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杨延超 《法学论坛》2007,22(5):97-104
知识产权犯罪已成为时下社会热点问题.我国刑法也设专节保护知识产权,但相关规定调整范围过于狭窄,很多重要的知识产权都被排除在刑法保护范围;即便被列入刑法保护范围的知识产权,由于相关规定所列举的犯罪行为种类过于简单、罪状的规定不合理等原因,这些知识产权也无法最终获得刑法的周延保护.唯有对知识产权犯罪进行系统检讨,才能为完善相关立法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对于进一步建全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定罪标准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相应的刑罚制度严厉程度也处于世界前列,然而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活动仍比较猖獗,犯罪化程度较高。这种现象表明,仅依靠严刑重罚的方式难以实现防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目的。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应从协调统一民刑法不同法律之间关于知识产权的规定,完善知识产权犯罪刑罚结构以及保持知识产权犯罪行政打击的常态化、高压态势,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我国1979年的刑法与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均于总则第二章第三节规定了共同犯罪,明确指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是修订后的刑法对有关共同犯罪的具体规定进行了多处的补充和完善,使得刑法有关的内容较以前更为规范和科学。 一、由于共同犯罪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犯罪主体的复杂性,修订后的刑法在承接原刑  相似文献   

4.
刘宪权  张晗 《犯罪研究》2006,(4):2-8,15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其中刑法作为一切社会秩序的最后保障法,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进行调整是极其必要的,但同时也应遵循一定的适度性原则。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和两高新近颁布的有关司法解释在内容上并没有全面体现适度性的原则。理论上对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现状进行检讨与反思,并适时对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完善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国内地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望原  张雅 《现代法学》2003,25(5):56-63
知识产权对世界各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进行刑法保护乃国际趋势。在中国内地,对知识产权进行刑法保护是由刑法的保障法功能、刑法追求的公正价值以及WTO的游戏规则决定的。中国知识产权的刑事立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中国内地刑事法律规定了知识产权个罪的犯罪构成,规定了罚金刑和自由刑结合的刑罚手段及公诉与自诉结合的起诉方式。尽管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立法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修订后的刑法第285条、第286条、第287条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对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及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我国刑法中关于计算机犯罪规定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刑法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法律保护存在缺乏一部专门调整网络知识产权犯罪的法律,刑法规定与著作权法不一致,刑罚配置不尽合理,刑事诉讼程序设计存在问题等不足。建议制定独立的《经济犯罪法》,完善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改变我国对传统知识产权犯罪的追诉模式,对网络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追诉,采取以自诉为主、公诉为辅的模式;针对网络环境下的犯罪管辖问题建议尽快出台合理、可操作的管辖原则,采用网址管辖说;重视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取证问题。  相似文献   

8.
侵犯知识产权罪在我国刑法规定中存在着保护范围过窄、定罪标准模糊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国家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效果。本文拟从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犯罪构成入手,探讨完善该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构成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志红 《知识产权》2003,13(6):52-54
一、 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构成的缺陷1997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专节规定了侵犯知识产权罪。《刑法》专节规定对侵犯知识犯罪进行惩处,这在我国刑事立法上尚属首次,这表明了我国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坚定决心和立场。但通观《刑法》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罪构成的规定,可以发现中国关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构成的规定与世贸组织TRIPs的规定尚有不一致之处。TRIPs对刑事诉讼程序的要求有:第一,TRIPs协议要求全体成员应当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刑事程序的救济措施,以及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  相似文献   

10.
新刑法关于知识产权犯罪立法的优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然 《知识产权》1998,(4):37-39,20
从1997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其中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第七节,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作了专节规定。较全面、系统地列举了知识产权四大领域里的犯罪,即侵犯商标权的犯罪;侵犯专利权的犯罪;商业秘密的犯罪;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这无疑是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方面的巨大进步。但同时我们看到,新刑法的规定并非尽如人意,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立法工作中解决,使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赵秉志 《法学研究》2014,36(6):181-191
刑法的法典化是统一刑法典的制定和完善过程。当代中国刑法的法典化程度,与中国社会形势的变迁、法治的整体发展水平、立法技术的提升密切相关。中国刑法的法典化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法律文化价值、比较法价值、社会价值、现代法治价值和规范价值。中国应综合运用外部和内部策略,制定和发展形式合理、内容全面、科学的统一刑法典。  相似文献   

12.
李伟 《政法学刊》2007,24(3):20-23
200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该《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制度,但是从这一《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出台之后的实践来看,这一解释在构成犯罪的情节认定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s, like any criminal court, havebeen faced with offences against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such as contempt of court. The power of the UN ad hoc Tribunalsto punish these offences has raised problematic issues mainlyconcerning respect for the principle of legality (includingfrequent amendments to contempt-provisions, and the substantialincrease of the sentencing frame for contempt within only afew years). This article seeks to clarify some aspects concerningapplicable penalties and sentencing for contempt of court throughthe examination of the case law of the ad hoc Tribunals andthe Special Court for Sierra Leone, discussing its implicationsfor the principle of legality.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ocessfollowed in sentencing contempt is in many aspects not dissimilarto the traditional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Tribunals concerningpurposes of punishment, aggravating and mitigating circumstancesand guilty pleas.  相似文献   

14.
The Court of Appeal for England and Wales has revised the testfor inventive step and also considered the rights of appealunder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RIPS)  相似文献   

15.
张武举 《河北法学》2004,22(4):73-75
我国刑法上的时效,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对已过法律规定期限的犯罪行为人不得追诉的一项法律制度。从该制度设置的目的和意义出发,"法定最高刑"应理解为"应当适用的条或款的法定最高刑",并主张将"法定最高刑"明确修改为"应当适用的条或款的法定最高刑"。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的"逃避侦察或者审判",应以当事人"明知"自己已经受到司法机关追究为前提。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兼容与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雪梅 《河北法学》2007,25(12):65-7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所形成的文化与社会实践方面的信息及利益,其客体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涵在其表征上与传统的知识产权客体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从知识产权视角看来,在宏观框架下寻求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并非不可逾越.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与知识产权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兼容性,可以通过对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予以适当变革实现对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从而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本质的多维度解读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吴汉东 《中国法学》2006,(5):97-106
从价值目标和制度功能的多维角度出发,可以对知识产权的本质进行不同的描述:在私人层面,它是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态;在国家层面,它是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度选择;在国际层面,它是世界贸易体制的基本规则。上述三个范畴并非是知识产权的全部品性,但或许是关于知识产权本质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reviewed provisions of the Lagos State Property Protection Law in the light of existing criminal legislation with a view to, or otherwise, justifies its enactment within the corpus of administr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nterrogates the efficiency and efficacy of the law against the knowledge of criminal jurisprudence.The paper found that apart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ask force unit, the stiff penal provisions, the infusion of restitution remedy and conferment of jurisdiction on Special Offences Court; the provisions of the law are well couched and covered under the existing Criminal law of Lagos State.  相似文献   

19.
涉及犯罪的税收违法行为,既是税收行政处罚的对象,也是刑法修正后逃税罪的制裁对象;如何衔接好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的双向互动,对于加强对逃税行为公法控制,规范税收管理秩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吴锦标 《法学论坛》2005,20(4):125-127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立法上的衔接包括内容上的衔接和形式上的衔接。内容上的衔接要解决好二者的适用范围和协调二者的处罚轻重两个问题;形式上的衔接主要是指行政处罚法中附属规定的刑事罚则,如何与刑法典及其它刑事规范相衔接的问题。建立行政刑罚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