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曲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倡导的贵德修身、亲民爱民、清廉自律等,蕴含着党员干部为政以德的智慧力量。曲阜市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实施组工干部修学、修心、修德、修廉的"干部修身"计划,涵养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儒韵廉德,努力打造新时代为政以德的模范部门过硬队伍。实施修学计划,涵养政治品德。绝对忠诚是我们党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政德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周京 《学习月刊》2012,(2):72-72
学习有益。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仅要把读书学习当作自己的终身课题,更要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要求我们有好学之心。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胡锦涛同志指出:"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  相似文献   

3.
谈以学修德     
王厚明 《先锋队》2013,(28):52-53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讲话中指出,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学习也是一种修炼,修炼作风,修炼品德,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一种学风,这种学风,要受得了艰苦、耐得住摔打,经得起挫折;这种学风,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也贵在顽强拼搏,争先创优。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的学风,很重要的一点是以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对待困难阻障、自身不足和挫折打击。吃最大苦——与困难作伴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的治学名联告诉我们,要想在成才上登上顶峰,勤奋是唯一的路径;要想在求知的海洋中走向成功,吃苦是必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政德问题,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强调为官从政都需要修心治身,而且要先有修心治身的道德,然后才会有经世治国的政德。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读书立德,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民、为政以廉。锤炼绝对忠诚之大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忠诚是一种品性,一种节操,更是一种信仰。党员干部能否坚守忠诚,把好"忠诚"之舵,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要忠于信仰,把坚定信仰作为人生首要课  相似文献   

5.
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科学地反映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唯有学有所知、行有所成,知行各不偏废、双轮驱动,学习教育才会取得应有的成效,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会更加彰显。一、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学"这个基础,提高认识,以知促行知者,行之始。知什么?就是知晓马克思主义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通过学习十八大报告,重温党章,笔者认为学习不仅是党员党性修养的基础,更是一个执政党的政治责任。作为组工干部要坚持"三学",即恒学、思学和用学。恒学。恒学就是坚持经常,永不间断地学。说白了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古人云:"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作为组工干部,坚持恒学尤为重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是他就任党的总书记后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学习问题,可谓解决建设学习型执政党之"型"的经典。本文就学习该文谈谈建设学习型执政党之"型"的体会,包括为什么学、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魏轩 《党建》2011,(2):37-37
陕西省渭南市是字圣仓颉、史圣司马迁、诗圣白居易等先贤名流的故里,自古民间即有重读尚学之风。渭南市委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一直高度重视。近年来,全市组织开展了"学理论、学业务、读经典,推进建设学习型政党"活动,大兴学习之风,务求学习之实。  相似文献   

9.
陈铁雄 《党建》2011,(10):27-27
浙江省台州市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社会风尚,围绕"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内容,精心设计学习载体,以学习促解放思想,以学习促干部素质提升,以学习促实际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0.
“得”“德”之间曹敬宗为民公仆、当以"德"字为本,察民情,听民声,纳民意,而后自己也会有所"得"。故《礼记》有云:"德者,得也。"无德处事,一味信奉"厚黑之学",虽亦能有所得,然有德之"得"与无德之"得"是截然不同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心中装着人民,唯独...  相似文献   

11.
习总书记当年到陕北插队时,留给乡亲们的最深印象是:爱读书。苏轼说,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我想,不仅党的总书记立口此,我们党员和干部也如此:不仅大圣人立凸此,我们普通人也如此,学无不始于观书。因为只有读书,才可以求知、增智、助行、悦情、明道,才可以成其学、立其德、建其功,或较好地解决吃饭穿农、做人处世问题乃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益读书是“药”。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人,只有读书,才能开茅塞、除陋见、获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性,展现“开卷有益”之光、展示“读书有益”之力、开创“学习有益”之局。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学以修身、学以资政、学以经世。党政干部是人民群众的统领者、决策者、指挥者,要克服愚、俗、庸,增强才、知、智,就要刻苦读书,坚持读书,终生读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抛弃卑琐走向崇高,提高生命的质量,实现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魁兴 《学习月刊》2014,(21):17-17
有人总结说,人生有三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我以为,这"三乐"说的都是对人生的态度,有了好的人生态度,你的人生就会快乐。著名科普理论家、科普学主要奠基人,中国科普界标志性人物周孟璞的"三乐"就差不多是这"三乐",只不过周老把"自得其乐"改为"奉献求乐"。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对学习的内涵、范畴境界进行了更深、更明、更高的定位,对广大党员干部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进行了全方位、系统的深刻阐释。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广大党员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更深的学习内涵首先,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这是对学习的传统内涵的重申与强调。人类文明史是一条历史的长河,每一代人只能经历这条长河中的  相似文献   

15.
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力量中坚,其党性修养、品行操守影响和决定着党的事业得失与成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全党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这就要求我们要爱党、忧党、兴党,加强学习,修炼党性,做一名胸怀忠诚、心存敬畏、行有坚守的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16.
何冲龙 《学习导报》2014,(12):26-26
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习总书记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学之思之,思之悟之,我有九悟。一悟:信仰信念信心——人生的"指挥棒"。人无信仰没有支柱,人无信念没有力量,人无信心不成事业。一个发展的国家,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这种支柱、精神和意志,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自觉行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秦志军 《新湘评论》2014,(20):26-26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近年来,道县把75%的财政支出用以打造"六子"工程,确保老百姓劳有所获、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食有所足、民有所安,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得以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李朝晖 《学习导报》2011,(13):61-61
很多人把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称为"一把手",什么叫"一把手"?"一"就是一面旗,示范带头";把"就是把好关,坚持原则;"手"就是手拉手,团结好一班人。怎样当好"一把手"?我以为就是要努力修炼好"三度"。看问题要有高度。高度决定视野。王之涣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相似文献   

19.
正山清水秀,海晏河清,是人类敬畏大自然而得到的回报;地震海啸,水灾雾霾,是人类蔑视大自然而受到的惩罚。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才能有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才会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免受灾害灾难之苦。"天有所不敢,故冬不雷而夏不雪;地有所不敢,  相似文献   

20.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深化党内教育的一次重大实践,也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两学一做"不是一次活动,不是一种临时之举,而是全体党员一种正常的教育与修养,应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因此,我们每位党员都应该深入领会"两学一做"的内在精神,自觉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本要求。"两学一做"必须突出其"正常教育"的特性。对于广大党员同志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