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看到一些文章特别奇怪,说股市的投资者都是既得利益阶层,现在市场的下跌是理性的。我个人的观点是,现在市场的下跌是非理性的,整个市场的既得利益者,首推是国家拿了印花税,第二是国有企业抽了资金,第三是券商拿了佣金,第四,一些新股申购者获得了部分的利润。投资者,尤其是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大多数都是除了奉献外,奉献真金白银之外一无所获的  相似文献   

2.
改革攻坚新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支持改革的力量聚拢起来,共同反对被某些既得利益者劫持了的市场改革经济,致力于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我们将这一共识,称作新改革共识。  相似文献   

3.
陈才安 《南风窗》2007,(1):50-53
他是前上海市委书记的长孙,他是一个成功的金融市场商人,他还是一个慈善基金的积极参与者,他说:“像我们这些既得利益者,拿出一点钱来没什么好感动的。”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在中国,电动车产业先是战胜了地方行政力量的封杀,继而应对了行业内既得利益者的排挤,甚至把“动静”闹到了美国的专业杂志上。现在,到了两股力量在标准制定方面论剑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甄静慧 《南风窗》2010,(16):66-70
传销之所以能够卷入这么多人甚至是高端人群,用简单的愚昧和贪婪论已经很难解释。很多人都说,北海传销最大的获利者其实是当地居民和地方经济。但与既得利益者的恋栈相对,有更多北海人已意识到传销过处短暂繁荣背后那无穷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微天下     
《南风窗》2011,(17):19
@马光远:改革还有没有可能凝聚共识?30年前的改革者很多沦为了既得利益者,成为被改革的对象,千方百计阻挠改革的进程;真正希冀改革者却不具有改革的主导权;改革的裂痕远大于共识。中国社会正式进入了奥尔森所说的"分利社会",利益集团只掠夺、分配财富,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有制衡利益集团的力量出现。  相似文献   

7.
石勇 《南风窗》2013,(15):56-58
一种不是用来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而是被用来维持既得利益者们控制下的社会结构,或者是被这些结构所激发、培养出来的社会性格,其功能是负的。如果让一群丛林中的原始人,到"血汗工厂"里当廉价劳动力,"血汗工厂"能否正常运行下去,实在很难想象。  相似文献   

8.
@微天下     
《南风窗》2011,(17):19-19
@马光远:改革还有没有可能凝聚共识?30年前的改革者很多沦为了既得利益者,成为被改革的对象,千方百计阻挠改革的进程;真正希冀改革者却不具有改革的主导权;改革的裂痕远大于共识。中国社会正式进入了奥尔森所说的"分利社会",利益集团只掠夺、分配财富,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有制衡利益集团的力量出现。  相似文献   

9.
石勇 《南风窗》2013,(22):22-24
在社会中下层各个阶层、群体已经承担了成本后,该轮到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尤其是权力—资本阶层了。"中国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10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所说的这句话,意味深长,并不止于政治信号的释放,一如稍早时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所称的"中国改革大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0.
南方朔 《南风窗》2013,(3):92-92
真正的大改革必然难关重重,既得利益者一定反对,无能的官僚体系也很难配合,这都需要领导人有毅力有方法地一一克服。从19世纪最后20年到1940年代,是欧美国家展开福利竞赛的年代。当时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最先于1880年代推动年金制度和失业保险,接着英国的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首相于1909年推动"人民的  相似文献   

11.
石勇 《南风窗》2013,(14):88-90
无论是"失意者"还是"既得利益者",都在心理上共同制造了"乱"的假想敌,把频发的群体性事件,看成是假想敌来临前的征兆。然而,这并不是这个假想敌即将到来的证据。最近,有媒体的声音,要一些"现实境遇不佳的网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骂,骂不倒党和政府,也骂不来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光明前途。嗯。有些网民是要教育教育一下。这个声音概括了大家都体验得到  相似文献   

12.
任浩之 《法制博览》2008,(17):38-43
引言 隋末的乱世为许多人提供了机会,最后李渊和他的家族成了最大的赢家。这个贵族家庭原本就拥有和隋王室之间极为密切的关系,即使没有这一场变乱,他们也是既得利益者。李渊曾经是隋朝的忠心支持者,但当隋王朝陷入困境时,他已经为自己做好了打算。根据一些神秘的预言所提供的信息,他认为自己将获得代杨氏而为天子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甄静慧 《南风窗》2014,(11):88-90
<正>当女性从性别文化压迫下觉醒,她们对男权社会的反感和失望,有时会投射到泛化的男性群体上,强化他们作为性别文化中"既得利益者"的角色。然而,如果忘了男人也是人、女人也是男人的骨肉亲人时,就会忽略了,面对女性遭受的不公和苦难,以及这些苦难的成因,男人的心灵同样会受震动。4月11日晚上一个文化沙龙里,乔纳斯·斯坦普和我们说了一个关于父亲、母亲以及性别的故事。这位瑞典老帅哥成长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庭,父亲是丹麦画家,母亲是瑞士画家,而他自己则是一位行为艺术家以及艺术节策展人。乔纳斯是个男人,身材高大、淡淡的胡子,散发着阳刚气息,他说,"我的性别问题意识在很小的时候就觉醒了。"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家似乎对"赎买论"比较钟情,在讨论改革路径和手段的过程中,总有人不断地提出。在"改革共识破裂",需要"重新凝聚"的当下,又再次有人提出要对特权腐败和国企改革进行赎买和赦免。所谓赎买,是指为了获取既得利益者对进一步改革的支持,减少他们对新体制转变的阻碍,对他们既已形成的特权进行经济上的补偿,让他们放弃进一步行使其特权的"权力",退出历史的舞台。赎买政策上世纪50年代曾被用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民营资  相似文献   

15.
来信     
《南风窗》2013,(18):10-10
1柳传志、马云在某种场合公开宣称不谈政治,就像是说出了"皇帝没有穿新装"、"房间里有大象"的那个小孩,他们打破了集体的合谋性沉默,捣乱了日常生活的戏剧表演。对此我们不应过多去责备他们的政治淡漠,反倒是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孩童般的勇气,因为常人总认为这些企业家自身似乎就是政治的既得利益者。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反思,这些有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也不愿意谈政治,其背后的现实根源是什么?既然这些企业家打破了"不谈政治"的沉默,我们就不应在"沉默的螺旋"下继续对政1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技术谈判的争议热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围绕知识产权与气候有益技术的转让、知识产权是否应纳入气候谈判及知识产权具体利益等问题僵持不下。导致上述僵局的核心原因有三:一是作为知识产权既得利益者的发达国家维持并扩大了其在全球知识产权体系中的话语权;二是随着新兴经济体气候有益技术的发展,绿色产业的利益之争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三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上的信任危机加剧。随着《巴黎协定》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将更加复杂。中国作为气候有益技术发展较快的新兴国家,在这一问题上有着独特利益,需要明确自身利益诉求的本质,并尽早从战略和策略上提出预案。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25)
正自带"干粮"打赢选战的特朗普,把大量的高层政治"局外人"带进白宫,开罪了一众既得利益者,难免受到自由派媒体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揶揄。当大选之夜唐纳德·特朗普以多出74张选举人票"侥幸大胜"(普选票比希拉里少上百万张)时,希拉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垂泪不已",第二天中午才勉强发表败选演说。此后,奥巴马主动邀请特朗普去白宫谈政权交接,以回归中立的姿态,让大为受用的特朗普做出保留"奥巴马医改"两项关键条款的宣示。特朗普选后的"变脸"还包括:在边境建墙计划里,加入了国会共和党人希望的"栅栏"选项;说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不论什么公共事件,都会有专家出来解读,这些解读可谓五花八门,有些充满了反智主义,挑战大众的常识和底线。但随着启蒙时代的远去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特别是微博等大众媒体的兴起,所谓精英早已不再被仰望,而成了被质疑和调侃的对象。大众舆论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对精英造成了挤逼。理想的精英主义应该具有一种高道德的自持,有敬畏和悲悯之心,但现实是,精英主义已经被一些精英作为谋求利益的工具,中国的精英阶层崛起成为既得利益者已有十数年,随着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和断裂社会的不能自洽,在精英的权威坠落之后,在公共舆论领域,精英和大众的分化乃至对峙,导致的不仅是没有共识和合作,而且是没有妥协。中国的精英和大众的关系已经进入了相互塑造  相似文献   

19.
我5岁那年,家里在苞谷还没有成熟时断炊了。而恰恰在这时,我又得了急性肺炎,高烧烧得一连三天人事不醒。家家(外婆)抱着我,和我的父母以及我的两个姨坐在火垅里,唉声叹气,暗自抹泪。婆婆,我饿。我叫我的家家为婆婆。醒来之后,我见我躺在婆婆怀里,所以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向婆婆讨吃。要知道,那个时候,我可是三天三夜没进过一粒米了。  相似文献   

20.
章剑锋 《南风窗》2011,(16):50-55
我从来没有要求别人听我讲的。我没有本领改进社会,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可以影响社会。我算什么呢?不是什么大人物,是小人物。你要听就听,不听就不听。我是从事经济解释的,解释什么政策会有什么效果,但我不是改革者,这不是我的专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