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论述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一系列扩张活动,分析美国历史学家特纳的边疆学说中的扩张理论对当时的几届政府都产生重要影响的根本原因,进而认识美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扩张活动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
边疆既是一个地理实体,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一个以"归化"程度为基准在空间上不断向外推进的活动带。对于美国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研究而言,中国边疆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也是对故土"纯正女性风范"的挑战。她们的边疆意识是由女性身份与宗教、国家、种族这三个外在强势身份共谋与反抗的结果。对其边疆意识的结构性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妇女运动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复杂协商关系。  相似文献   

3.
政治学是最早提出边疆治理概念并深耕边疆治理研究领域的学科。目前中国的边疆治理研究,仍面临着创新研究方法、开拓研究领域和激发新的知识增长点等问题。比较研究方法是政治学的经典研究方法之一,将这一方法引入边疆治理研究而形成的研究领域即“比较边疆治理”。但要使“比较边疆治理”成为较具活力和贡献力的领域,不仅需厘清比较的基本逻辑,把握研究的主要论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比较研究的维度。而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要有效谋划好边疆和边疆治理,更应重视和加强边疆治理的国别比较。其中,大国的边疆统合、强国的边疆战略、邻国的边疆政策及小国的边疆经营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历史中,美国是从地区开发中获益最大的国家,其西部开发消除了与东部经济的地域差异,从而在整体上使美国东西部经济一体化,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西部开发不但使美国迅速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强国,而且是保持这种经济强国地位的必要条件。西部的所谓“小麦王国”、“棉花王国”、“牧业王国”不但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帝国,而且西部的“硅谷”、“硅滩”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在美国西部开发中,整体和区域、点和面的关系处理得当,从而保证了西部大规模开发的成功。美国的西部与中国的西部除在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5.
一、十八世纪末期至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移民的“西进运动”对美国西部开发乃至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在独立战争后不久,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向西扩张领土,他们通过廉价购买、战争掠夺等手段,兼并了英、西、法在北美的殖民地和原属墨西哥的大片领土,使美国领土面积在建国以后几十年里迅速扩张了七倍多。领土的扩张和开发利用,对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学家公认的观点是“美国历史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对外扩张领土与国内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美国不断从东向西的扩张过程也是其边疆不断向西移动,大批移民…  相似文献   

6.
谢朝龙 《前沿》2010,(16):136-139
美国西部文学对西部政治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西部政治的考察应深入到美国18世纪和19世纪的社会现实,而这种社会现实以艺术化的形象、情节和风格真实地呈现于西部文学之中。因此,从新历史主义的观点来看,基于美国西部文学的西部政治考察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换句话说,在美国西部文学的画卷中我们得以发现西部政治的萌芽、发生和发展,从而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美国西部文学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5,(7)
孤立主义是美国一贯的外交政策思想,并在整个19世纪有效地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19世纪末,美国国力增强,逐步奉行海外扩张的政策,并以孤立主义为外交原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威尔逊总统曾尝试放弃孤立主义,但最终失败并保留孤立主义。"珍珠港"事件让美国政策转变,二战彻底粉碎了美国孤立主义的堡垒。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后期,俄国构建了打通中亚地区直到印度洋的扩张战略,而英国构建了"拱卫印度安全"的扩张战略。英俄各自构建的印度周边扩张战略,加剧了两国在印度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争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加紧了对中国新疆、西藏的侵略,造成了中国与印度边界地区的领土争议问题,成为了当今中印边界领土争端问题的源头。中印边界领土争端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给中印两国的国际关系以及中国的边疆安全、政局稳定都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边疆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其自身独特鲜明的历史脉络。在晚清以来构建现代国家的艰难尝试中,边疆的空间形态与边疆族群的政治认同逐渐发生转型,并以此揭开了边疆现代化的序幕。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构建和传播既强调“一体”又肯定“多元”的中华民族话语,促使边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完成现代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党在边疆地区渐次推行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真正开启了边疆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边疆经济进一步融入国家整体战略,并在随后的西部大开发与兴边富民行动中迅速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边疆的形态功能与发展路径再一次跃升,中国式现代化的边疆实践进入了“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快车道,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鲜活案例。  相似文献   

10.
美国西部泛指从阿巴拉契亚山地到太平洋沿岸之间广阔的地区。美国开发西部的过程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始于18世纪80年代,止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历时近200年。美国西部有两个集中开发的时期:一个是1860年-1890年之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投机以及奴隶主庄园的扩张;第二个时期是1930年-1970年之间,这一时期美国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法规,加大对西部财政补贴和资金投入,实行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极大地改变了西部的经济结构,使得美国经济重心逐步西移,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现代警察始建于19世纪中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在19世纪末开始了非专业化警务向专业化警务的演变,至20世纪60年代,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专业化。本文考察了美国警察专业化兴起的历史背景,利用专业化运动理论分析了美国警察专业化运动的过程,并对美国警察专业化运动的意义、问题和未来发展做简要的评析。一、专业化运动的内涵(一)专业的概念专业的概念如同大多数科学概念一样存在着定义困难的问题,对其科学界定也是一个困扰专业社会学学者的理论问题。布朗德士曾经对专业概念做出过一个著名的描述,之后该描述被频繁地引用以至于成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边疆学理论研究风起云涌之后,学者们并没有从思潮澎湃的海洋寻找到登上陆地的通路,无论是官方的学科目录还是教育专业设置,都还没有给中国边疆学一个正式的名分,每个研究团队或者个人都是依附在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管理学、国际关系学甚至文化传播学下开展边疆学理论研究。这种状况说明,中国边疆学理论研究本身出了问题,或者说研究的出发点需要重新认识。以中国边疆理论的“元”问题为核心,努力解构边疆观,是重构中国边疆学的逻辑起点。解构边疆观,就是从学理上批判目前流行的边疆概念和观点,指出这些流行观点对边疆学创新的阻碍,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边疆学建构的出路,以期实现重构边疆学。  相似文献   

13.
德国社会学、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依曼于1974年提出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利用这个理论,结合19世纪末美国排华运动前后美国人对华人移民的看法,从传播、舆论环境、社会心理和社会控制的角度来看当时美国社会出现的排华现象,说明由于受舆论传播、意见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美国公众对华人移民产生片面的社会认知心理,从而形成不利于华人在美国社会生存的舆论环境。这种社会控制力量是导致美国19世纪末排华运动的其中一个有关传媒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至2O世纪初,是一个科学与哲学都发生重大转向的时代。在这里,三个犹太人曾对世界学术理论思潮发生过巨大影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科学摆脱了经典决定论狭隘河床的束缚,而奔向不断创新的现代科学;弗洛伊德对人的“潜意识”的发掘,开辟了一个研究人自身的崭新天地;柏格森立于时代之上,成为世纪之交开启哲学与科学转向的旗手。 亨利·柏格森是本世纪最重要的法国哲学家。如果说,尼采哲学直接影响了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美国把人权文化扩张作为人权外交的基础,加大了人权文化扩张的力度。美国一些人鼓吹要开展“人权对话”,开展“跨国市民社会”运动,来灌输美国的“普世人权观”。对美国人权文化发展的这种新动向,必需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6.
历时一个多世纪的美国西部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大大地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 ,为使美国在 2 0世纪上半期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教训展开研究 ,企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以便为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开发工作提供某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铁 《政策》2003,(9):10-11,15-16
自美国在上世纪末提出“数字地球”的构想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认识到,这是一场对21世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将产生深远影响的革命,而“数字城市”则必然成为“数字地球”的战略重点。因为,城市是地球表面人口、基础设施、经济技术和信息最密集的地区,因而,“数字城市”必然成为“数字地球”  相似文献   

18.
左艳红  董爱国 《前沿》2010,(20):129-132,159
19世纪初美国历史上发生过一次重大的、未遂的分裂阴谋——"艾伦·伯阴谋"。作为副总统,艾伦.伯利用美国西部一部分人对杰斐逊政府的不满情绪和美国与西班牙可能发生战争的机会,与时任路易斯安那领土总督的威尔金森一道合谋将西部从美国分裂出去,后因威尔金森的返悔而败露,被联邦政府一举挫败。美国政府对该事件的态度反映了美国人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和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美国的侵略政策,主要以兼并美渊大陆为内容。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可以说是美国的世界侵略政策的起点。亚当姆斯的《美国外交政策史》一书就曾指出,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至十九世纪末年美西战争止,“美国为着一个巨大的任务而忙碌——即为准备取得全世界霸权的任务而忙碌。”美国在夺取世界霸权的过程中,“争取太平洋霸权及控制其商业财富,贯串了全部美国历史”。这种“称霸太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5,(6)
晚清以来,尤其是19世纪70年后,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边疆危机。陈虬高度关注边疆危机,他痛陈列强威胁中国边疆安全的事实,理性分析中国边疆危机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治理边疆的方略。陈虬对边疆危机的高度关注与思考,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