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云泽 《桂海论丛》2007,23(3):29-31
20世纪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引起了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加快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有别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趋势——软化趋势。世界装备制造业软化趋势为我国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美、英、日三国制造业与APS产业依赖的演变特点并与中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发达国家制造业对APS的产业依赖度不断增强,APS对制造业的产业依赖度则不断减弱;中国制造业对APS的产业依赖度偏低,而APS对制造业的产业依赖度偏高,生产投入结构软化趋势不明显,制造业和APS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其根源在于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生产结构不高、生产方式落后以及不利的国际产业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3.
胡丽娜 《长白学刊》2023,(1):113-122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硬件”支持,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和国内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增加,深刻影响装备制造业在关键环节和部分细分领域的转型升级进程。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技术创新“卡脖子”问题较为突出、产业内部结构失衡与供需结构矛盾并存、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绿色化转型迫在眉睫、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全球市场地位十分迫切。据此,从财政政策支持的角度,要注重增加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与政策结构优化并重;财政收支政策支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过程中,应避免政府“看得见的手”变成“闲不住的手”,坚持“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双管齐下;充分考虑装备制造业产权性质、行业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等异质性因素,统筹财政收支政策作用方向、强度、周期和时滞等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甬经信规政[2021] 137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各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经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同意,现将《关于强化生产端和贸易端联动加快培育发展整机装备产业的意见》印发。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贯彻实施。2021年9月23日关于强化生产端和贸易端联动加快培育发展整机装备产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国际资本“牵手”中国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个世纪后20年,我国通过引进国际资本,成功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创造了发展奇迹:近两年,国际资本又悄然进入了被视为“低效产业”的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6.
正一、起草背景和过程市委对装备制造业领域政策提出了"通、统、同"的明确要求,强调要"生产端与贸易端相通","部门政策统筹","市县政企协同"。市经信局会同市委政研室对我市整机装备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了研究,起草了《关于强化生产端和贸易端联动加快培育发展整机装备产业的意见》。二、政策主要内容《意见》共六个部分,17条。第一部分"聚焦产业发展联动,打造产业优势",包括明确发展重点、强化分类推进等2条举措。主要内容有: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先进交通装备、先进仪器仪表、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  相似文献   

7.
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辉  余佳群 《前沿》2010,(4):61-64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由于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及相应的技术水平低,使其市场竞争能力弱而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加剧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与价值链同一环节中其他企业间的横向竞争,制约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中国装备制造业要通过企业自身力量和外部推力,突破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培育发展大产业,把做强工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择优发展重化工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工业和建筑业。"第一次把发展装备制造业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今后我省做强工业的一项主要任务,为我们今后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指明了方向。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性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实力的综合反映。目前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虽已经形成一定基础,但  相似文献   

9.
《协商论坛》2014,(8):20-21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持续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衡量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要走富国、强国之路,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必然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地理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中国日渐融入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形成的。通过产业分类和全面的测度指标,深入分析最近10年来中国产业地理的变化特征,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以对外贸易自由化和吸引外资便利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产业地理,不同类型产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时空演变趋势存在较大差异;2005年前后,促使产业扩散和转移的离心力开始影响中国产业地理,虽然总体上东部沿海地区依然集聚了大部分的产业份额,但制造业特别是高外向度或高劳动密集度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和转移的趋势已然形成;制造业在东部沿海集聚趋势的逆转既源于东部地区生产成本的上升,更源于国内市场一体化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12]8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2年8月15日重庆市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装备制造业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重庆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是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有利条件。但目前,重庆市装备制造业成套能力差、创新能力薄弱、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贸易成本的视角,考察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国内和国际经济循环、国内区域经济循环和国内产业体系循环,利用省际贸易数据对国内、国际双市场的贸易成本进行测算,并按照地区、行业划分讨论地方分割及保护程度,全面评估参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贸易成本及国内外市场选择倾向。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内贸易成本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内循环初见规模;国际贸易成本整体呈上升趋势、不确定性增加,两者差距逐渐缩小。五大区域内部发展异质性明显,长三角地区及广州表现出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双振”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京津冀地区区域间循环更为畅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圈区域间贸易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八大行业内贸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内循环基础良好,医疗行业贸易成本最高。  相似文献   

1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化、竞争力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现阶段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存在工艺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之间协作水平不高,装备制造业成套、配套能力弱,装备制造业集群、集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对东北地区2006-2016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效率和效益仍有一定改善空间,创新驱动发展的投入环境和基础研究完善比较明显,但地区之间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下,要依托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积极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投入环境,完善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成长环境,构建装备制造业的先导和支撑产业。  相似文献   

14.
张月 《山西政报》2013,(Z1):59-60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中部地区要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中部装备制造业,对于中部地区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提高产业整体素质与综合竞争力,打造中部地区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双临 《求索》2005,(6):33-35
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关键,是我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的标志之一。对此,本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产品结构转换率和竞争优势变化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思考了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课题组 《前沿》2006,(5):32-36
在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可以借鉴产业集群战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有效促进地区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包头市提出了在2007年装备制造业要实现300亿元产值的具体目标,即装备制造业到2007年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要达到27.3%,使其成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包头市的装备制造业近二十年来,通过合资和引进技术,在原有常规兵器制造的基础上,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重型汽车、工程机械、铁路车辆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雏形。但近期装备制造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还较小,离支柱产业还有相当差距。文章从产业集群一般概念出发,联系国际和国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尤其针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作了一般性的描述,重点指出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探讨张建红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的活动。二战以后,这种新的贸易形式发展十分迅速,在当代的国际经济活动中,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分工、促进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的重要因素。然而,传统的贸易理论...  相似文献   

18.
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涵盖了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8大类。从沈阳铁西实际情况看,发展现代建筑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发展环境等诸多优势。通过发展现代建筑产业,能够形成装备制造业与现代建筑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造成中美贸易冲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世界学者普遍认为中美两国贸易的失衡是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中美发生贸易发展失衡,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中美产业结构不同,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美国经济集中在以服务业为主的工业化上,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正好适应美国国内市场需求,这就导致了中美贸易对中国出现了顺差,同时伴随着东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进出口中的优势,美国高薪企业在中国投资及美国对中国歧视性的出口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中美贸易严重失衡。从总体上看,目前的中美贸易对两国是互惠互利的,但贸易失衡并不利于两国经济关系的长期发展,必须找到破解贸易失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08,(2):19-19
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企业数量、资产规模、就业人数等指标均占全省工业的四分之一强,增加值、销售收入占三分之一左右。但也要看到.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中主要有:一是历史包袱重,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突出;二是企业的生产设备陈旧落后.产品技术含量总体偏低:三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先进技术装备发展不够;四是技术开发投入偏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五是装备制造业面临着愈来愈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