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然 《创造》2023,(1):53-55
<正>创新实践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它和发展问题关系密切,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从诞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古代社会,手工劳动生产能力低下,人与人的交往非常有限,他们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人类知识还只是生产和交往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创新实践在古代不可能作为一种理论被明确阐述出来。到了近代,随着机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和人的关系获得了基于物的全面展开,知识从经验阶段过渡到理论阶段,  相似文献   

2.
李克 《新东方》2010,(1):1-5
人类为谋取生存资料进行的物质生产和人类为繁衍后代进行的自身生产,都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由单面到全面的永无止境的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过程。人类生存欲望、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也是无止境、永不满足的,而这正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动力。为不断满足人类生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人类就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交流思想、创造发明,进而提升为科学、技术并转化为生产手段,从而生产更加丰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资料,把人类从后天的人为的在“物和人”双重奴役下解放出来,真正获得全面、自由、平等、  相似文献   

3.
正从实验室到流水线,从科研精尖到大众生活,从技术突破到创业风口,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但同时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其实人工智能到底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取决于人类自己。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生产、生活、生态联系起来,作为“文明发展道路”有着现实的意义。文明,标志着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一直是人类社会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理想。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从静态来看,文明是一定时代、一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态;从动态来看,文明则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进程。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人类曾经历了从野蛮到文明的漫长进化。而就文明本身来说,则经历了从不太文明到比较文明、从初级文明到中级文明的不断递进。物…  相似文献   

5.
济源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不断总结经验,在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上把握好"准、细、学、精、实"五个字,收到了明显成效。具体做法是:议题上突出一个"准"字。选准议题是提高会议质量的基本环节。主任会议每次确定议题时,我们都要根据年度工作要点,围绕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大局,以体现抓大事、抓重点、抓关键的原则。如1995年以来,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所审议的41个议题,基本都是关于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局的大事,如移民安置、企业改革、发展高效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6.
江畅 《长江论坛》2023,(3):5-15+2
人类精神从最初孕育到今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精神崛起、精神专制、精神畸变、精神重建等六个阶段。人类精神既包括社会精神也包括个人精神;社会精神与个体精神的进化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人类精神进化是社会精神与个人精神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交互作用过程。人类精神与人类文明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而“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文明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精神是其中的灵魂和内核。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社会治理者对待精神的态度迥然有异,导致人类精神历尽坎坷。今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重建人类精神,创造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本课讲的是现代资本主义。重点介绍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各种矛盾及其发展的趋势。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1.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社会形态。它既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又是为人类进入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社会做物质准备的社会。2.从现实所处的时代来看,资本主义社会是当前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面对的资本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有必要对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完整、全面的认识。既要明确社…  相似文献   

8.
黎鸣 《北京观察》2000,(3):51-53
从神到物到人,这既是跨度越数千年的全人类的大历史过程,也是任何一个人类社会,例如西方人类社会或东方人类社会所共同具有的历史过程。下面我们即从西方和中国的思想史中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主要观点出发,简要地对此历史过程,作出解析。  相似文献   

9.
《辽宁人大》2007,(5):11-11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如果说物质财富概念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由蒙昧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用法律保护财产则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状态后在管理社会财富方面的一个飞跃。用法律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是人类各文明古国不约而同的选择。在财产法领域,古代最先进行物权法制建设的是罗马。物权立法从古代到当代,从罗马走进中国,历经坎坷曲折。  相似文献   

10.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平飞在来稿中认为:无论是从中国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来看中国,“现代化”、“全球化”、“中国化”可谓是现代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三个时髦词。简要地说,当代的中国特色问题就体现在这三个“化”里。如果从一般的哲学抽象看问题,三个“化”本质上都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一个矛盾运动过程、一个整合创新过程、一个主体完善过程。说它们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因为它们都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领域;说它们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为它们都是在人类改造自在世界创造文化世…  相似文献   

11.
《党建研究》2012,(5):1
党的纯洁性归根到底要靠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纯洁来体现和保持。要把好党员入口关,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重视党员质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努力把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內来。要选好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社会全面进步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主要内涵,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和战略,是国际社会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深刻反思的产物。在当今世界,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从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长远利益出发,将社会、人口、环境、资源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不仅确认人类自身的发展权利,而且强调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文明观的一个重大进步,发展观的一个重大变…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观念创新中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穿人类历史活动始终的创新精神,是人类历史之所以奔腾不息向前发展的不懈动力。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海森堡,非常强调创新精神,他说:“在每一个崭新的认识阶段,我们永远应该以哥伦布为榜样,他勇于离开他已熟悉的世界,怀着近乎狂热的希望到大洋彼岸找到了新大陆。”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后工业社会,人类之所以能够经历数百万年的狩猎社会、数千年的农业社会而进入近 300年的工业社会,正是人类不断创新、而且是日益强化创新的结果。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代、新观念、…  相似文献   

14.
雨松 《江苏政协》2012,(1):17-19
正贫困是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同贫困的斗争。如何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贫困,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人民始终致力解决的一个大问  相似文献   

15.
作为政府职能的行政管理,其职能应该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它的阶级性,即它属于哪个阶级的行政管理,为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这个职能是直接从国家的历史类型出发的,其作用就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这是作为阶级的国家的根本职能。一般来说,这种基本职能都反映在一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之中。另一方面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其作用是维系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从无阶级社会到有阶级社会,再到无阶级社会,这种社会性的行政管理职能是始终存在的,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它的永恒性实质上是处理…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法制》2013,(6):30-31
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从传统社会(静止社会)到现代社会(进步社会)再到当代字十会(非常社会),随着社会风险的加大,与此相适应的调控手段是否也经历了一个从习惯到法律,再到非常规的应急措施的过程?当出现非常状态时,人们经常诉诸于集权的方式,而专政是其中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与交流》2002,(3):42-43
一、绩效管理的实质人类近代主要的经济活动方式,是先有工业时代,再有工业时代向服务业发展的转变,以至发展到今天服务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时代。最早的、基于测评的管理注重解决工业生产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脉络便是从质量控制(QC)到全面质量管理(TQM)。QC注重的是对生产的结果即产品质量管理,而忽视产生质量问题的过程或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文化和小说中,自然,作为人类的母亲,经历了一个从放逐、重构到复归的过程。作家们从赞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到悲悯自然及自然生活方式的消失,再到向往自然的美丽与雄奇。其中反映的,是历史和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就是用社会开放的观点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把开放视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性质和特征,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我们只能在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上,我们逐步实现着从封闭到开放的伟大历史性的转变。现在,有必要从基本理论的高度,从全人类发展的高度,进一步研究这一新课题。一、封闭性社会与开放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问题,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再认识,引出新结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一种梦想。 人类在地球家园中生活了300万年,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不到一万年。有了人类,就有了梦想,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和幸福,就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梦想。从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大同”思想和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的“理想国”,到16世纪至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再到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为标志的科学社会主义。一万多年来,从穴居荒野到邀游太空,人类一步一步把对美好社会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