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农村青年》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自从责刊创刊起,我就与责刊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84年7月杂志创刊至今已有30年了,它从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三十岁青壮年。它从诞生起就把“为农村青年服务,满足农村青年的求富,求知,求乐的要求”作为办好刊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农村青年》杂志创刊30年了。现任总编辑姜万信同志让我写点东西。我当时答应了,可真动起笔来却费劲了。花两天时间把我在任期间所编的杂志粗粗翻看了一遍,虽然是20年前的面目,但仍有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当年编辑中的有些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相似文献   

3.
揣付华 《农村青年》2006,(12):46-46
“十一”利用放长假时间和朋友聚会,结识了《农村青年》杂志的编辑杨传山老师。随手翻看他带来的杂志,不觉之间,被其中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了。特别是“大地之子”“人生之旅”“人间真情”等栏目,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使我爱不释手。,没想到《农村青年》杂志文章里的思想性、教育性那么强。有的文章让我热泪盈眶,有的文章让我哑然失笑,有的文章又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凭着我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我发现它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里面有的文章太感人了。特别是2006年第10期中的《励志童话:草原孝子退学打工拯救慈父》一文,更让我心绪难平。  相似文献   

4.
1984年7月,伴随着中国农村全面改革的浪潮,一本紧紧关注广大农村青年命运与前途、浑身沾满泥土气息的杂志创刊了,它就是《农村青年》。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创刊三十周年,我爱了它十七年。为什么还有十三年没有爱上,是因为我没有接触它。没有接触,就没有相识。没有相识,就没有相知。如果每年的报刊订阅目录,能见到《农村青年》这样一句广告词:如果你是农村青年,或者你曾经有过农村青年的经历,你都可以在这里得到精神的抚慰,获得精神的重生……我敢断定,它的订阅量一定大增。  相似文献   

6.
潘华 《农村青年》2006,(6):45-45
真正结识《农村青年》是在我参加工作不久的那年秋天。乡团委书记到我们单位,要求我们订阅《农村青年》杂志。那时我还不知道《农村青年》杂志是本什么样的杂志,于是找到团委书记借了几本样刊。刚看了一本,我就喜欢上了她。她的内容丰富多彩,十分适合我们这些农村青年,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最近,翻阅了有关编辑方面的书刊,发现同仁们对编辑工作的三部曲:选择、重构和完善中的前两部曲论述较多,但是有关编辑中的完善问题,相对前两者而言论述较少,而笔者认为完善又恰恰是编辑的核心和本质,是保证书籍、报刊这些人类精神产品高质量面世的关键所在。因此,现就期刊编辑中的完善问题谈一点粗浅见解,目的不外乎抛砖引玉罢了。在平时,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作者拿到有发表了自己的文章的期刊时,这样说:我的文稿编辑对它一字未改,全文照登,这里有什么完善可言?这种看法和说法并不足为怪,是人们对编辑工作不了解的一种反映。诚然,来稿照登的情况不论在哪份杂志上都并不鲜见,但是它并非说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农村青年》杂志全体编辑老师: 你们好! 自2009年《农村青年》杂志第6期第21页“大地之子”专栏刊发介绍我的长篇人物通讯《播金撤银的人》一文后,目前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到我写信前,先后有山东聊城马玉平、辽宁新民张保仁、内蒙古满洲里市崔龙、内蒙古奈曼旗东明镇李伟、吉林辽源张富仁等十多位同志亲自来我处,更有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河北、河南、  相似文献   

9.
刘晓 《农村青年》2008,(12):30-37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中,中国农民从业方式由“只能种地”发展到多样化就业。创业范围由“出不了村”延伸到五湖四海,生活方式由单调的“铁板一块”变成了多姿多彩.农村青年是我们杂志一直关注的群体.30年来,从在家种地到进城务工,他们走出了一条不平坦的路。在进城打工的30年中,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打工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年》2007,(6):52-53
农村青年杂志社编辑部: 我们是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永一村中围、舍昌、合兴三个村民小组的村民代表,我们在今年的《农村青年》杂志上看到了许多为农民说话,曝光非法倒卖农民土地的文章,心里都感到十分高兴。我们也想借此机会向贵刊反映我们村原村官等有关人员多年来利用职权强征、占用、倒卖农田与耕地等有关问题,希望贵刊能帮我们找到一些法律方面专家给我们进行分析和正确的指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尽快收回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相似文献   

11.
伊川 《农村青年》2014,(7):73-74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描写一个叫《人间指南》杂志编辑部里,6个性格各异却都善解人意、乐干助人的编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在我们《农村青年》杂志编辑部里也有这么几位年龄不等、性格各异却都善良热心的编辑。  相似文献   

12.
要求增设《教师园地》栏目我校是一所高级职业中学,校长办公室订的几本《中国工运》杂志,每次一到,教师们都抢着看,有的还经常选用《中国工运》上刊登的一些文章,对学生进行讲解。我校教师为什么这样爱看《中国工运》呢?据我所知,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  相似文献   

13.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1984年,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农村青年》杂志创刊了,那是国门初开、万象更新的年代,其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沉寂已久的农村、沉默多时的农村青年睁开迷茫的双眼,打量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伴随着涌动的春潮和奋起的号角,农村青年们不甘人后,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始编织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互动     
《农村青年》2006,(8):63-63
我是一个农家妇女,也是《农村青年》的一名老读者。我很喜欢这本杂志。结婚前我爱看,成家后我还是看。它道出了我们农村人的心声。它为我们农村人想点子、出路子、传技术。前些年俺村很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均耕地又少,农闲时节一到,村里人便无事可做。后来《农村青年》让俺脑子开了窍,长了见识。俺带头养起了牛羊。头一年挣了1000元。村里人看俺挣了钱,也都跟着养起牛羊来。现如今俺村家家是牛羊满圈,人人有活千,也不出门打工了。俺感谢《农村青年》办得好,给俺村指了一条致富路。可是俺还想求编辑一件事,请帮俺在贵刊上登个广告,好让俺村的牛羊尽快找到销路,卖个好价钱。谢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10,(9):I0003-I0003
座落于古都邯郸西南部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小屯煤矿是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矿井。50年来,几代小屯人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经过几次系统改造、扩建,矿井生产能力从21万吨,  相似文献   

16.
眼睛要“顺时针转”樊作礼我们的社会是动态的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社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其发展变化不仅国人深有感触,就是隔几年到中国来一次的外国人,也为之瞠目!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看待当前的成就,不足乃至某种"腐败现象"时,决然不能以偏代全、一叶障目而...  相似文献   

17.
发扬成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写在《工会理论与实践》创刊十周年之际纪明波今年二月一日,是我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创刊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可喜可贺的日子,我首先对刊物十年来的健康成长表示衷心的祝贺!过去的十个春秋,《工会理论与实践》按照全...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本刊特邀全国著名农业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秉龙先生就三十年农村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发展战略问题撰写文章。希望通过专家的文章,能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未来农村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9.
柳笛 《农村青年》2008,(12):12-14
从公元1978年到2008年,30年的时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却尽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潮起潮落,风云激荡。总有那么一些人,站在时代大潮的最尖端,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智慧中流击水,成为这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先行者。改革开放以来,在涉农领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创业致富人物,他们的创业故事充满传奇,他们的发展经历跌宕起伏,这也反映出共和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是硬道理”的光辉历程。本文所介绍的三个人物,他们的命运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变革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年问,他们一直在致富的道路上求索:怎么让自己富起来,怎么带领乡亲们富起来,怎么让大家过得更好。经过三十年的不断努力,他们既为自己积累了财富,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他们紧跟时代脉搏、敏锐捕捉商机,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20.
曹祖兴 《农村青年》2007,(10):39-39
编辑您好: 我是于1997年结识《农村青年》的,那时我刚刚走出校园,暂时还没有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村干部的父亲从村委会给我带回一本1997年第9期《农村青年》。随手翻了翻,我就被其中精彩的内容和贴近农民生活的文章吸引住了。记得那天中午,我都没顾上吃饭,用两个小时的时间一口气就读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