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话贪官     
有富豪出重金请大书法家于右任写字,于右任素鄙其人,但又碍于情面不好回绝,于是就随意落墨写了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条幅予之。富豪也算是个聪明人,灵机一动,便把这几个字剪下来重新组合裱好,悬于中堂。原来,“不可随处小便”这句涉及秽事的大白话经富豪妙手改之,已经变成警世明言“小处不可随便”了。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元老之一的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爱国者.他早年曾与共产党人一起创办了著名的上海大学.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时,他提出国共两党"合则两益,离则两损",抨击了当时的"分共"逆流.抗日战争时期,他主张两党团结,共同抗日,并为中共中央在武汉创办、后迁至重庆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题写了报头.抗战胜利后,于右任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共内战政策表示不满.1949年4月,李宗仁派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飞往北平,进行国共和平谈判.接着又拟派于右任作为特使飞往北平,参加谈判.而张治中却认为于右任留在南京可更快促成<和平协定>,因此电告李宗仁"请于暂缓来平".以后,于右任期待南京解放,但却在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4月21日,被国民党武装人员强行架走,离开南京,辗转上海、广州,到了重庆.后来,他未能与老妻、爱女见上一面,就又被胁迫于11月28日到了台湾.从此,这位须发苍苍的老人开始了隔海相望、怀念大陆亲人的暮年生涯.每念至此,于右任都会说:"文白(即张治中)误我!文白误我!"  相似文献   

3.
《幽闲鼓吹》里记载唐朝张延赏一则"小处看得破,大处忍不过"的故事,有着深刻的现实警示意义。张延赏刚任节度使就遇上一个积案。案子涉及众多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元老之一的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爱国者.他早年曾与共产党人一起创办了著名的上海大学.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时,他提出国共两党"合则两益,离则两损",抨击了当时的"分共"逆流.抗日战争时期,他主张两党团结,共同抗日,并为中共中央在武汉创办、后迁至重庆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题写了报头.抗战胜利后,于右任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共内战政策表示不满.1949年4月,李宗仁派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飞往北平,进行国共和平谈判.接着又拟派于右任作为特使飞往北平,参加谈判.而张治中却认为于右任留在南京可更快促成<和平协定>,因此电告李宗仁"请于暂缓来平".以后,于右任期待南京解放,但却在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4月21日,被国民党武装人员强行架走,离开南京,辗转上海、广州,到了重庆.后来,他未能与老妻、爱女见上一面,就又被胁迫于11月28日到了台湾.从此,这位须发苍苍的老人开始了隔海相望、怀念大陆亲人的暮年生涯.每念至此,于右任都会说:"文白(即张治中)误我!文白误我!"  相似文献   

5.
于右任,字伯循,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在国民党内是一位爱国的富有正义感的老人。大陆解放前夕.被胁迫去了台湾。于右任先生和周恩来早有交往。周恩来曾评价他说:“于右任先生是位公正的人,有民族气节,但是在国民党内部,他还不能算是一位真正的左派。他态度不坚定。旗帜不够鲜明。”对于这样一位国民党内的中派人物。周恩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时时加以关怀和团结。这从他为于右任夫人祝寿一事上就足以得到明证。  相似文献   

6.
于右任,字伯循,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在国民党内是一位爱国的富有正义感的老人。大陆解放前夕,被胁迫去了台湾。于右任先生和周恩来早有交往。周恩来曾评价他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13,(5):48-48
据说,有位著名的书法家,他随便的一笔一墨,都会被人弄走去收藏。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家的山墙角上,经常有人在哪儿随地大小便,让他很烦,于是,他提笔写了一个字条:此处不可随地大小便!过了不久,也被人揭走。他心想,这样意思的字,也能挂出来吗?没想到,他的弟子告诉他,在某大人物家,见到了这些字,只是给重新拼接成了:小处不可随便。  相似文献   

8.
1945年秋,张治中在重庆拜访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于右任的女婿屈武,这时也在座。张见到屈武时说:“我正要找你哩,委员长派我到新疆去和平解决伊犁、塔城、阿山三区的问题。现在正在商量组织一个和谈代表团,你愿不愿意和我一道到新疆去工作?”屈武答:“这个问题,我自己不能作主。”于右任接过话头道:“他现在是陕西建设厅长,委员长恐不会同意他离开陕西到新疆去。”张治中接着表示:“只要他愿意去就好办,我可以对委员长说,经文(屈武的字)是最理想的人选,让他参加和谈代表团,有利于和平解决三区问题。”在这次谈话后,屈武立即去征询…  相似文献   

9.
谈慎微     
正所谓慎微,就是在细微之处保持警惕、警觉、警醒,"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关于慎微,古人有很多警世之言,诸如"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起""慎微防萌,以断其邪""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尺之屋,以突隙之烟焚""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为官从政务必恪守两条戒律:一是大事不可糊涂,二是小处不可随便。大事糊涂,必然败  相似文献   

10.
“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凄楚动人的怀念故乡、思念大陆的哀音是著名爱国诗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遗作。于右任, 1879年生于陕西泾阳,早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31年后长期任检察院院长, 1949年蒋介石撤往台湾时,他也被迫离开了大陆。身居台岛,于右任时时怀念家乡,思念大陆的亲朋故旧。他遥望大陆,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诗词。   1962年初,于右任身患重病,他感到自己很可能将久…  相似文献   

11.
于右任先生是驰名中外的书法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仅是国民党元老和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特别是和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开国共合作之先河 早在大革命时期,于右任就积极支持国共两党合作。 1922年陕西靖国军失败后,于先生离陕赴沪。恰巧这时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驱逐了不称职的原任校长,要求改组学校,成立上海大学,并拟从陈独秀、章太炎和于右任三位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2.
于右任,民国元老,大书法家,大诗人,一位坚贞不渝的爱国者。他虽然去了台湾,但仍然赢得海内外包括中共领导人的最广泛的敬重。2003年3月,温家宝就任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的提问时,他说:"说起台湾,我很动情,不由地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他临走前写过的一首哀歌。"温总理当众吟咏了这首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  相似文献   

13.
人人都知道这个中国式笑话:男人和女人去吃饭,男人问女人想吃什么,女人皆答"随便"。可是当男人果真随便点的时候,女人又开始生气,"你怎么点得这么随便!"仔细回想起来,爱说"随便"的又岂止是女人。面对自己不想理会的事,他们会漠然地说:"随便。"聊到自己不想听的事,他们会不耐烦地说:"随便。"面对自己懒得做选择的事,他们会淡淡地说:"随便。"甚至在跟不熟  相似文献   

14.
《屈武回忆录》指出:于右任负气出走成都事发1943年春,蒋介石强令屈武出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是在1944年;两事发生后他都与周恩来会商并得周面授处置机宜。经对有关史料考辨可知,于右任出走成都是在1944年春,蒋介石强令屈武出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则是在1945年;两事发生时周恩来均不在重庆,因此向屈武面示处置措施者均非周恩来。  相似文献   

15.
<炎黄春秋>2003年第八期李维民同志的<南昌起义史实与评价断想>一文,对南昌起义及其重要领导人物作了客观公正评价,笔者受益匪浅.只是文中关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情况,三处有误:一是说陈友仁参加了南昌起义;二是说宋庆龄、邓演达、何香凝、于右任、经亨颐没有赶到南昌,但通过发表声明等方式,表示了对南昌起义的支持;三是说彭泽民在南下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笔者本着对历史人物"不增美、不溢恶"的精神,对此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6.
正翻开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他们无一不在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实干担当使命,用奉献铸就丰碑,以平凡人的正能量成就着这个时代的丰功伟业。毕节市九洞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岩壁上,有一处"石头开花"自然奇观。《大定县志》记载:瓜仲河小渡口岩壁上,每年春夏雷雨之交,蝴蝶产卵岩壁上,为五色花蕊,数日后,则伏藏不见。民间有谚:"石头开花马生角,任你评价任你说。"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监察院长于右任抵渝,下榻著名金融家康心如家,脚跟未稳,便提出到嘉陵江温汤峡观看温泉。这温泉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于院长竟如此迫切向往?一般人不解其意,唯有康心如似乎早已心中有数。于院长所说的温泉,就是当今的北温泉公园。第二天,康心如便驱车陪伴于右任前往。一路上,于右任思绪万千。车过北碚,到达金刚碑时,他口诵七律一首,诗云:须发何期渐有霜,长途碌碌复相忘。身非名世承新运,心似孤儿恋故乡。雷雨及时万族乐,山川效命百工忙。金刚碑上频回首,多少英雄在战场。北温泉并不是于右任的故乡,然而他却与北温泉…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周伯萍这个名字,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但提起"文革"时期发生的轰动一时的"雅典事件",稍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会知道.这段故事甚至被列入了"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周伯萍时任中国驻希腊第一任大使,就是"雅典事件"的当事人.最近,在其撰写的回忆录中再现了这段往事.  相似文献   

19.
杨子  徐剑 《党建文汇》2007,(5):41-41
于右任虽为一代“草圣”,别人向他求字,他却从来没有架子。191年在西安,一位青年军官请他为自己的下级官兵写一百幅条屏,于右任回答说:“他们为国辛劳,应该写,应该写”。后来他回到重庆后,即写好一百幅条屏,还自己掏钱裱装成轴送到西安。  相似文献   

20.
话“慎微”     
话“慎微”张述华辞释,"慎微"是指重视细微的或初发生的事端。《后汉书·陈忠传》里对"慎微"的意义阐述得更为确切、透彻。所谓:"轻老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足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小处不可随便"这句话,至今仍可作为道德建设的箴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