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蓝色经济、建设蓝色经济强市,必须重视发展蓝色文化,以打造蓝色文化强市为中心推进滨海现代文化名城建设。建设蓝色文化强市应确立由做大到做强再到名城三步走的战略,主要策略包括:深度发掘海洋历史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突出滨海特色,做大做强青岛旅游文化;充分利用奥运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帆船之都"建设;发展海洋文化创意产业;繁荣蓝色主题艺术作品创作。  相似文献   

2.
从发展理念和地位作用上来看,"文化青岛"建设是一个关系到青岛未来发展全局性和方向性的新的发展理念和基本战略。从基本要求和特色目标来看,就是要努力将青岛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品位高尚、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设施完备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从实现的基本途径来看,要大力培育和弘扬青岛城市文化精神、全面推进各种文化载体建设和着力打造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3.
船政文化是海上福州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船政文化资源是当前对接国家海西、海丝与海洋战略建设海上福州的宝贵资源。可以通过体验引领、创意驱动、多元融合、集聚创新等途径,将科学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充分发挥船政文化与其它海洋自然与文化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创新,推动海上福州船文化产业发展和世界船文化旅游之都建设,为海上福州世界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海上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谱写海上福州建设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青岛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整合历史文化遗迹的发展有助于地域文化环海文化的发展,拓展海洋文明,实现资源的科学有效保护.国际化标准下青岛历史文化发展将要走出一条适合本土特色的道路,在统筹规划中整合资源,在规模化的发展中体现县域文化特色,在实践中体验文化,提炼文化主题,融合文化资源,和“一小时生活圈”相结合,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建设生态、宜居的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中阐述了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战略意义,分析了长沙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基础和条件,提出构建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文化市场和产业发展体系、文化对外交流体系、文化建设保障体系在内的长沙国际文化名城建设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建设江苏文化大省,首先要塑造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只有充分发挥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风采,才能给南京旅游市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未来的南京旅游发展一方面要利用南京名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及旅游文化价值,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政策的、科学的、文学的、艺术等方面的手段,努力发展南京旅游经济,并积极打造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主要举措有:设定主题风景区、开发新的生态旅游区、充分图说和复原南京历史名胜、开发南京旅游特色产品、兴办文化旅游及会展旅游等。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有文化的城市才有独特的魅力。山东省省会济南的城市名片之一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而老城区和商埠区能够代表千年古城及开埠百年城市风貌的成片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文化符号,亟待加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符号有很强的文化渗透力,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符号,是建设美丽泉城、使"城市更靓"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赵清云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12(5):47-48,I0001,I0002
乐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文化反应堆,建设世界顶级城"具有良好的条件:厚重的文化宝藏,久远的历史精典,庞大的民智民力,便捷的交通支持,坚强的组织领导,丰富的外地经验。为此,乐山文化反堆建设,选址定在乐山城市绿心,由"一镜一馆"组成,要体现悠久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对具有代表性的、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重点保护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景区和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地保护,特别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建设历史文化名城,进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统筹建设、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活动有许多制约因素,为此,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核心、海洋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为主要支撑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政策支撑、人才支撑、资金支撑、中介服务支撑和公共服务支撑的作用力度。  相似文献   

11.
海洋强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久性的战略,需要在全民族建立起坚实的文化基础作为保障,这种文化基础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海洋意识的提升、海洋知识的普及、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海洋教育的加强、海洋技术的创新、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海洋文化产业的壮大等。鉴于目前我国社会公众对于海洋的认识程度较低,海洋强国建设的文化基础薄弱,亟待从这样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夯实海洋强国建设的文化基础: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全国海洋文化建设纲要》、加强教育与科技投入、加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等。  相似文献   

12.
从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生活环境、提升经济水平等方面论述了沈阳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意义。归纳和总结了目前沈阳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所面临的问题:保护监管不全面、公众参与不够、文物保护力量薄弱、城市建设影响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沈阳加快文化名城建设应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监管,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工作,壮大专业机构和队伍,着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3.
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认同的内在支撑,广州新型城市化就会缺少其应有的历史厚度与未来高度。在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诉求中,广州新型城市化必须要强化自己特有的城市文化建设,塑造自己特殊的城市个性,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现实建构中,实现自己的文化延伸力、文化影响力、文化凝聚力、文化感召力、文明示范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天水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基础深厚,文化氛围很浓,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从这一实际出发,如何在十六大精神推动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特色文化大市建设步伐,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建设特色文化大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体现,是天水市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与陆地地缘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传统上一直是一个陆地国家,尽管有很长的海岸线,但海洋地缘政治从来就不是政府要考虑的事情。原因也不难理解,那就是中国从来就没有计划要成为一个海洋国家。只有一个国家要成为海洋国家的时候,海洋地缘政治才会变得重要起来。而中国要成为海洋国家,只是近来的事情。尽管中国不可避免也必须成为海洋国家,但从海洋国家的历史看,这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目前这个阶段,有两个相关的问题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第一,中国要成为海洋国家,首先必须培养海洋意识。海洋国家首先是一种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中国数千年里是陆地国家,具有浓厚的陆地意识和陆地文化,要培养一种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需要艰苦的努力。第二,这种新的海洋意识和文化的需要并不是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程。本文就南宁金狮巷历史文化街区现状与保护进行深入调研,分析金狮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及其价值,将"有机更新"纳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科学途径中,为历史街区的妥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以期解决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现代生产生活的矛盾,提出强化南宁历史街区保护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重视海洋主权维护、海洋经济开发、海陆统筹发展。本文从海洋战略角度出发,阐述如何理性捍卫海洋权益和担当经略海洋使命;从海洋文化内涵出发,分析如何强化海洋文化和发挥海洋文化对经略海洋的支持作用;从海洋开发角度出发,提出国家海陆统筹格局的合理设想。  相似文献   

18.
试论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双向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有着双向的共生效应和互补效应。一方面,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地更新和创造着各种文化观念,建立起新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新的企业文化建设又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发展,促进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因此,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建设现代企业文化要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发展南宁城市文化,必须发掘文化底蕴,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魅力,塑造城市精神;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弘扬城市个性;建设文化名城;打造“中国绿城”,涵养生态文化;培养商业精神,发展商贸文化;强化道德建设,拓展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农村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