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鄞州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此进程中鄞州的失地农民通过出让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为推进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为鄞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相对应的是,鄞州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它已直接影响鄞州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国内学术理论界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大多数是从政府如何去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角度去研究,认为可通过加大失地农民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来解决.但通过调查发现,在鄞州有近30%的失地农民即使政府提供就业岗位也不愿意就业,以至在培训失地农民就业时出现了"政府热,培训对象冷"这一奇怪的现象.目前,从这一角度研究失地农民就业的研究成果不多.本课题对此在基层调研基础上进行详细分析,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非均衡利益格局中的城乡资源重组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其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削弱了失地农民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自我发展的可行能力,从根本上制约了他们向城市社会转型。改变失地农民群体的不利地位和失利状态,实现资源替代和能力扩展,才能使他们走上市民化坦途。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人口稀少,地域广阔,人均占有耕地较多。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各种建设用地的增加,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失地农民在工作、就业、子女教育、生存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运动的一个副产品。它的解决,受农民土地观念、城市就业能力、国家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集体经济空壳化等因素的制约。要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城郊农村优先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用"四个保障"作政策支持,重构农地制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成都市高新区高度重视失地农民就业工作,依托本区域的产业聚集,以及成都市大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从政府责任以及市场供给等方面,实施劳动力梯度转移战略,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失地农民就业比较充分的"高新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民市民化的素质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因素是目前制约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方面。鉴于破除素质制约因素面临着行为规范转变难、心理意识调适难、思维方式转换难、观念转变及文化融合难的现状,因此,要采取如下对策进行破解:加快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创新,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狠抓教育,转变农民传统观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用地被征收转而用于工业和城市建设,失地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和个体上都存在特殊性.现阶段由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因素,我国失地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面临极大的障碍.鉴于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与劳动力转移相辅相成,我国应以改革为契机,从强化服务职能、加强教育培训、拓展就业渠道、引导鼓励聘用等方面入手,构建失地农民的转移就业机制,为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课题组对成都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新居民就业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失地农民就业呈现出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低、稳定性差等三大特点,应通过政策扶持、职业培训、提高失地农地综合素质、合理控制城市化进程等措施实现城郊失地农民的良性就业。  相似文献   

9.
肖珺 《理论导报》2010,(3):47-47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失地农民数量越来越多,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是促使失地农民就业。本文主要着笔于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不到位和社会保障不可持续性,造成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无着落等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文章阐述了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种种表现,客观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土地换保障”等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宁县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如何进一步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及就业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一、中宁县失地农民群体及就业现状截至2012年10月,中宁县失地农民共有4850户19311人。近5年来,全县失地农民被征用土地11853亩,涉及全县3镇21村4722户、18927人。在全县失地农民就业方式上,在石空镇609户2285失地农民中,完全失地的占6%,其余全为部分失地农民,部分失地农民中,年龄偏大一些的耕种剩余耕地,年轻失地农民大多在石空工业园区务工就业;  相似文献   

12.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失地农民利益,是政府必须要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广西平乐县两个新城区建设为个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理念、制度、法律、政策四个层面提出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和就业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政府职能错位,导致行政行为失偏;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低是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完善土地立法,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改进征地补偿工作,拓展就业渠道,建立"土地换保障"的新机制,形成对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周立军 《探索》2012,(5):153-157
失地农民的生活风险问题已日益凸显,主要表现有:基本生存风险、教育与发展风险、社会交往风险和心理失衡风险等,其成因既有政府因素和社会因素,又有失地农民自身因素。因此,为了有效防范和治理失地农民的生活风险,需要政府、社会和失地农民三方共同努力,形成有效合力。制定和实施相关对策,确保失地农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收"、失地不失"身"、失地不失"望"和失地不失"保"。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生活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中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速度和广度大大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或者即将成为失地农民,这一过程深深地影响了农民的生活现状和未来预期.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表明:农民在迅速城市化进程中,整体上对未来的生活预期并不是很明朗;征地补偿较低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是成为推进城市化的一大阻力;农民非农就业整体较好但培训力度急需加强;外来劳动力并非失地农民非农再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村社会保障不足,急需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系统;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并加强村集体经济管理,才能增强农民对集体资产的信心;为农民办理与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实现市民待遇是政府征地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加强该群体的社会保障,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步伐,而且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参保意识不强、社保政策不完善、资金筹集渠道不畅、就业难度大是影响该群体社会保障的主要因素。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和完善社保配套制度,畅通资金筹集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郊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郊区的耕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长,其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分析,深入挖掘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辽宁可持续发展中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新时期,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改革开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在构建和谐辽宁的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社会保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动员、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辽宁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及失地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应当说,征用土地和失地农民的出现始于上个…  相似文献   

19.
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永坤 《学习论坛》2006,22(7):57-59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伴随着大量的“圈地运动”,失地农民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虽然有一些地方出台了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但也存在着保障内容单一、保障水平低等不足。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完善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二是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提高补偿安置标准,确保足额兑现,并加强土地补偿费的分配管理;三是在我国尚未完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四是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力引导失地农民就业,尽量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曲靖市麒麟区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对失地农民实行“居住安置、就业服务、经济扶持”三位一体的安置模式,开出了破解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难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