心素养为本、考查学生学科思维建立、学科语言表达及学科知识运用并重的测评新思路的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5.
高中政治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景体验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应界定为一种教学思想。境界。其依据是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及政治学科的特点要求。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要求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 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是情境──活动──体验。其中的情境是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情境。活动是在这一系列情境和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活动。体验是在相应的情境和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情感、方法、能力等一体化的真实体验。采用情境式教学一般适合选取情境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学科大概念教学是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研读课标和单元整合,为学科育人规划适宜的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生活化的学习素材和结构化的思维路径,建构深度知识观,促进问题解决和迁移创造;加强活动优化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内涵、抽象概念本质和演绎概念表达,促进认知升级、思维进阶和素养发展;强化评价指引,重视评价的参与性,突出评价的增值性,关注评价的发展性,使学生的深度学习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7.
"问学"是在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素养的客观要求。基于教学目标或某一学习主题,遵循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思维发展特点,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学习内容设计为学科知识有效贯通、思维能力有序演进和价值情感有机渗透的链式问题,对促进学生理解学科核心知识,建构思维进阶图式、开辟深度学习路径和发展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大概念在知识整合中的作用,关注学科大概念在真实、具体、综合情境中的运用迁移。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使教学内容结构化是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大概念教学在推进学生把握课程本质思想、掌握学科思维方法和促进知识迁移运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举一致用”大概念教学,用大概念来统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在“举一”和“致用”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发展教师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本质性理解和综合性运用,为生活实践和跨学科迁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情绪的含义及多样性的表现,懂得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的重要作用,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在情境中感受情绪的多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理学教材的编写经历过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目前教材编写理念已逐渐开始从学科建构向人才培养转变。人才培养角度教材编写理念应发生如下转变:从传授知识到启发思考的转变、从知识记忆到能力获得的转变、从被动灌输到主动探索的转变、从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的转变。要完成这些转变就应当按法理学问题而不是按法理学知识来组织教材编写,以此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形成法理学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张丽升 《前沿》2013,(19):121-123
问题情境的多元化的设置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学生能否在情境与内容的交融开放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知知识的内在结构,进而掌握知识的体系,都取决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动机及智能水平.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美国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结合问题解决教学策略,进一步阐述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整合思维的过程中,说明加强操作活动的多元化情境设置的必要性,同时针对在操作活动的多元化情境设置中产生的多种思维方法如何进行整合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学贵有疑始于问,课贵有问成于思。问课,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技能,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能力源泉。通过有向问课,直面学生成长需求,营造适宜的教学生态,建构思维场域,有助于关照每个学生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师生间的对话交流,重构与学生相适应的思维模态,引领学生思维进阶,提升学科思维价值,构建高品质的思政课堂。  相似文献   

13.
<正>活动型学科课程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独特内容,其实施要求使活动设计成为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活动设计应该“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把“情景剧”引入教学,本身就包含了情境的创设、剧本的编写、小组的探究和学生的表达,充分体现了活动实施的要求,对于改变学科教学方式,涵养学科素养非常有意义。笔者结合高中政治《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剧”说婚姻家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情景剧教学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结构化思维是高中政治新课标的要求,而高中政治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课程,结构化思维是解决综合性问题最佳工具之一。当前高考政治命题,尤其主观题,无论情境素材,还是问题的设计,还是参考答案的呈现,结构化思维相当明显。这要求我们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无论情境的整合,还是问题的设计,还是教材知识的处理,都要注意进行结构化改造,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符合整体性、有序性以及内部结构优化趋势的要求,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5.
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情境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适宜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笔者最近担任了本地的两次教学比赛评委工作,高兴地看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选手们都能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教材观点的统一,但也发现有些选手在情境创设和分析上存在一些问题,突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建构崭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正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而开展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7.
吴艳 《中国残疾人》2007,(11):37-37
新课程理念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聋校数学教学研究中,听障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听力正常学生的思维发展总趋势大致相同,但由于听障学生言语形成和发展的迟缓、困难,他们的思维表现出更大的具体形象性,经验性思维占优势。相对来说,他们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怎样引导聋生在数学中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我们在数学课堂中采用支架式教学,即确立了"尝试——自学——指导"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在教学中,教师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做到学生自主地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相似文献   

18.
互动对话是不同主体间在教学创新、生成、发展等行为上的内在彰显和实践外化。遵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超越传统教学的知识浅表化、思维浅层化和情感浅淡化,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强化知识的价值意蕴;加强生生对话促进经验的结构与联想,走向深度的批判理性;开展师生对话培育思维技能,提升高阶思维能力;通过自我对话加强反思,觉悟指引人生;与专家对话从学科视界走向统整融合,促进学习样态的实践促进。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教学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以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为基本依据,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种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搜集有关的资料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交流去分析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而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形式。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它能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经验,从而使学生多方面得到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科学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创造必要的条件,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诱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