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闽东南与台湾金融合作滞后于经贸合作 伴随着闽台贸易、投资的发展,必然要带动金融业的同步发展。在大陆投资的台商,无一例外地都需要银行机构提供贸易押汇,签发信用证等服务。然而,由于台商在大陆金融市场没有取得信贷权,目前用于贸易的融资、汇兑和新台币的流入只能以间接方式进行,这种状况使大陆台资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两岸交流合作,正处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特别是今年以来台资企业在东部沿海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原有的资金和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湖北地处中部,有着极好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条件,如何把握机遇,积极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常修泽教授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研讨会上做的报告为我省把握机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陆吸收台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张春斌自1984年台商在厦门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台湾在大陆的投资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现在以至21世纪初,在世界经济中心逐渐东移,亚太经济崛起的大背景下,探讨大陆吸收台资的现状及其对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台商对大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不断调整其对大陆和东南亚的政策,其目的仍是企求实现“台独”或“一中一台”。这实在是徒劳无益的。 一、经济政策上不尽明智,硬拆“鸳鸯马”。 首先,人为限制台资走向上的“大陆热”,企图在经济上限制大陆的崛起与发展。80年代以后,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并取消戒严。两岸情势大为缓和,两岸经贸交  相似文献   

5.
一、台商在闽投资的基本情况台商赴闽投资是伴随海峡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1983年5月,台商以第三地公司的名义在厦门兴办了首家台资企业——厦门夏德珠宝首饰有限公司,从而拉开了台商在闽投资的序幕。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次年夏天,国务院颁布了鼓励台胞的22条规定,闽台经贸往来逐步化暗为明,掀起了一股台商投资热潮。1990年6月,闽南金三角地区的厦门、漳州、泉州是吸收台资最集中的地方,占全  相似文献   

6.
一、对台经贸发展的主要特点福清对台经贸合作的发展始于两岸渔民在海上民间易货贸易,逐步从小到大,由海上到陆地,由贸易到投资,发展成了颇具规模的经济合作关系。随着八十年代末两岸关系的缓和,台湾当局放宽外汇管制和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福清市适时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从而吸引大批台商前来投资办厂,1990年以来为稳定增长阶段,由于先期而来的台资企业此时已得到良好盈利、台商纷纷扩大投资,投资领域由劳动密集型的单项小型产业向综合配套产业发展,特别是综合开发,土地成片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8):28-28
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成立于2010年,但在建区初期,区内台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分布散,台资企业党建工作更是面临“组织少、党员少、顾虑多”的窘境。如何将台资企业的零星党员聚集起来,通过台资企业党建促进台资企业发展,成为摆在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工商局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8.
ECFA实施后,为两岸产业合作主体提升市场竞争力、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大陆中西部吸引台资和大陆资本入台投资等方面带来了新契机,从而使两岸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布局都发生了新变化。后ECFA时期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战略重点是:进一步拓展两岸服务业双向投资领域、鼓励和支持大陆资本入台投资、加强两岸品牌的合作、着力构建两岸产业策略联盟、发挥海西在两岸产业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刍议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变化 ,台商对大陆投资存在的顾虑等角度 ,分析了对台商投资进行法律保护的现实意义。最后对于如何用法律手段保护台商的投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大陆率先向台湾地区推出了优惠政策,鼓励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商就开始首选大陆作为他们岛外投资地。两岸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的依存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两岸投资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问题便突显出来。研究两岸投资法律保障机制,就成为两岸学者深入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台资在厦门     
截止1998年上半年,厦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548项,合同台资金额32.2亿美元。台资到资约22亿美元,到资率、开工率和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台商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一千万美元以上的有44家,其中,投资一亿美元以上企业有3家。大项目占项目总数的3%,但投资额占台资总额的40%,台湾百大企业中已有14家落户厦门。台资已成为厦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港资之后第二大的境外资金来源。台商投资项目数、投资总额、合同台资额分别占外资总数的35%、21%、23%。台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5%左右,近年来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台湾产业呈现出大规模向大陆转移趋势,但相对于生产环节转移而言,台商运营总部对大陆转移明显滞后,形成“躯体在大陆,脑袋在台湾”的区域分工格局.平潭综合实验区是构建两岸经贸合作特殊区域,应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政策制度优势,大力承接台湾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地区总部转移,把平潭岛建设成台商总部经济岛.  相似文献   

13.
解放以后,同属中华民族版图的台湾海峡两岸因政治上的原因军事对峙了30个年头,厦门也成为闻名遐迩的英雄前线城市。只隔着一条台湾海峡的厦门与台湾虽然“鸡犬之声相闻”,却怒目而视,不相往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昔日的海防前线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城市。至今,全国经国务院批准的仅仅5个台商投资区中,厦门就辖有厦门本岛、集美、杏林、海沧4个台商投资区。据统计,目前厦门市累计已批准台资项目1600多个,引进台资(以台资身份登记的)3…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两岸经贸交往日益频繁,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逐年增加。台湾当局把两岸经贸联系的加深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加强了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分流、抑制和控制措施。(1)推动“南向”政策,分散台商赴大陆投资。所谓“南向政策”,其意图除可分散台对大陆投资、贸易,减小对大陆贸易依存度以免未来损及两岸谈判筹码外,同时也是借助南向政策下贸易、投资和技术转移的互动关系,加强台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扩展台湾在国际政治舞台的“空间”。为推行“南向政策”,1994年初李登辉、连战分别以“私人度假”名义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活动,为“南向政策”鸣锣开道。台“经济部”设立了“南进专案小组”,“经建会”颁布了“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经贸工作纲要”,并由台当局官方  相似文献   

15.
经贸信息     
台商在东北三省 投资日益增多 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前9个月,三省共批准台商直接投资企业58O家;台湾工商界直接投资兴办的独资、合资和合作企业累计已达1251家,总投资额19.23亿美元,其中协议台资8.48亿美元。 台商在东北三省投资的共同特点是:生产型企业占大多数,利用当地资源进行深加工项目比例较少。但因各省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不  相似文献   

16.
1日至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沪访问。陈良宇、韩正、李炳才、罗世谦等领导亲切会见并宴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夫人一行。5月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同日,连战在上海与大陆各地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代表餐会时,就两岸经贸关系发表了演讲。  相似文献   

17.
经贸关系是海峡两岸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强劲发展,对祖国统一大业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20年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迅速发展起来。1977年至1978年,台湾经香港购买大陆物品的转口贸易额只有7677万美元。到1987年两岸经香港的贸易额共28.5亿美元,平均每年4.73亿美元。台商的大陆投资金额接近5亿美元。此后,进一步快速发展,1995年,两岸贸易总额高达114.57亿美元,1996年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累计35471个,协议金额343.69亿美元。由于李登辉玩弄“两个中国”的阴谋,引起了政治上的动荡,但是两岸交流仍呈曲折发展之势。据台湾“国贸局”统计,1999年1月至9月,经香港的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83.7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2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在常态性的跨界流动过程中,台商群体形成了独特的认同心理和社会关系网络建构模式。借鉴当代移民研究相关理论,基于对在闽台商的田野调查和问卷统计分析,发现亲缘关系(包括建构两岸婚姻关系)和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是台商在大陆主要的关系网络类型;通过正式的大圈子和非正式的小圈子,台商得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各层面接触当地社会,进而完成对当地社会的全面嵌入。  相似文献   

19.
漳州市台资企业量多面广,且有大型企业在此落户。在这些企业里有10几万的员工。党的工作显然不能是一片空白。通过调查,看到一些问题和经验:主要有台商的态度、我们的认识、具体的困难;以及漳州市在组建支部和开展活动方面的探索。最后文章从原则、主题和创新上指出了如何进一步在台资企业中开展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从1990年4月引进全区第一家台资企业上海富赛特电子有限公司起,截至2006年9月,松江审批设立的台商投资项目已累计达539个(占全市8.7%),合同台资达21.73亿美元(占全市13.9%),分别占本区批准外资总项目和合同外资的18.1%和19.7%。台资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松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一些规模大、有影响的台资企业相继成立党组织后,台资企业党建工作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关注。但受当前两岸关系和局势的影响,在台资企业中推进党建工作的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