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必须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制度环境是影响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重要外生力量,主要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其中,经济体制变革形塑着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的利益主体;政治体制改革决定着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方向与路径;文化传统和观念影响着高等教育结构的深度变迁与优化.当然,制度环境变革也带来了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在现存制度环境下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再设计是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日本社会的结构变化与高等教育的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90年代 ,日本面临着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社会的新挑战。因此 ,日本的高等教育不但一方面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上 ,同时要满足来自于经济和社会变革的需求。日本政府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措施。东京大学正在落实的改革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管理 ,包括学校管理和财政。目前 ,政府倡导要求国立大学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给校长更大的权力。虽然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方向 ,但是 ,政府详细的改革计划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二个改革领域是研究。大学采取措施加强与工业界的关系 ,加强国际关系网络。第三 ,教育 ,特别是本科生层次的教育是大学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 ,在一个以研究为中心的大学 ,提高教育质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东京大学已经着手采取措施改进本科生教育  相似文献   

4.
建设高水平大学是我国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比利时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大学专业的设置、招生及其经费等方面的做法对我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启示在于:积极促进办学层次的分化、重视优势专业的发展、采取宽进严出的机制和推动评估机构的独立。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情况下,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是要在高校、政府和市场之间建立一个三位一体、相互协调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它由内外保障;输入、过程与输出保障;问责保障三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独特的功能和当务之急的建设任务,包括明确大学的使命和目标,开展学科层面的课程和教学研发,加强学习效果的评估,加大教学服务和支持的力度,建立校内质量保障的知识管理系统,启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等举措.  相似文献   

6.
构建并激活高等教育投入的市场运行机制,最基本的理念应建立在待遇平等、公平竞争、透明运行的基础之上,并逐步转变行政部门职能、改革审批制度,建立高等教育投入的监管、评估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从总体上提高教育投入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起始于公共管理学领域的“治理”概念和方法对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大学治理涉及与政府、社会等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涉及定位、管理、发展等自身的内涵发展问题;从治理的角度分析大学管理所涉及的各种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有助于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实现大学管理内容和方式的转变,是管理制度和实践的一种创新,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可供选择的一种良好模式。大学治理只是手段,而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之符合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要求,才是其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8.
确保与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日本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概括日本大学改革宏观背景和动力的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不同阶段相关改革政策与实践的变化,总结并探讨了国立大学教育质量保证与提高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文章还探讨了上述政策与评估制度对大学教育质量保证和提高产生的影响及问题.在结论部分,文章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日本大学有关教育质量保证和提高的政策变化不仅受到这一时期国内和国际大背景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国立大学传统、内在特点以及现有内部管理结构和方式等的影响.此外,由于目前有关大学教育质量保证和提高的政策实际上是大学和政府合作或冲突、调和的结果,政府和大学仍对目前的政策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操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目前大力提倡的第三者评价制度是否可以真正从第三者的角度对日本大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等值得进一步探讨.最后,目前在制度层面由政府制定有关保证和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政策、呼吁其他利益集团、包括第三者参与评估、建立质量保障系统等非常必要和重要,但改变目前国立大学的内部管理结构和方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等,对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更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过去十年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规模的扩大,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显露出来,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开始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为此,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新机制,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办出特色、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初,越南高等教育开始经历体系与制度的重构,涉及院校整合、教育投资和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决策管理的集中化与民主化、大学科研能力的改进和外向服务职能的开发。至1998年,革新时代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与制度已显雏形。当前,越南高等教育在教育财政权力下放、教育体系结构优化、教育品质监管、教育科研与外向服务、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五个维度正加大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评估模式的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形成的评估模式仍具有行政主导的性质。其局限性表现在:评估主体单一化,不能充分调动社会、学校等评估主体的积极性;评估标准统一化,影响评估的科学性,不利于高等学校多样化发展;元评估开展较少,导致评估缺乏监督力度,影响评估的公正性和评估信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以推行学分制为核心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分制在弘扬学生个性,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影响到学分制的有效实施和学分制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以高校学分制改革实践有关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机制问题,寻求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发展的质量管理新模式.我国高等教育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有利于新型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树立质量保障观念 提高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意识,树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观念,构建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落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实施,重在创新教学管理理念与模式,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探索和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高高等教学管理质量,是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必然选择,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师考核等诸多方面,制度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但在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办学经费不足、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难突破、教学改革不深入、职业培训缺乏统筹、贫困生救助机制尚需健全等。为此,文中提出发展教育的几点对策:建立政府对高职院校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落实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以高职院校为主要基地的职业培训体系;建立符合实际的贫困生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专业结构达到最优化,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就强,高等教育质量的“适切性”就强。山西高职专业结构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雷同现象严重、专业组合形式不科学等问题,为此,要采取措施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优化院校间的专业结构,优化校内专业结构。专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专业的调整过程、建设过程、管理过程和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建构高等学校德育和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社会性别向度、彰显性别理论学术研究、规范高等学校性别知识体系建设、将性别教育纳入高师教育主流体系、加强对高等学校实施性别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为主要目标;以建构社会性别发展性高等学校德育模式、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建构社会性别理论通识教育、在教师教育中实施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为主要措施,发挥高校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将是促进高校教育公平和消除性别歧视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关系到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资源,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水平,实现学院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梳理了我国高职教育政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高职教师的职业特色以及国内对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研究的现状及不足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要针对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设计出以学生为本位,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成本信息已成为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的重要信息,高校实行教育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势在必行。本文对在高校建立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中高校教育成本概念的界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成本项目的设立,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对高校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实行成本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