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鹏志 《桂海论丛》2003,19(1):60-62
文章对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而在社会结构的不同层面包括财产结构、社会分层结构、权力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所引发的巨大转换与变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现了一场社会结构转型新浪潮的形貌。  相似文献   

2.
姚伟 《长白学刊》2009,(3):105-109
当前中国的转型并非简单的市场转型,而是向由政府再分配制度、市场交换制度、社会网络资本多元共生、动态互补的综合性制度结构转型,这必然对我国社会分层机制和阶层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应把社会网络纳入社会分层研究,在把相对独立的社会网络分层机制作为研究主题之一的同时,综合功能论、制度建构论、网络结构观与个体建构论的分析视角,强调社会分层的网络嵌入性。  相似文献   

3.
刘艳茹  祝志杰 《求索》2011,(11):11-13
在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中,吉登斯将生产关系中的定价主导能力定义为“市场能力”,并据此提出了三种市场能力和三个阶级的概念。本文在吉登斯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效用理论对社会分层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社会分层是由于物质资本、劳动资本以及知识技术资本在各种生产关系中获得效用的不同产生的。通过对绝对效用和相对效用的讨论,本文阐释了经济发展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机理,并建立了社会分层量化指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效用视角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社会分层问题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市场与权力──当前社会分层秩序转型的两难困境李金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分层表现为社会成员地位的等级序列的差别格局或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既可以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的不平等,也可以是占有各种社会资源多寡的纯粹量的不平等。社会分层的过程即是这些不平等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当前政府在实践层面的某些失范导致了政府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危机。回应公共权力合法性危机的前提是厘清其理论基础与历史发展路径。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的工业化转型决定了公共权力的变迁实质上遵循了韦伯式合法性的理论轨迹,延续韦伯式合法性路径需要理性制度与公共权力供求平衡为前提,这也是重申官僚制工具理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中,对权力的探讨不能只是限于一个词汇含义的争论,权力理论不仅仅是概念定义,还应该是实质的主张。本文试通过比较韦伯与福柯在权力理论研究方面的差异来发现他们各自在权力背后的实质性探索。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始终是有意图的人类行动的一个结果,是人类彼此联系方式的一个表征。米歇尔·福柯的权力思想也十分独特。他批判性地分,析了各种权力理论,从后现代性的理论立场上,采取了片断性、非连续性、多样性的方式,相对主义地解释了权力问题。  相似文献   

7.
前沿关注     
理论前沿大力培养选拔党外干部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与党外干部的合作以及对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体制转型、社会分层的加快,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和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国际竞争的激烈,使得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更具有空  相似文献   

8.
政治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理解并控制冲突是政治学研究的重大问题。政治社会学认为,对政治现象的解释应沉入社会层面,在社会结构与社会进程中寻求恰当的解释。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结构性表现,不平等的分层体系与政治冲突都是一切复杂社会所固有的现象,冲突与分层密切相关。马克思与韦伯是分层与冲突理论的两大思想源泉。这两种理论之间既有继承,又相互对峙。马克思认为阶级的产生必然导致阶级斗争,并最终消灭阶级对立进入无阶级社会。而韦伯承认经济因素在政治冲突中的作用,同时强调地位等非经济性因素在政治冲突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政治冲突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因此比较他们的分层与冲突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及对我国社会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金 《求索》2011,(11):100-10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一块中间地带,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于政治国家放松对市场的管制,给市场更大的自主空间。公共领域为公众与国家权力机关就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平等协商提供了平台,为公众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公共权力进行批评和监督,进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重要渠道。在目前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精神内涵与功用对规范制约我国权力机关的权力运行,培育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与民主意识,推动我国公共领域的成熟与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袁春芗  郑林 《前沿》2008,(6):143-145
对城中村改遣问题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已经从最初的规划层面、空间层面转向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城中村的改造是一种政府行为,但也有其理论的基础。本文试图从理论的层面探讨城中村,对在城中村的形成、改遣及改遣中出现的问题所用到的理论方法进行认识和归纳,以便能更好地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1.
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进行观察和分析,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传统时代、计划经济时代与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中国向现代化的社会结构转型,保障市场经济主体竞争的平等性、国家权力的服务性、公民社会的批判监督性是中国向现代化社会机构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干部选任工作监督滞后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突出表现在干部选任监督“权力虚置”,手段疲软,监督乏力,影响了干部选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研究干部选任监督权力虚置问题,解决干部选任工作监督滞后的现象,对于进一步规范干部选任工作,促进干部队伍建没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教讲 《学习与实践》2002,(4):13-14,12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必然发生重大的变化与重组。因此,中国社会分层研究成为社会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人把社会分层研究说成是中国社会学界自1978年恢复以来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第三次高潮,第一次是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第二次是小城镇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但第三次显然与前两次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研究的对象更加复杂,因而在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方面要求更高,难度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介入到社会分层研究当中以来,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一直是这一领域内争论得最为激烈的议题.本文对西方社会学界围绕这一争论而产生的文献做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归纳,希冀对中国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王政治既是一个政治价值观层面的原则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操作层面的技术性问题。作为政治价值观层面的问题,自从近代以来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争论了。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提倡不要民主要专制、说专制制度好民主制度不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应该是没有了。如果有,也只是极个别的了。然而,作为操作层面的技术性问题,其复杂性、其奥妙之处,至今还是人们无法穷尽的C在我国,由于对民主政治的研究过去确实有重价值而轻操作的倾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从操作层面上来研究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远比研究民主的概念、意义等等要重要得多。我…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变动社会培育要素市场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这已是无争的事实。经过15年的改革,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已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各要素市场也正逐步形成,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毕竟还是有待探索实现的目标。因此,积极开展对市场化问题的理论评折,是理论工作的当务之...  相似文献   

17.
从伦理视阈研究权力,必须抓住其研究的核心问题。学界对权力伦理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争论较大,难以达成共识。事实上,权力具有两重性,即工具性与价值性。工具性解决的只是权力的效率,即“怎么办”的问题;价值性探讨的主要是诸如正义、公平、自由等政治价值范畴,即“为什么”的问题。从伦理学视角研究权力,价值性才是其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权力是政治生活的核心问题,在非政治的社会生活领域,权力也是普遍存在和十分重要的一种现象。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和管理学等许多学科都把权力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与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权力来源的研究。古代学者强调权力的神学性质,  相似文献   

19.
集民族研究者等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学术思想活跃。1993年12月,他们在武昌召开讨论会,就改革开放社会学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其主要学术观点如下:一、关于权力与市场问题。与会同志认为,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研究市场经济不仅是经济学家的任务,也是社会学家的任务。因为,市场经济能不能得到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能不能前进。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毫无权力干预的市场经济是没有的。这就提出了一个权力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发展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渠道权力是渠道行为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经过30余年的研究,渠道权力理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尽管还有很多缺陷与矛盾,但一个日益完善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本文从渠道权力的基础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渠道权力应用的主要因素,以及渠道权力的应用对其他渠道变量的影响三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较为全面地回顾了1960年代末以来西方营销学者对渠道权力问题的研究。尽管如此,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渠道权力理论的研究仍然存在几个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方面,如对网络结构的关注、对消费者的关注、对本土文化情境的关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