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芮虎 《党政论坛》2013,(6):34-35
廉价、山寨、不正当竞争,这是崛起中的“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经常遇到的非议。然而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如今被誉为世界工业标杆的“德国制造”,曾经遭遇了和“中国制造”同样的非议,  相似文献   

2.
道德高尚之人,他们或许不能得到或不屑于得到金钱、名利、权势、地位,但却能得到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做官”不可能不犯一点错误。有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做到“官路”畅通、一帆风顺,“常提醒”才是上策。这就要求多给自己敲敲“小木鱼”、打打“预防针”、下下“毛毛雨”。只要多“留神”,就能少栽跟头、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4.
向征 《理论导刊》2021,(3):87-90
“情”“理”“法”是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主要依据,“情”是基础,“理”是“情”的规则化,“法”是尽“情”适“理”的设计。三者虽在目标和源生上具有一致性,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常以矛盾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的文化视阈下,对“情”“理”“法”的关系看法不尽相同,三者以一种哲学式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不断相互促进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促进三者融合互通,建构完善与“情”“理”精神相一致的法律制度体系,杜绝不合乎现代社会之“法”的“情”“理”对“法”的干扰,善用中华文化之“情”“理”释解现代社会之“法”。  相似文献   

5.
"三反"运动存在两个样本,即以反贪污为主要特色的"北京经验"和以反官僚主义为主要特色的"武汉经验"。"武汉经验"的典型注释就是当时曾轰动全国的"纪凯夫事件"。从巩固党与群众的联系,纠正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压制民主、拒绝批评的官僚主义作风出发,此案的处理是严肃的甚至是严厉的,但也因此存在着过宽、过重之处。"武汉经验"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对官僚主义的高度警惕,对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大力支持,对压制民主、拒绝批评、脱离群众的政治危险,表现出除恶务尽的决心和开展了雷厉风行的打击。但官僚主义现象却不是短期所能完全克服的,"武汉经验"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原则和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何瑞强 《党政论坛》2013,(15):53-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年轻干部作为干部群体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蒋颖 《求知》2008,(5):34-36
2007年郊区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1.工业快速增长,对我市工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截止到2007年底,我市郊区工业企业发展到3.48万家,拥有总资产28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400亿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同比增长27%,相当于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6.4%,比上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760亿元,同比增长29%。  相似文献   

8.
陆士华 《民主》2004,(6):44-44
富于怜悯之心的人似乎越来越多。去年,因北京西郊一个“天价葡萄案”,媒体上议论大发。“P-6—2”葡萄试验品种该如何定价?如何判罚?“一石激起千层浪”,题外许多激烈言词,透着怜悯之心。比如:  相似文献   

9.
“全球伦理”与“文明冲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上发表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希望能在不同化传统中找到某些维护世界和平的伦理原则,找到“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非常重大的课题。对此本提出四点看法:寻求伦理观念上的“最低限度的共识”很有意义,因为人类在伦理问题上必定有其共同的方面,必定存在可以为不同化传统的民族与国家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寻求“全球伦理”需从各个民族化传统中吸取资源,在尊重各民族化传统的伦理价值的基础上,发掘和利用有利于构建全球伦理的思想和观点:寻求“全球伦理”必须关注当今人类存在的重大问题,如“和平与发展”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和而不同”应是寻求“全球伦理”的原则,此原则不仅对消除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矛盾、冲突、战争有正面的积极意义,而且亦是推动各国家、各民族化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与一位基层干部聊天,他反映,现在基层工作比较难做,各项任务推得紧,压得重,许多工作都“一票否决”,让人感到很有压力;还有家庭负担也重,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但他仍然不忘说句,我还“扛得住”。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9)
道,作为道家体系的核心,贯穿了这一学说的始终:"道"生万物、"道"不可知、循"道"而活、依"道"而治;"道"生万物揭示了世界的起源,"道"不可知明确了认识的局限,循"道"而活是行为的方式,依"道"而治是管理的要点;于是,这一学派在由"道"出发,又复归于"道"的思想链条中获得了完满。不过,仔细看来,这种完满似乎并不圆满,这一链条貌似偶有中断,这主要表现在中间部分的承接即"知"道到"体"道的过渡上:既不知"道",何以体"道";既已体"道",何言不知"道";一来二往,矛盾感莫名产生。从不知"道"和体"道"的定义出发,由问题的正反方面加以说明,以求化解矛盾,消除疑虑。  相似文献   

12.
王乾荣 《民主》2011,(2):51-51
我没有先见之明,没有。我一般“跟着感觉走”。但这“感觉”是“己见”,因源于事实。所以有时也灵。  相似文献   

13.
谭爱国 《学理论》2011,(30):70-71
对"法"和"法律"的比较,从二者的含义上去理解,去区分,会更加明显。目前学术理论界大多数人认为从古希腊到马克思一直到现在,对"法"的研究中",法"不同于"法律",二者之间有区别,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职工队伍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基层工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工会工作的对象更加复杂,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维权和发展的责任更加重大,不少工会干部难以招架,忙于应付。笔者24年从事专职工会工作,  相似文献   

15.
康达为 《学理论》2008,(11):38-38
心比天高,人的理想是远大的;人生苦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往往要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我们真正想要的。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2,(4):37-37
  相似文献   

17.
翻阅历史人物传记时,不时能看到有关“左”和“右”、“左”倾和“右派”的是是非非。不过,对于“左”和“右”是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抑或引自西方这一问题,还是有点让人搞不明白。“左”和“右”的说法到底出自何处?  相似文献   

18.
山世仆 《党政论坛》2011,(18):18-18
公元前522年的一个冬天,晏子侍奉齐景公打猎回到遄台。此时,梁丘据骑马赶来觐见。景公高兴地对晏子说:“只有梁丘据是个跟我相和的人啊。”晏子眉头微皱,说:“梁丘据不过是跟您相同罢了,哪里说得上是相和呀?”  相似文献   

19.
“十五”时期,处于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中国工业在中央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必将出现一个全新的发展态势。如何深入领会五中全会的精神,把握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我们的方针的新的东西?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专家周叔莲。 一、“十五”时期工业发展的速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晓牛 《求知》2001,(3):34-36
目前我市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以上,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左右。可见工业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是在相对过剩的环境下,结构调整滞后成了增长的最大“瓶颈”。因此,抓住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十五”天津工业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