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韩建交五周年之际对两国关系的展望汝信中韩两国于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至今已经五年多了。中韩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五年来的事实充分证明,中韩建交对于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对于保证朝鲜半岛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  相似文献   

2.
庆祝中韩建交五周年●汝信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已经五周年了。中韩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对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冷战的结束,消除了过去两大军事集团长期紧张对峙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  相似文献   

3.
新春伊始,迎来了2007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进入了第15个年头。回顾两国建交以来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两国关系如此迅速发展,这在国际上也是少见的。现在由两国首脑达成共识确定的双方之间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正在  相似文献   

4.
中韩文化交流的快速升温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韩两国同属东方文明古国 ,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两国在建造东方文化的过程中 ,都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韩两国的文化互相借鉴 ,优势互补 ,共同谱写了灿烂的文化篇章。中韩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友好交往和交流中 ,彼此都有某种亲近感和认同感 ,尽管在冷战时期曾中断往来 ,但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在中国和韩国相继出现了“韩流”与中国热。中韩建交后 ,两国的文化交流很快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 ,两国在文学、艺术、教育、社会科学、体育、卫生保健、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等…  相似文献   

5.
基调发言     
第九次“中韩论坛”今天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以“21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我认为在新世纪已经来临的时候讨论这个问题,对今后进一步增进中韩人民的相互理解,加强和发展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韩两国自从1992年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得到迅速的改善和发展。在政治上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多次高层次互访和会晤,就双边关系和一些共同关心的地区问题和国际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和富有成效的会谈,在许多方面达成了谅解和共识。特别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马洪致词尊敬的金先生,尊敬的金荣国先生,尊敬的金桂洙先生,尊敬的郑钟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中韩建交已有五年了。今天,来自中韩两国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回顾建交五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历程,展望两国关系发展的未来前景,表现出两国...  相似文献   

7.
正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是友好邻邦。两国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在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共同维护和推动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两国互为对方最大留学生来源国;两国年人员往来已突破1000万人次……由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两国关系常常被学界、外交界描述为创造了外交史上的奇迹、树立了和平  相似文献   

8.
中韩建交二十年间,两国关系取得了迅猛发展.以中韩建交为主要标志,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中韩关系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既存在重大机遇,也面临一些挑战.相比于经贸领域的广泛交流和深入发展,中韩在政治安保方面的交流与互信尚存“短板”.另外,中韩在一些历史问题、海洋专属经济区划分问题、遣返“脱北者”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些争议往往受到各自民族主义情绪的冲击和影响,极易造成中韩民间感情的相互对立,最终不利于两国关系民意基础的建构.对此,中国应当在充分总结中韩关系发展历程及经验的基础上,做好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不断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历史性的建交协定,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建交6年多来,双方关系得到全面、迅速地发展,不但为两国共同利益,也为东北亚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进入21世纪,中韩建交的巨大价值和深远影响将继续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92年8月24日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迅速发展。目前,中韩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些新问题。中韩两国如何正确认识和共同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是将面向21世纪的两国关系推向新高度的关键。以1991年...  相似文献   

11.
20 0 3年 8月 2 4日是中韩建交 11周年的纪念日。中韩两国建交以来 ,经贸往来不断增加 ,除亚洲金融风暴时的短暂回落外 ,一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广泛频繁 ,成就显著。本文拟对过去 11年间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作初步分析。一 贸易动向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直接关系到中韩两国的国家利益。 1992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打破了贸易发展的政治障碍。建交当年 ,两国年贸易额仅为 6 3 8亿美元 ,到 2 0 0 1年则突破了 30 0亿大关 ,达到 314 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9 4 % ,交…  相似文献   

12.
促进中韩友好共同面向未来——访仁川大学校长金学俊教授金学俊教授是韩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曾任韩国政府发言人,为中韩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做出了很大贡献。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促进和发展两国的友好与合作事业。在中韩建交5周年之际,1997年9月30日,金学俊教授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建交十年来中韩两国关系在政治、外交领域里的发展,阐述了两国政治、外交关系发展的主要基础和推动力,指出了目前和将来有碍于两国关系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一些因素和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詹小洪 《新民周刊》2012,(34):20-20
如果两国在未来2-3年内如期签署FTA的话,两国关系将会更上一层楼。2012年8月24日,是中韩建交20周年的纪念日。这20年来,中韩经济关系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第一是物质交流。反映在双边贸易额上,  相似文献   

15.
中韩两国关系自建交以来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但近些年,两国关系由"暖"变"冷",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韩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而应积极加强对韩公共外交,促进两国友好关系顺利发展。韩国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中韩两国关系良好发展的意义不仅局限在两国关系上,它对于改善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就韩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及其对中韩关系所起的负面影响作用以及应对之策,做简要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韩文化交流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也是"中韩交流年".两国建交以来,由于两国政府和领导人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以及两国在文化上的相似性、历史上的纽带性、地理上的相邻性、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两国民众的文化需求和时代的特点等原因,中韩文化交流发展快速、顺利、良好.但文化交流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双方增进了解.  相似文献   

17.
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保持了20多年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创和建立了两国密切友好合作关系的基本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东北亚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但也经历过一些风雨,在历史文化领域曾出现高句丽史等历史归属问题和传统文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矛盾。近两年由于萨德入韩事件,包括人文交流在内的中韩关系发展遭遇重大挫折。中韩两国友好关系的大局来之不易,未来两国关系应在半岛无核化、防止半岛生乱生战、东北亚命运共同体等原则下谋求构建新型互信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1月11~14日,韩国总统金大中应邀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中韩两国于13日在北京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从而为两国关系的跨世纪发展确定了框架和方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韩从建交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只经历了短短的六年,双边关系发展之迅速在国际关系史上实属罕见。本文拟对中韩建立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的背景作概要的分析,以期全面、深刻地认识世界大背景中的中韩关系。一、发展中韩台作伙伴关系具有特殊的地缘优势虽然当今全球化发展日益明显,但地缘因素在国际关系中仍然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19.
《当代韩国》是在中韩建交一周年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策划,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筹办,率先出版的两国民间学术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定期出版物。其宗旨在于“不仅要帮助中国的读者了解韩国的过去,而且更重要的是向他们介绍当代韩国的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以适应两国关系的新发展”。经过17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即将来临。此时此刻,人们自然而然地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迎接新纪元的开始。在这里,回顾中韩关系的发展,展望新世纪两国关系的走向,我想是不无益处的。 已有坚实基础 1992年8月中韩建交,至今不过8年。在两国对外关系中,建交时间恐怕也是最短的。然而,就是在这短短8年中,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已发展成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