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宣传发动群众,凝聚抗日力量是党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在这方面,被党中央和毛泽东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的晋察冀边区表现得尤为突出。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点名表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时指出:“全国广大的敌后地区都可以照晋察冀的样子去做,只要把群众充分发动起来,都可以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436—437页)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儿童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铿锵旋律等一系列经典文艺,均诞生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之所以能在当时成为名震寰宇的模范抗敌堡垒,又穿越时空化作弥足珍贵的抗战符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段历史,在我一生的经历中,是比较重要的一段。它留在我记忆里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摘自《聂荣臻元帅回忆录》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段留在聂帅记忆中十分深刻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中最光辉的篇章之一。本文试图通过重读聂帅抗战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三幅手迹,以虔诚之心、敬仰之情再次走进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屹立五台誓死保国彰显英雄气  相似文献   

3.
正一阜平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1年。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阜平的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调整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阜平和阜平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4.
正一阜平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1年。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阜平的城南庄,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调整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阜平和阜平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12年12月29日、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相似文献   

5.
《前进》2021,(3)
正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战略部署,朱德、彭德怀等率领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长期驻扎在太行山区,指挥和领导敌后抗日军民建立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和山东等抗日根据地,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5,(9)
<正>伟大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军委在山西大力营造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为八路军在敌后的战略展开,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一举措正确地处理了抗日根据地与抗日战争发展的密切关系,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经验之一,因此有必要加以研究。山西素称"华北锁钥",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它隆起在华北黄土高原之上,居高俯下,地理位置险要。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中、南有太岳山  相似文献   

7.
本期导读     
《春秋》2015,(3):1
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山东是唯一以省为基本建制的战略区,是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有力配合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中等抗日根据地,有力地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异常艰苦残酷的斗争中,山东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百折不回,愈战愈勇,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期特别刊登萧华《英勇抗战的山东军民》,与大家一同回忆齐鲁儿女浴血奋战、奋勇抗争的光辉历程。在抗战硝烟弥漫的战场之外,日本侵略者大肆搜刮金银,疯狂抢夺物资,破坏我国的经济。为了抵制日伪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入侵,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开始后,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迅速开创了全民抗战的生动局面。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的、顽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作为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支持了整个华北的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就为把山西建成华北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作出了一系列指示,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在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和建立以山西为中心的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问题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杨圣清 《前进》2005,(8):32-3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历了参政(大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掌握全国政权三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参政和执政经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等人民武装,经过浴血奋战,在北起大青山,南止海南岛,东迄黄海、东海之滨,西至陕甘宁边区的普及全国19个省内,建立了19块(按行政区划是17块)抗日根据地,人口达1亿以上。并在19块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这一时期是中共积累建政经验最丰富的一个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实际上是建国后中共领导下的全国政权的一…  相似文献   

10.
张建文 《政策》2012,(6):85-86
一阳新是一个革命老区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时期,这里较早建立党组织,农民运动风起云涌,30万"泥腿子"扛起了农会的旗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中心,有"小莫斯科"之称;抗日战争时期,诞生了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是江南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重要的桥头堡;解放战争时期,阳新人民奋起参军参战,支援...  相似文献   

11.
《前进》2015,(9)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首历史,山西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战略支点,在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抗战全面胜利,在壮大我党军政力量,拓展全国根据地,在积累治国理政经验,蕴育伟大的太行精神和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山西成为中国抗日敌后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战略支点,是历史必然性、抗战民族性和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15,(9)
<正>"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山西人民,在山西这片古老而厚重的热土上,同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坚韧不屈的斗争,创造性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承载起全民族抗战的希望,支撑了中国敌后抗战的战略全局,铸就了光耀千秋的太行精神,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谱写了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光辉灿烂的篇  相似文献   

13.
《春秋》1995,(4)
一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妄图以武力吞并我国大好山河。日寇的铁蹄踏进北平、天津等地后又沿津浦铁路向南进犯。徐州失守后,山东完全沦为敌人后方。我党领导山东人民,纷纷发动武装起义,组建了人民抗日武装,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并于一九三八年底组成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山东是联结华北和华中的纽带,可以由此南下华中,北逼平津,且与晋察冀和太行根据地成鼎足之势,对坚持敌后抗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萧华 《春秋》2015,(3):4-9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和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互相呼应配合,有力地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大反攻的时候,山东又是我进军东北的重要基地之一,它的战略地位是极为重要的。八年抗战期间,富于革命传统的3800万山东人民和英勇的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生死,共患难,粉碎了日军无数次“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千百次进攻,用鲜血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相似文献   

15.
《传承》1998,(6)
1998年11月3日至4日,广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广西中共党史学会联合在南宁召开纪念新四军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60周年研讨会。广西区直单位、广西军区和全区各地市县原新四军老同志代表90余人和广西党史部门、大专院校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新四军在抗战中执行党中央关于“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反顽斗争原则,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华中敌后抗日战争,创建和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彻底胜利建立的丰功伟绩。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先后在江苏境内创建了苏南、苏北、苏中以及淮南、淮北等一系列抗日民主根据地,作为保存自己、发展自己、消灭敌人的战略基地。在极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江苏党组织和人民军队立足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使江苏抗日根据地成为插入华中敌人心脏的利刃,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苏南:同心同德共赴国难苏南抗日根据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安徽两省部分地区。京(宁)沪铁路横贯苏南,将全区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称茅山地区,北称东路地区。至抗战胜利时,…  相似文献   

17.
高春平 《前进》2005,(9):31-32
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浴血奋战在巍魏太行山上,用生命、鲜血和钢铁般的斗志,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同侵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极其艰难、复杂、曲折、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文武英才,形成了难能可贵的太行精神。一、八路军的建置及发展壮大千里太行贯神州,苍海碧波一巨龙。人们常用此来形容太行山战略地位的重要。早在1937年9月,毛主席高瞻远瞩,精心运筹,指示八路军和华北党组织首先在山西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以五台山、恒山、吕梁山、太行山为依托,创建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晋西南敌后…  相似文献   

18.
“子弟兵”一词.古已有之.指领兵将帅率领本乡本土壮勇所组成的军队.项羽八千“江东子弟兵”曾横扫天下;南宋时期的“岳家军”、明朝的“戚家军”等很多有亲属乡土关系的将士组成的部队.也因英勇善战而扬名.而在现代.“子弟兵”成了人民对自己军队的亲切称呼。这个称呼据说出自聂荣臻元帅当年领导的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9.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扫荡”。各敌后根据地先后进入抗日战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 就在这艰苦的环境中,一颗爱情的种子在罗瑞卿和郝治平之间萌生。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我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战场的战略中枢。抗日战争时期 ,邓小平作为八路军 12 9师政治委员一直战斗在晋冀鲁豫边区 ,和刘伯承一道为创立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和发展根据地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