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有一段文字记叙了艺术大师齐白石老人的一件事。齐老85岁那年,有一天一连画了4张画,午饭时还不肯停笔。画完第5张以后,他在画上题字道:“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  相似文献   

2.
这一天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呦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他灵机一动想:“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铁栅屋外一个北方汉正守着一车白菜呦喝,脖子长筋抻得老长的。不知从那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戴一个小圆眼镜,正看着他一车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样子。这卖菜汉子见来了主顾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称几斤?称给得高高的。”齐老先生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这汉子一听,勃然大怒说:“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到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挟我一车白菜!”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着南北。齐老先生挟着画的白菜灰溜溜的走了,从铁栅屋的大门侧身钻进去说了一句话“嗨!真是有辱斯文!”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9,(12):61-61
齐白石一生以卖画卖印过活,别无经济来源。在他客厅里,长期拄着1920年写的一张告白:“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同年还贴出一张告白:“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  相似文献   

4.
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但艺术成就为世人所叹服,而且人格魅力也令人叹服。 齐白石傲,傲如古松。 在近代,画而优则仕的人屡见不鲜。但先生傲骨一身,耻于从俗。齐白石壮年时曾教夏午贻的夫人学画,夏午贻想好好感谢他,要给他捐个官做,先生当即画蟹数只并题诗一首: 多足乘潮何处投, 草泥乡里合钩留。 秋风行出残蒲界, 自相无肠一辈羞。 他以甘居草泥乡里的螃蟹自喻,婉言谢绝了夏午贻的好意。齐白石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章儆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 齐白石出身农家,早年靠木工活维持生计,因此常遭人…  相似文献   

5.
海上画廊记     
一天黄昏经过成都忠烈祠西街,两边 装饰画店铺鳞次栉比。晃过中段一家画廊,仿佛见一画师正作架上画,遂踅进,见两壁挂满装裱好的作品多是风光类世界名画,也有肖像与人体。一侧搁一巨幅半成品,约两米边长是陈逸飞的《浔阳逸韵》。 两画师一里一外各画各的。靠门边的作风景,与之闲聊,他说原是美协的;“这条街三教九流,在此开画廊而现场作画,就是把画室搬到了街上,让任何人都可以驻足观看,对公众认识油画也是个引导。这里主要是临摹名作”。 “我搞过装修,做过生意,赚了些钱,生活没什么问题,老实说,开画廊虽是经营,但钱对我…  相似文献   

6.
开心乐园     
布朗非常欣赏他的小儿子,一次他和一位客人聊他的儿子有多聪明。布朗说:“他只有两岁,就认识所有的动物了。他长大一定会是一个出色的自然科学家。来,我让你看看。”他从书架上拿下一本画册,把博比抱到膝上,打开书,指着一张长颈鹿的画片:“博比,这是什么?”“马马。”博比回答。他又指了一张老虎的画片,博比回答说:“猫咪。”然后布朗又指了一张狮子的画片,博比说:“狗狗。”他又指了一张黑猩猩的画片,博比说:“爸爸!”在一个慈善舞会上,萧伯纳邀请一位矜持傲慢的女士共舞。在华尔兹舞曲声中,她问:“萧伯纳先生,你怎么…  相似文献   

7.
出处是哪里     
高红十 《人民公安》2008,(13):63-63
前些日子,从一张文摘报上得知北大中文系林庚先生去世,享年97岁。 先生是2006年10月4日去世的,离中秋节只差两天。据说先生走那日还问家人,快过中秋了吧?家人说还有两天。先生当晚睡下没再起来,铺着床前将圆未圆的月之光华走了。如同他去世的年龄,97岁,差3岁不满百,已是北大中文系离世的最高龄者。可谓白喜事,善终。  相似文献   

8.
关中画侠马良张珂马良先生在作画。51岁的马良,回族姓名为穆罕默德·达乌德。平易质朴,一米六七的身高,却以侠名称诸画坛。国画大师石鲁曾说:“我和马良,一日不见如三秋。”石鲁性情激烈,在其居住的西安,有幸与之合作作画的大概只有马良一人。其实,马良不过是个...  相似文献   

9.
驿路风铃     
医生和画家   一位眼科医生成功地治好一位著名的超现实派画家的眼病。收费的时候,医生说可以不收钱,但希望画家为他画一幅画,内容由画家自己选择。   画家很感激医生为他治好眼病,于是他画了个硕大无比的眼睛,每个细节都精细入微,并且在瞳孔的正中央为医生画了一幅肖像。眼科医生看了这幅画,一下子被画家过人的艺术表现力所震慑了。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半响才说:“谢天谢地,幸亏他不是来治痔疮的。” (俞世英作 )孩 子 他 爸   卫生所张大夫刚坐到诊桌前,邻居王嫂便来到他面前轻声说:“张大夫,我家肥猪两天不吃食了,请您…  相似文献   

10.
姜志雄  姜青辰 《前进论坛》2012,(6):48-49,66
初识植绒壁画创始人倪继周先生,是在23年前,在继周先生的香山画馆里,看先生在黑色的植绒布上作画……倪继周先生不是“科班”出身,但他生于一个美术世家,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他爱画画写写,书画让他废寝忘食。有时,睡梦中也常常梦见画画,梦醒了半夜三更爬起来,开灯作画到天明。  相似文献   

11.
冰凉的小手     
几年前的一天,办公室。有人刚放下电话,轻轻对我说:“哎,你采访过的某某某,自杀了!”我“噢”了一声,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同事的目光盯着我,我想他那时一定认定我冷血,因为几年前我采访某某某的文章,据说感动过许多人。我没有问同事,为什么,她为了什么舍弃这个世界,还有她的三岁的儿子。我甚至也没有问问,她的自杀是不是“成功”了。一天里,我没有再对同事提起任何与此事有关的话,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我埋头干我的工作。可是那一天里,只有自己知道,有一种致命的东西又跑了出来,揪住了我。这种东西是自己在现实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劭西)和画家齐白石都是湖南湘潭人。两位大师虽然年龄相差二十七八岁,但是彼此之间却有着深厚的友谊。我从劭西那里听到一些有关白石的事迹,现在追记数则以作纪念。能雕善画早负盛名一九六二年春,一天我去看望劭西先生,他正在编纂《齐白石诗集》,於是我们很自然地围绕齐白石的事迹谈论起来。我说:白石老人不仅善画虫鱼花卉,我还看过他给杨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高级工程师刘冠中就是这样的人。他驾驭着奋斗之舵,不教一日闲过,而是去创造、去拚搏、去奉献。谁会想到,这位上海液压泵厂的退休高工、九三学社全国第一家技术咨询部的创建者,在他的古稀之年竟又迎来了事业的春天。日前,记者就如何振兴我国的乡镇企业问题采访了他。问:您对振兴我国乡镇企业问题有何见教? 答:可以用“汪洋大海”来形容我国的乡镇企业。它们面临着五大危机(即产品老化、设备老化、技术老化、管理老化、信息闭塞)而众多的劳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01,(3)
1950年11月间,齐白石的家乡湖南湘潭县茶恩寺乡开展土改运动。由于他家收过地租,本人又常居京城“赚大钱”,便被工作队划为“地主”成分,并准备搜集材料,对他家人进行“批斗”。齐白石知悉后十分纳闷。因为他出身在清贫如洗的农家,4岁就给地主放牛。7岁上私塾后,因买不起煤油,晚上总是用松明点火习画习字。14岁学木工,凭苦力吃饭,以后成为“雕画匠”,收入亦甚微。直  相似文献   

15.
<正>拜师齐白石苦禅先生是齐白石的弟子。他对我回忆起拜师的经过:"那是1923年的事、我与王雪涛一道去跨车胡同15号齐白石家拜访。当时齐白石六十多岁,正在变法。我为什么选他为师呢?原因有三个:一是他农民出身、为人朴实。二是他有创新,徐悲鸿说,‘文到八股,画到四王,衰败穷途’,但他画的蜜蜂、虾、螃蟹等等,都是独创的,三是他敢说话,门上贴务,送礼的,请吃饭的,都不画。我们去拜师那天,他先  相似文献   

16.
一代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是享誉中外的画坛泰斗。他的花鸟、人物、山水、金石篆刻、书法、诗文题跋,都有很多精妙之处,被人们誉为“百年难现”的全能型画家。齐白石晚年的盛誉,构成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毛泽东、郭沫若与齐白石“争画”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亲笔信。读了毛泽东那封充满真诚亲切、谦逊  相似文献   

17.
困难面前决不低头 张汝京在大陆发展IC事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到上海来投资引起岛内一些人的不满,经常有人散布谣言中伤。用他的话来说,“平均每6个月就搞一次”。据说这是对手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要扼制“中芯”的发展,不希望大陆强大起来。刚建厂时,  相似文献   

18.
艺术家寄情山水草虫而疏于人事。周北溪就是这样,他一生喜猴,喜山水,喜画画,却不喜记人记事。 记不清是何年月,江泽民主席托人从北京捎来回赠于他的两块手表。表是名表,周北溪珍爱有加,善加收藏,事后却一下子记不起藏在何处了。原来,不知是由于谁的“鼓吹”,周北溪画猴的名声竟直达天听,江总书记让办公室的同志,通过正在北京参加“全国十大青年企业家”表彰会的成都空军被服厂厂长蔡伟素,辗转向周北溪求画。周老精思附会,即以工笔写五猴于六尺宣纸上,其子周仁辉又作三只活泼的松鼠跳踉其间。据说,总书记见了画,称赏不已。…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著名的抽象画家康德斯基,曾经有一段时期因画不出理想的画作而十分苦恼。他觉得自己已经丧失了画出佳作的能力.一度自暴自弃,甚至想过要放弃继续作画。  相似文献   

20.
楚人怎样学齐语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孟子对宋国的大夫戴不胜说:“如果在这里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要他的儿子能说齐国话,是派齐国人去教他好呢,还是派楚国人去教他好呢 ?”  戴不胜说:“派齐国人去教他好。”  孟子说:“派一个齐国人去教他,如果有许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是天天打他,希望他能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带到齐国的街巷里住上几年,即使是天天去打他,不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了。”  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事物的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外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