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如果问他会唱什么歌?那他一定毫不思索地回答你“黄埔军校校歌”。而这种耿介几近可爱的个性,也会表现在一些不那么恰当的场合。只要是任何婚丧喜庆要找他致词,他一定可以跟民族大义扯上关系。我常常觉得,那一对对的新人一定搞不懂他们两个人结婚跟民族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就像我每一次去大陆拍戏,离家前跟他辞行,他一定会语重心长的叮咛:“这一趟你去大陆,是身负重任,两岸的和平就全靠你了……”  相似文献   

2.
打电话     
《中国保安》2004,(6):50
这是去年春节时我在火车站看到的一幕。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者,在人潮如涌的火车站的一个公用电话亭里,坐在一个破烂的皮箱上面,他一只手拿着一个崭新的但已经记得密密麻麻的电话本,一只手拿着话筒,正在打电话。“喂,你好!麻烦你叫一下赵波接电话好吗?他不在?那麻烦你找一下行不行?我有急事找他,很紧急的事!不好找?哦,真对不起!估计他什么时候能回来?说不定?一般是什么时候?晚上?好,我晚上再打,谢谢你啊!”他“哗哗哗”地又翻电话本,找出一个号码,拨通了:“是陈小涛吧,我托你的事……现在工作不好找?哦,工资低一点也行,活儿累点也不算啥,我都…  相似文献   

3.
有朋友说他妹妹待字闺中,希望找个有钱的老公。我告诉他我的想法是:“不管有没有钱,找老公要找一个心灵高贵的男人。”朋友听话很奇怪:“什么叫心灵高贵的男入?”对啊,这年代还讲什么心灵高贵,而且什么才是心灵高贵的男人?这个奇怪的词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但既然我在冥冥之中冒出这个词来,一定在心里早就有一种渴望,一种幻化的具体形象了。  相似文献   

4.
幸福     
偶有一天,朋友来找我谈心,问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我沉思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认为我幸福吗?”朋友想也没想,对我说:“我认为你幸福,因为你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位漂亮的妻子,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还有……”我笑了笑,又问他:“你认为拥有这些东西的人就都很幸福吗?”朋友点点头说:“是的。”我又笑了笑:“那可不一定,一个拥有豪宅名车的富翁不一定比一个在大街上捡垃圾的人过得幸福;一个身份显赫地位高贵的人不一定比一个乞丐过得逍遥自在。说到底,幸福纯粹是个人的感受,它无法也无需由一把公用的尺子去衡量。其实,每…  相似文献   

5.
<正>(上接总第326期)"南开最好的学生"周恩来先后在南开中学、南开大学读书,张伯苓对他很赏识,说:"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多年来,他们之间一直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周恩来1913年暑期考入南开中学,入乙三班(后改丁二班)。那时他的伯母住在天津河北区元纬路元吉里2号,生活拮据,所以周恩来上学时经济很不宽裕,他住在学校里,只有星期日才回到伯母那。周恩来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又很有社会活动能力,刚刚过了一个学期,他这方面的才能就显露出来。1914年3月,  相似文献   

6.
1993年春天,在一次朋友们的聚会上,一位来自西北的作家张锐半开玩笑地问我:“如果你的生命一共还只有三个月,你打算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干点什么?”我没太认真。我简单地想了想,跟他说:“我想在我酝酿时间比较长的几个剧本中挑两个最重要的,写出来。”他又问:“如果只有一个月了呢?”“那就挑一个。”“如果只有三天呢?”“那,那就对着录音机,把那一个最重要的剧本,叙述出来。”大伙谁也没再说话。  相似文献   

7.
找我的老人     
终于有了个不用备勤的周末,逃也似的回到离单位40多公里外的家里,赖在妈妈身边,卸下坚强的外壳,还回原本的自我。只有妈妈和家,能让疲倦的心灵和身体,得以片刻的休憩。可是同事的电话跟踪而至:“值班室这来了一个老人,说要找你。”“找我?什么事?”“不大清楚,说是要还你钱。”在脑海里拼命搜索,我没借钱给过一个老人呀。“说是湖南的,去年9月份你给他60元钱。”哦!有印象了。“哦!是他。麻烦你告诉他不用还了,他的情况看起来还好吗?”“看上去很精神,那我就转告他不用还了啊?”“好的,谢谢。”挂断电话,却想起了同事电话里说的那个老人,那…  相似文献   

8.
没有见过将军之前,不知道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想像中将军一定很了不起,很伟大。 但真正要见到将军了,心里却有几分畏怯。 畏怯什么呢?又懵懵懂懂说不清楚。 那时我还是某团直属队一个新兵,刚刚学会站岗。 那一天,连长把我们几个新兵唤到连部,左叮咛右嘱咐,要把军容风纪弄好,站岗时得挺胸收腹,象个当兵的样子。还私下里透露,这几天军区有个副司令要来,到团部蹲点  相似文献   

9.
那天晚上我值班,一个姓那的人找到我。说他的妹妹找不着了,他们找了五天没结果,打手机关机,不但妹妹找不到,妹夫裴振友连同她家的微型面包车都不见了。这是什么案子?说人被害了吧,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说被人绑架了吧, 五天过去了,还没有绑匪的消息,也不大可能。可是,这样的案子,该怎么接呢?既没现场,又没工  相似文献   

10.
“有困难、找警察,我有困难,找你这个警察,会答应?” “哪能不答应,这告示牌大街小巷都立着,那是警察的承诺。”筷子巷派出所的邱娥国回答说。 “那好,我和弟弟两人一个在市保温瓶厂下岗,一个在印刷公司下岗,生活困难,孩子要读书,能帮我们找份活干吗?”  相似文献   

11.
初恋女友     
我的一个朋友失恋了。失恋的主要原因,是他向现在的女朋友提到了前女友。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没有心眼的男人,心里想什么嘴里就会说什么。他提到前女友的原因,是因为现女友吃的一串糖葫芦。他见她吃的高兴,很自然地想到了前女友,他觉得真是奇怪,竟然在一个相同的地方,碰到了两个完全不同但都喜欢吃糖葫芦的女孩。她呢,生气了,站在天桥上和他吵,你总是提她?你如果还忘不了她,你如果觉得我没有她好,那你找她好了!他急了,我早就忘了,我现在根本没想她,我想的是你。她说,想我?那你为什么还再三的提她?我和她有可比性吗?他抓住她的肩膀,像…  相似文献   

12.
一位自称“找不到幸福”署名“李志高”的年轻朋友这样诉说心中的困惑:马老师,有一个困扰了我好多年的问题想请您指点迷津。从读书的时候起,我和那么多人一样,就为了一次次考试名次而喘不过气来,没有体验过学生时代的幸福。走上社会之后,还是为一个个没完没了的奋斗目标而一路拼杀,没有体验过生活中那种惬意的幸福。眼看到了而立之年,似乎总也没弄明白人生的幸福在哪里?这样下去人生有什么意思?真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吗?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的回信这样写道:志高朋友,马老师很理解你的那种没有品尝到人生幸福的心情。可是这怪谁呢?似乎只能…  相似文献   

13.
我曾多次找过三道湾的老穆,终不得见。一位开理发馆的姑娘告诉我,老穆搬到了米泉,说是他在那里办了个什么厂,这边的房子已卖给了别人。我找老穆没有其他事,就想叙叙旧。30年前,我从南疆搬到乌鲁木齐,租住的就是他家的房子。他家的院子是北边有一排三间房,西边只有一间半房,我就住在他家的西房里。西边原没有房,我去与他联系租房时这里只是个有四面墙的土围子。老穆是个热心人,听说我没有房子住,他就让我等几天,说他要把这房子盖起来。老穆那时是个泥瓦匠,跟前有一拨儿  相似文献   

14.
同学唯力     
那天中午 ,我在办公室里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里的男声很陌生 ,那男声说 ,喂 ,请问胡是在这里吗?我说我就是呀。他说胡你好 ,你可能已经不记得我了 ,我是你的同学唯力呀!我说唯力你好 ,怎么不记得呢 ,你不是“大四川”吗。我记得上学时 ,唯力跟一个小个子四川人同桌 ,那时的唯力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我们女生有好长时间不知他叫什么 ,背地里就喊他“大四川”以示与“小四川”有个区别。对我来说分别15年了 ,警校那100个同学如今能有三分之一叫上名姓的就已很不错了 ,可是当同学唯力从15年漫长的跨度里打过来这个电话的时候 ,我…  相似文献   

15.
陈升在歌中唱到:“她知道男人那些甜蜜的话语,是一口诱人昏迷不醒的毒酒,只是为占有她那美丽而动人的身躯。” 在QQ上我把这段话发给琳琳,琳琳很快以不屑的语气回复我说:“你懂什么?他真的对我很好,但他也不能对不起他的妻子,所以我选择了自己离开。” 我不禁愕然…… 19岁的琳琳是我在QQ上认识的一个小朋友,现在还在学校读书,是个表里如一的单纯的女孩子。按照我们的年龄落差,她叫我叔叔。不过第一次见面我这个叔叔就把她数落哭了,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下。本来在QQ上她已经告诉了我她和那个男人的故事,但是她亲口和我说的时候我还是很生气。琳琳认识他已经两年了,她也做了他两年的情人。那个男  相似文献   

16.
祁建 《北京观察》2008,(2):54-56
春节庙会上,那糖葫芦、小泥人、空竹,陀螺、窗花、年画,每一样能唤起我少时回忆的小玩意都会让我激动不已,好像倒流的时光把我又送回那金色的童年。我问自己,顶风冒雪苦苦的徘徊在街道与人群间到底在寻找什么?我找的是那京腔京韵,找的是那京风京味,噢,我终于理顺了自己的思绪,原来我正在追寻那埋藏在骨子里的京韵。  相似文献   

17.
挺直腰杆干     
我是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偏僻而又贫困山区的青年,和我同来的共有79个同志。我们怀着同往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首都干保安。临行之前,爹娘语重心长地叮嘱我:“孩子,出去好好干,不要站在这山头看那山头高,要不是党的政策好,你还能找上这样的工作吗?”当我头顶起长城的神圣,肩扛起蓝盾和红星时,心中有着无比光荣和自豪,我已是一名首都保安员了。 可是到了实际工作中,和我想象的差别太大了。“小保安有什么了不起?”“你们这些看家狗有什么了不起?”“你一个月的工资不够我吃顿饭钱。  相似文献   

18.
姐姐的心事     
父亲说想让你回家过年,可你却躲得远远的。姐,父亲已经原谅你了,你又何苦再为难自己——1从小,我就知道你不属于小城市。那时,家穷,你却嚷着要读书。因为你知道,你的梦,在远方。你常跟我说,你知道北京吗?你想去那吗?如果想,就请伸出手,掌握住自己的命运。所以,一直以来,你都在为之奋斗。  相似文献   

19.
马迎 《中国保安》2005,(4):49-50
联系到刘明很不容易,因为他总没有固定的休息日,后来我索性就去他工作的超市找到了他。处理完手头的几件事,他终于能坐下来好好和我聊聊了。25岁的他,曾经是一名专业的美发技工,而今,又成了超市保卫部门的经理,回首这些年走过的打工路,他感慨万千。我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90年代初,父母单位不景气,双双下岗,那时我正上小学,家里生活很困难。后来爸爸在一个朋友开的饭馆里帮忙,妈妈找了一份临时工,勉强能维持家用、供我读书。小时候喜欢看战争类的电影,梦想当英雄,懂事了以后觉得当警察能为老百姓做很多事,十分威风…  相似文献   

20.
爸爸给我起了一个很专业的名字教师队伍建设我娃余,名字叫良师。我一出世,爸爸就给我起了这个很专业的名字。我爸爸是医生,一个“赤脚医生”。小时候,爸爸常对我说:“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是教师,你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当一个好老师。”当时,我不知道什么是“崇高职业”,只知道应该好好读书。想不到今生有缘,我现在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校长在那遥远的小山村,有一所书声琅琅的小学和一个苦心耕耘的王政校长。王校长在这个山村小学里整整度过了3O多个春秋,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每当我想起他,就久久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