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央档案馆和福建省档案馆联合编印《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下简称《汇集》),为研究福建党史、革命史和现代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献,做了一件大好事。编者并对原文作了若干订正,对成文时间不详的文件则依据戳记或文件内容作出判断并加注说明,这些都  相似文献   

2.
谭译 《党史纵横》2001,(5):F003-F003
《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载有中共满洲省委分别于1929年7月20日和8月8日写给中央的两份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在“八一”举行示威游行的计划和执行情况,落款处署名“之启”。据考,“之启”是刘少奇在满洲省委工作时所用的化名,有时也称“赵之启”、“子棋”。这两份报告中刘少奇详细阐述了省委三次修改示威游行计划的理由和过程,充分地表现了满洲省委的这位卓越的领导人不唯上、不唯韦,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事情是由中东路事件引起的。1929年7月10日,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当局由于受了蒋介石的误导和对形势作…  相似文献   

3.
收录在《汇集》甲种本第3册的《中共满洲省委政治任务决议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是刘少奇主持满委工作时期的一篇重要文献。关于这份文件的形成,《汇集》编章标明为1929氏‘十日八日”,但这是收文戳记上的时间,实际成文比这要目半个红日。据警察,1929迁9q中匐刘少著出狱后曾不断接到偏尔滨币委的告急后,急需省委主要领自人就五指导中乐起工人#争。但事虑到通过政治任是决议案同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地没有五到派人三限,而是先把孟坚派三,目已用半个目的问处理决议案有关事宜,包括王持起事和初稿的讨论、修改以及证或意见著项工…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在北方会议后遭受打击的情况,在以往的传记和专题史料中记载颇为简略。只知他在 1932年 7月间被撤销省委书记职务,至于撤职的具体过程、撤职后他在东北又做了些什么事,则语焉不祥。最近笔者在阅读《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 11册时,发现其中有一组史料可以在很大程度弥补这一缺憾。   这组史料包括 3个历史文件。一是《中共满洲省委关于奉天特委遭受破坏情况向中央的报告》 (1932年 10月 12日 ),载于《汇集》甲 11册 147页,二是《满洲伯阳通信第 1号》 (1932年 9月 2日 )载于同册…  相似文献   

5.
1月28日下午,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林开钦和省委常委、秘书长黄文麟,先后来到省委党史研究室,代表省委看望党史干部,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毛祥瑞,向省委领导汇报了福建省“681党史工程计划”(在6年时间内,编纂8本《福建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丛书》,编著1部社会主义时期《中共福建地方史》)和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筹建情况。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 7册第 333页收录了《万生为营救奉天被捕同志给天生的信》及周恩来就此信对天生的亲笔批示,现考释如下:   万生给天生的信签发时间是“ 3月 16日”,按收文戳记上标示年代是“一九三一年”。“万生”是“满省”的谐音,即中共满洲省委的代称。“天生”又是谁呢 ?当时在沪的中央负责人如向中发化名为“特生”,周恩来化名为“伍豪”有时也称“冠生”,李立三化名为“柏山”等等,未闻谁是“天生”。近查阅李实同志回忆录,始知当时在上海党中央组织部工作确实有个化名“天生”的人。此人叫黄文蓉,又名黄…  相似文献   

7.
谭译 《党史纵横》2001,(5):F002-F002
在《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一书中,有不少反映当时党风生活的史料,这些史料对于今天加强党的建设很有借鉴意义。例如甲1册所载《中共满洲省临委常委复某同志的信》及其附件,就生动地表现了第一任省委书记陈为人无条件接受党员监督的民主精神。“省常委”复“某同志”的信收录在该册第306页。写信时间是1928年2月2日。附在此信之后的是“某同志”批评省委负责同志的原信,写信时间比复信早5天,即同年1月29日。因为考虑到地下工作的安全,当时党内文件在存档时都将真实姓名涂掉,因此来信和复信究竟是谁写给谁,我们现在只能根据内容…  相似文献   

8.
1986年,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编辑出版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汇编)》一书(全书313页)。书中收录1920~1943年间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历史文件共80篇。这些文件,多数选自苏联1934年出版的《共产国际在民族殖民地革命中的战略与策略(以中国为例)》文件集,部分是苏联20~30年代的书刊和《真理报》上以及苏联6D~80年代的书刊上发表的文件(以上这些文件,在我国基本上都有中文译文),此外有20多篇是新发表的档案文件。这部分文件多为共产国际致中共中央的函电,虽在论述问题时有些说法不尽恰当,但对于研究中共党史、中国近代革命史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将这部分文件按时间先后顺序译载于后,以供史学工作者研究和参考(文件中的注译为原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9.
这里刊登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和共青团福建省委为平和暴动而发表的两篇历史文件。省委文件热情称颂朱积垒同志组织和领导的平和长乐暴动是“伟大的革命事实”,“是全福建暴动的先声,是福建空前的壮举,是全福建工农兵平民自求解放的信号”!  相似文献   

10.
陈晶图 《福建党史月刊》2013,(5):F0002-F0002
2013年3月4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委文明办联合主办,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福建画报社、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究会承办的《雷锋精神在福建》图片展开幕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八七”会议之后,福建开始了土地革命时期一个极为壮观的历史阶段。福建党的领导机关(开始是闽南、闽北临委,不久为福建临时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整顿和恢复了党的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针,掀起了全省的农民武装暴动的巨浪,为以后的革命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许多同志撰文叙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但这些著述大多侧重于对各地暴动始末  相似文献   

12.
《福建党史通讯》改颁以来,向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党史资料,褒扬党的光荣传统,歌颂革命先辈英勇斗争的业绩,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中共永安市委对《福建党史通讯》的发行工作非常重视,市委付书记陈永写交代党史办同志一定要把这一发行工作搞好,并向各基层党支部发出订阅《福建党史通讯》的通知。党史办遵照市委的指示,在去年的基础上,努力扩大新订户。首先把《福建党史通讯》内容简  相似文献   

13.
最近,武平县城厢乡园丁村捷坑里自然村村民李志尧在拆除房屋时。从旧墙头的竹筒里发现一张淡红色八开毛边纸铅印的1930年历史文物《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军党部宣言》;同时还发现一个用毛笔书写的《武平县园丁乡苏维埃政府秘书——李建勋》红袖章。经查阅《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和《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均未收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军党部宣言》这一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据史料记载,1930年6月1日至8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主力再次进入武平县,印发  相似文献   

14.
最近汪大铭同志给省委写信,谈了自己对编写福建地方党史的意见。省委办公厅《情况简报》今年第22期摘发了这封信。本刊特予转载。一、写好福建地方党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福建是老革命根据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建党初期就开始点燃革命的火种。二战时期,闽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时,中央红军十万人中,从福建出去的部队将近三  相似文献   

15.
谭译 《党史纵横》2001,(10):47-48
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讲究文明的队伍。在紧张激烈的战斗和军事训练中,他们仍不放松学习革命理论、研究中外历史、洞察世界风云,用以提高指战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品位。《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65所载周保中在抗联教导旅中共党组织全体党员和青年团员代表谈话会上的报告纲要 《为辛亥革命三十三周年而作》,就是他们重视这方面工作的佐证。 报告纲要写作时间是“1944年10月9日” 也就是“民国33年”双十节的前一天。地点是抗联教导旅旅部所在地,也就是设在前苏联境内伯力城附近的北野营。作者周保中云南大理人,原名…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要求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1997年完工,1998年开馆”的任务,6月3日至4日在福州召开了福建革命史陈列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纪念馆主体建筑工程按计划保质保量进行,《福建革命史陈列方案》几经修改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召开的,专题研究部署革命史陈列筹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配合全国解放战争,1946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古(田)瓯(建瓯)地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省党代会。会议总结了抗战以来福建九年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斗争形势的需要.将中共福建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1947年11月改为中共闽浙赣省委)。会议期间,接到中央《对福建行动游击战争方针的指示》,制定了《闽浙赣区党委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决定》,并部署了各地区爱国游击战争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28年3月8日,中共平和临时县委在福建临时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发动了震撼八闽大地的平和农民武装暴动。这一壮举,在福建的土地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年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共青团福建省委对《为平和暴动告工农兵民众》,福建临时省委对《关于平和暴动宣传大纲》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几十年来,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有关平和暴动的历史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直到1984年6月“平和暴动学术讨论会”对平和暴动才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历史的科学评价。在纪念平和暴动60周年之际,对它的评价作进一步的阐述,以求正确地认识平和暴动在福建土地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一、关于平和暴动是“冒险主义产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第289页记载了一份《中共满洲省委会议记录》 ,全文1 3万字。这个记录真实具体地披露了前任省委书记刘少奇离任返沪后 ,满洲省委由于受党内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潮流的冲击而发生战略策略转变的若干细节和内幕 ,是一件难得的史料。不过 ,由于记录人刘若云初来东北 ,情况不熟 ,记错人名地名或词不达意之处甚多 ,有加以考证分析之必要。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30年4月2日 ,即刘少奇返沪、李子芬来沈前后几天之内的事。参加会议人员以签到先后为序分别是 :“特、留、大汗、丹、秀、芬、禄、…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中共中央致闽北闽南临委信》,是福建地方党组织得到的关于进行“农民暴动”与“土地革命”的一份最早的中央指示。在福建地方党组织收悉“八七”会议决议之详细内容之前,《中共中央致闽北闽南临委信》为福建地方党和革命群众指明了斗争开展的方向,成为福建地方党组织实现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历史转变的首要关节。因此,弄清此信送达福建的日期,对正确地论述二战初期福建革命斗争的历史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