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与法治》2010,(12):4-4
国务院17日发出迄今最为严厉的控制房价上涨措施,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暂停发放购买第3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并首推房价问责制。  相似文献   

2.
海明 《检察风云》2011,(8):17-17
房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叫苦不迭;房产商抱怨地价过高,开发房子的行政收费项目繁杂,增加了商品房的成本;政府部门也在为房价回归正常在努力。这可真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终为高房价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调控困境的宏观调控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煌 《法制与社会》2010,(1):108-109
随着国内房价高企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调控过高的房价。本文试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及采取何种调控手段以解决目前房地产业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吴鹏 《公民与法治》2010,(12):24-24
5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直言,有些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与一些地方和部门认识不到位、落实调控政策不力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平均房价连续十几年上升。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房价普遍上涨过快,已经演变成社会关注的大问题。为了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后,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更加严厉的限购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过高的房价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隐患。高房价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且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危害深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房产新政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影响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自2010年4月17日出台以来,对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抑制楼市投机、防止楼价上涨过快产生的作用已经显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我国拟征收物业税抑制房价过高这个热点问题,通过物业税的概念、拟征收的细则及征收的必要性,以青岛市房地产市场为例,得出了用征收物业税抑制房价的有限性,并详细探讨了物业税的征收对平息房价的实际效应。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些城市房价过高、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200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本文以贵阳市为个案分析了贵阳市房地产行业的形势,就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贵阳市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效果进行了评判.  相似文献   

10.
王峻 《法制与经济》2008,(11):32-34
在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初入都城长安时曾领受过一句教诲,“长安居,大不易”,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也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如今京城疯了一样上涨的房价,令多少人不得不为之摧眉折腰,愁肠百结。政府也是想尽了办法来平抑房价,以图让“居者有其屋”。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我国大部分城市房价过高的原因是较高的地价引起的,如果把地价降下来房价自然就会落下来.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既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地价上涨会提高住房建设成本,抑制住房供给,进一步推动房价上升.但房价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把地价降下来不一定会使房价降下来.本文将从房价与地价的关系,影响城市特殊地段房价的因素和如何降低城市房价来全面深入地阐述对这一说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房价的急速升温使得房价成本是否公开成为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公众对于房地产价格过高的现象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房地产商的房价成本,却遭到了房地产商以保护商业秘密为名的一致反对,本文将从政府信息公开与商业秘密保护的角度探讨房价成本信息是否应当公开。  相似文献   

13.
望长想 《检察风云》2011,(24):41-41
最近几年来各地陆续出现过一些砸大奔,砸兰博基尼等过激维权事件。联想到最近因房价下跌的打砸售楼处、自焚抗拆等等社会现象,表明这种行为的出现,并不是激情表演,一个简单的个案,  相似文献   

14.
张传发 《江淮法治》2010,(19):37-37
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依靠政府指令或者银行是靠不住的。严格意义上说,银行也是企业,而企业的天性是逐利,假如房价回落大大有损于银行利益,银行会是什么态度,那是可以想见的。所以,笔者建议,不妨依法管房价。在我国,物价部门不管房价。  相似文献   

15.
苏本增 《中国律师》2011,(12):48-49
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近10余年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严重影响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和购买能力。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十条),从此拉开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史上最严厉的一次调控,在本轮调控过程中,房地产税费制度调整成为重要手段之一。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税收的杠杆调控作用不容忽视,制定科学完善的房地产税费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法人》2005,(11):9-9
“非要把价格一下拉下来,非要把房地产价格的投资增长速 度突然降下来。这样既不符合经济运行的规律,也不符合政 府和百姓的利益” 房地产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可为什么调控之后房价下降趋势 不明显?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解释说,政府对房地产进行规 范和调整是因为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而不是全国普遍情况。”如果说有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法国乃至全球房价都涨势惊人,让老百姓都喘不过气了。增长幅度过大让我们有时候只能期盼着有一天房价将会有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在北京两会期间表示,不要被开发商“忽悠”了,对于房地产调控,政府还有手段。他警告说,政府还有加大“工作力度的空间”。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项目,租金上涨过快的区域,可以利用差别化税收政策增加其交易成本。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上海两会期间表示,  相似文献   

19.
宋硕 《法庭内外》2011,(7):37-38
自去年以来,为遏制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中央及各地相继出台楼市调控政策。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8条最新楼市调控政策,人称“新国八条”。在“新国八条”中不仅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将二套房贷首付提至六成,更将限购令从之前的十多个城市推广到全国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0,(9):40-40
倒春寒刚过的北京,街上满眼都是躁动的音符。也许,2010年春天,注定是个多灾多难的季节,西南干旱、玉树地震、房价坐上了过山车……就在这个令人有些黯然神伤的季节里,感到阵阵寒意的还有身处厦门看守所的一个名叫陈清娜的女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