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动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企业应急预案管理的不足出发,阐述了企业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模式的含义及其构成,通过对企业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模式要素的分析,给出了基于PDCA运行模式的企业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模式的运行方式。通过对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模式的要素和运行方式的分析,达到优化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模式的目的,提高企业应急预案的管理水平。为应急预案管理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以期对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一案三制"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应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实践中却遇到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困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和危害等具备极强的不确定性和独特性,其应对是高度情景依赖的,本文将对这种实践困境给出理论上解释,并从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参与式编制、特殊情景下的授权与监督、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已经比较全面,但是在这些预案的应用过程中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决策所需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方式.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了建设数字化预案系统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参照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原则和流程,对于数字化预案系统的三个主要功能(包括人员管理、触发机制、应急任务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实施这个系统的三个要点在于:信息传递、信息展示和多种通讯方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关于城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城市公共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中事故的特点,阐述了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和编制城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详细说明了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和制定步骤,以及应急救援预案中的行动程序,最后提出通过建立城市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来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通过对个案以及对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分析。发现我国应急预案存在诸多缺陷。预案体系尚不完整,缺乏必要的预案;预案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缺乏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预案的制定和修订程序欠缺。建议借鉴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经验,改进我国应急预案的内容,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  相似文献   

6.
应急预案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地方政府的应急预案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还很有限。主要存在对应急预案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应急预案内容可行性差;应急预案宣传缺乏广度和深度等问题,因此,要从增强应急预案建设重要性的意识,进一步加强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借鉴应急预案的国际经验等方面,加强我国地方政府的应急预案建设。  相似文献   

7.
洛克曾经将行政紧急权力视为一种"行政特权",而在法治国家中所谓的特权不过是紧急情况下的优先权,而且永远在法律统治之下。因此规制行政紧急权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而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行政紧急权力做出规定,规定了行政紧急权力运行边界的应急预案也没有具体规定。应急预案有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分。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义的应急预案包括行政机关指定的应急预案,这类应急预案具有适用对象特定性、相关性与时效延续性的特点;还包括非行政机关的社会主体制定的应急预案。行政机关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法律性质应当具有同等法律文件的效力;非行政机关的社会主体制定的应急预案不具有法律效力,仅在其组织内部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急预案在本质上是各种应急法律规范的具体执行方案,但分析发现,目前的国家和省级预案却创制、补充了大量的法律规范用于弥补立法缺陷,事实上已使预案本身异化为应急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对于预案中暂时替代法律发挥作用的这些内容,为了保证其合法性,有必要在形式上将一定级别的预案上升为行政法规和规章,从而需要对预案的编制程序和内在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翟丹妮 《刑警与科技》2008,(21):102-107
目前我国的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已经比较全面,但是在这些预案的应用过程中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决策所需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方式。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了建设数字化预案系统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参照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原则和流程,对于数字化预案系统的三个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液氯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这一典型事故为例,针对液氯的物理化学特性,制定专项的应急救援行动预案,详细阐述了应急的程序、战术对策、行动准则和伤员救治方法,为液氟等化学危险品的现场应急行动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