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个人或单位在工作当中多少会得到领导或组织的关心帮助,或大力提携促其成长进步,或雪中送炭解决实际困难,或创造条件帮带赢得荣誉。不少单位或同志事后会由衷感激,通过不同形式表达自身的谢意。这本身无可厚非,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懂得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德,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4,(10):56-56
正马祖云在7月29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伦理人际关系上的报恩和我们党内关系中的感恩,有着本质区别。前者系"私恩",它以人性为支撑,是个人的道德修为;后者为"公恩",它以党性为基点,是党员报答党的组织归属。然而,有些干部在仕途上滋生了"公恩私报"心理和行为:或认同"靠组织不如找靠山",对"有用领导"施以感情投资,以求有朝一日可得回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同志得到了提升,当晚便带着礼品跑到领导家,激动地说:“多亏您的关照,您对我的恩情真是太大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可这位领导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严肃地说:“你能得到提升是组织研究决定的,决不能把党组织的关怀记到个人的头上。” 这位领导拒绝私谢,不把党组织的决定揽到自己头上,其情操值得称道。现实生活中,“公事私谢”的现象并不少见。某个单位得到了上级下拨的经费,便感恩某个主管领导帮了大忙;某个人入了党、立了功,便感谢某个  相似文献   

4.
明代江陵县令范理由于为官清廉,被当朝杨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后,同僚们劝他应该备重礼感激杨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交易,公不私谢嘛!如果我用重礼酬谢宰相,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范理所奉行的“公不私谢”的做法,在当今社会的现实中,不仅值得被提升的“官”们仿效,也值得那些能提拔人当“官”的“官”们借鉴。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几百年前就被范理所摒弃的东西,今天却又被某些当权者拾了起来,他们利用提拔干部的机会,搞出一些“公  相似文献   

5.
明代江陵县令范理由于为官清廉,被当朝杨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后,同僚们劝他应该备重礼感激杨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之交,公不私谢嘛!如果我用重礼酬谢宰相,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范理所奉行的“公不私谢”的做法,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不仅值得被提升的“官”儿们所仿效,也很值得那些能提拔人当“官”的“官”儿们借鉴。按理说,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那些德才兼备和符合“四化”要求的干部提拔到各级各类领导岗位上来,这原本…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有“不市私恩”之说,意为在处理公务中不以个人的“恩典”来换取别人的谢意和好感。这在今天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一大批德才兼备、人民群众拥护的同志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这是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取得的可喜成绩。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现象值得注意和警惕,其中之一就是在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上,少数人公私混淆,有的人把对下级同志的关心、培养和使用视为个人…  相似文献   

7.
党员干部要处理好"公"与"私"之间的关系,既要重情感,又要守纪律明底线。毛泽东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也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他忙于公务但不忘为人父的责任,关心子女的成长教育,为他们树立榜样,塑造良好家风;他尊重长辈、关爱亲人、坚守原则,妥善处理亲戚关系,不以私人关系干扰公共事务;他尊敬师长、友爱同窗、关心同事,为人处世情理通达又恪守纪律,不徇私情、不碍公务。毛泽东处理"公"与"私"关系的智慧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基层支部走访,发现一些怪现象:在一些单位中,群众有了烦恼或心里话,愿意向个人诉说,而不愿向党组织讲;个人入党、获奖或提职后,只是谢党组织个别负责人,而不是由衷地感谢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分析其原因,我认为是有的人把自己的进步仅仅看成是某个支部领导使了劲儿,把感恩记在了个人头上。也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党组织赋予的权力,当作捞...  相似文献   

9.
常听某些领导表白:“要敢于为下属承担责任。”诚然,作为一个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能敢于为自己的下属承担责任,不失为激发和保护下属工作积极性的良方;这,也是领导艺术和组织原则所要求的。 可是,有的领导同志,或者出于所谓的保护下属积极性,或者出于小团体利益的考虑,或者出于个人私利的需要,因此对自己不便出面或不便出手的某些事情,比如顾此而须损彼、肥私却必害公、违纪但不违法等等“小事”,总是毫不  相似文献   

10.
某单位讨论干部任用,会议刚结束,下面就传开了。原来,有领导向被任用的干部透露,会上他如何举荐,力促此次任命获得通过。被任命者十分感激,表示不忘领导的关爱之情。这种利用手中的权力,以出卖个人的“恩典”来换取别人的谢意和好感,是对党纪的破坏,对党风的败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在干部任用中兜售“私恩”,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谋求下属的感恩图报,甚至结党营私。宋朝宰相范纯仁在引荐人才时,必以天下公议,这些人被重用后却不知道是谁举荐的。有人问:“为宰相岂不可牢  相似文献   

11.
正宁晋县纪委监委坚持纠治并举,深入开展"私车公养"专项治理,截至目前,已有7个单位9名同志主动向组织说明了"私车公养"问题,清退上缴资金3.53万元。县纪委监委会同有关部门,列明私油公供、私车公修、私车公洗、私费公报等问题清单,要求各单位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全面对照自查,并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形式,讲清政策,督促有关人员主动  相似文献   

12.
胡主席指出:"军队要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建军治军理念。"几年来,各级认真落实这一重要指示,注重倾听干部心声,解决干部困难,鼓励干部成长,广大干部的权益得到较好尊重和维护。但从调研情况看,个别单位和领导在工作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管理教育弱化、过于注重实惠等倾向。做好关心爱护干部工作,必须端正导向,牢固树立"三种观念"。要牢固树立关心爱护干部是职责任务的观念。首先,关心爱护干部事关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部队全面建设的"希望工程"和"奠基工程"。关心爱护干部,使其在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困扰中得到解脱,在成长进步、个人婚恋等问题上没有后顾之忧,有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1,(3):43-43
2011兔年新春期间,一出《十谢共产党》的花灯戏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传唱,原创与表演者都是这个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地地道道的农民。受益于国家的惠农强农政策,近年来,茶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村民上学、就医、养老全不用操心,破旧的房子变成漂亮的小楼,狭窄的烂泥路变成宽敞的水泥路。村民间的偶聚闲聊触动了大家心中埋藏已久的感恩之情,“十谢共产党”便从肺腑间涌出。  相似文献   

14.
汉宣帝时期的大司马、车骑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是个值得可圈可点的人物。《资治通鉴》第二十五卷载: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弗复为通。说的是张安世曾向组织上推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张安世非常生气,认为为国家举荐贤能,怎么可以私自酬谢,从此与那个人绝交。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干部得到了提升,当晚便带着礼品跑到领导家,激动地说:“多亏领导给上面说了不少好话,做了不少工作,您对我的恩情真是大大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可这位领导听后不是感到心安理得,而是心里很不是滋味,严肃地说:“你能得到提升是组织研究决定的,决不能把党组织的功绩记到个人的功劳簿上。”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七师一二五团工会帮扶站成立以来,始终把为广大职工群众"帮困解难"作为中心工作,力求"五到位":即认识到位、组织到位、目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团、连两级工会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机构,合力帮扶,团工会领导分片负责,各单位工会主席、党员干部、庭院种植大户、致富能手分别与贫困职工挂勾帮扶,使帮扶工作形成网络化。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农二师三十团召开了"感恩文化"主题活动先进集体暨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团工会主席张秀琴对"感恩文化"活动进行总结,宣读了获奖单位和个人名单,并颁发了奖金。团政委韩珉在表彰会上讲话,要求把"感恩文化"作  相似文献   

18.
"第一书记"如何把"想法"变成"办法",把"后进村"变成"后劲村",做好扶贫攻坚工作至关重要。"第一书记"要做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叶",为农村发展提供不竭能量。以往扶贫工作普遍采取派出单位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的模式,村民容易把帮扶干部当  相似文献   

19.
正说起全国最年长的老红军黄开群,有些人可能还不熟知。但他的"公私两个口袋要分清"却被人们广为流传,也让人肃然起敬。时至今日,这话越琢磨、越品味,越觉得鞭辟入里、振聋发聩。"公"的对立面是"私"。黄老在战争中负伤右眼失明后,被调整负责后勤工作。1960年春,时任河南省军区供给部部  相似文献   

20.
<正>近两年,为了有效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农七师一三○团专门成立了由团场主要领导负责的工作机构,把维护外来工合法权益纳入党委的工作日程,形成了以团场司法所为主抓、各单位民事调解组织具体负责的工作网络。今年以来,该团又结合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增多的实际,以司法所为基地,建立起了为外来工提供法律服务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