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建立的内部巡视巡察制度,旨在对其所管理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情况进行政治监督,有相应的监督重点及实施方式。国有企业内部巡视巡察制度的发展演进历程可分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初步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形成确立两个阶段。面对新形势下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巡视巡察制度框架、深化国有企业内部巡视巡察工作的现实需要,应建立健全包括党内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等在内的正式制度体系,推动包含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新时代廉洁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内的非正式制度渐进变迁,强化同制度规则所配套的惩罚或激励主体行为的制度实施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绵阳市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巡视工作方针,始终把发现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落脚点,通过做到“四个强化”提升巡察整改工作“上台阶、创一流”。强化党委主体责任是提高巡察整改工作质效的关键。绵阳市委坚持把巡察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了“市委主导、书记主抓、领导小组主推”的工作格局。着力细化巡察整改责任。制定《关于规范巡察整改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书记、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坚持做到“四个亲自”,2020年主持市委常委会、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书记专题会14次,统筹推进巡察全覆盖,对市委巡察工作作出指示23次,明确工作要求12件次。  相似文献   

3.
邢浩 《党的文献》2019,(1):48-5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形势发展,根据巡视内容、任务、方式方法、成果运用及干部建设等方面的新情况、新要求,推动巡视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先后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修改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不断改进巡视制度建设,增强了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十八大以来巡视制度改革的成效和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巡视制度改革和创新;二是通过巡视全覆盖,推动发现和解决重点问题;三是健全上下联动巡视巡察网,完善巡视工作格局;四是强化巡视成果运用,通过巡视发现问题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4.
“要不断与时俱进,推动巡视向纵深发展,探索市县巡察,完善巡视工作网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对强化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出的新要求,为开展市县巡察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对巡视工作进行了重大调整,进一步提升了巡视工作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包括: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不是权宜之计,要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巡视工作要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重点,当好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苍蝇";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分类处置,做到件件有着落,确保巡视成果落到实处;要适应形势发展,推动巡视内容、方式方法、制度建设的创新,形成更大震慑力。这些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是推动巡视工作不断取得重大成效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胡绵娓 《党课参考》2020,(4):218-231
2020年1月13日至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促进巡视巡察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深化政治巡视,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机制,全面加强对省区市巡视工作指导督导,督促落实中央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开展巡视工作指导意见。完善巡视巡察整改情况报告制度,综合用好巡视巡察成果。"  相似文献   

7.
于学强 《探索》2020,(3):86-97
高度强化并充分发掘巡视制度的政治功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创新中极具特色的方面。增强党内巡视制度研究的学理性,并且将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及其治理效能的转化结合起来作深入分析,体现了巡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创新。党内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最有权威、最有推动力、最有资源、最有成效的监督样态。但是,将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面临着领导层意志的持续性、民众支持的边际性、上下联动的有效性、各类监督的系统性四重考验。推进党内巡视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要坚定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即要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和强化党的领导执行力;要推进巡视巡察的上下联动,建立健全巡视巡察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巡视巡察的制度体系和组织保障;要借鉴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成果,在汲取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成果的同时,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相关监督制度成果;要助力党规国法的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党内监督、党际监督和国家监督。  相似文献   

8.
市县巡察和基层治理作为巡视和治理的末梢路径,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治理体系的“压舱石”,重要性不言而喻。二者目标指向一致、主客体间对接、内在特征可融、外在手段匹配,具备相融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而且,二者相融,可以有效利用相互间的制度优势,产生叠加效应和聚合效应。当前,二者在融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从强化巡察角色定位、抓实基层党组织、加大民主因素嵌入、提升监督整改治理贯通等方面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9.
巡察制度是党内监督在基层的实践形态,是党的巡视工作重要拓展。巡察制度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以及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巡察制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极大发展,但在具体运行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容易陷入“形式化”陷阱、面临基层社会监督困境、监督贯通协调性有待加强、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新时代进一步优化巡察制度,要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确政治巡察职责定位,创新巡察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实现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加强巡察机构巡察队伍建设,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灵活采取"常规+专项+机动+回头看"打法,省委全年开展两轮巡视,发现问题3124个、县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问题线索281件;市县巡察纵深推进,省直部门巡察稳慎推开,全省巡视巡察"一体两翼"格局成形见势;省委巡视全年建立健全制度规定20项,巡视巡察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忠诚诠释初心,实干担当使命。  相似文献   

11.
党内监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保障,对巡视巡察全覆盖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党委扎实开展巡察工作,加强高校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党组织纵深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根据高校巡察具有政治鲜明、师生至上、程序规范、相互联动、成果实效的时代特点,梳理剖析当前高校党委内部巡察的难点问题,探索符合新时代高校党委巡察工作提质增效的方法与实现路径,推动高校政治生态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市县巡察是党的巡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巡察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从控制论的理论逻辑出发,影响其实效性大小的三个分析因素是标准的针对性、主体的独立性和成果运用的长效性。文章结合各地在专项巡察、交叉巡察和成果延伸运用三个方面优化实效性的创新实践,分析三个因素在提升巡察工作实效性方面的运行机制。我们认为上下联动巡察工作格局可以形成监督合力,是提高巡察实效性的优化路径,是完善市县巡察制度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巡视巡察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措施。现实中依然有边际效应的"上紧下松"、同体监督的"灯下黑"以及熟人社会的巡察质效受损的情况。近年来,不少地区已经进行了交叉巡察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特别是对于破解熟人社会的影响具有较大作用。当然需要直面的是交叉巡察干部培养的悖论、领导体制及质效延伸的问题。对于完善交叉巡察需要从系统化、规范化和本质化三个方面解决,换言之,系统化是要建立巡视巡察同频共振,实现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相结合;规范化是设定较高的领导体制,以回避制度为补充,以问责机制为保障;实质化则主要是走群众工作路线和强化巡察干部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以来,北京建工集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论述,精准落实政治巡察要求,坚持在“选、育、管、用”上下功夫,着力建设政治坚定、本领高强的巡察队伍,为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目前,已实现一届任期内对所属二级单位党组织的巡察全覆盖。通过巡察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巡察利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集团企业进一步形成了公平正义、守正创新、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吴纪树 《求实》2017,(10):28-38
巡察是巡视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这一正在探索前行中的党内监督制度自实践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通了党内监督的"最后一公里"。但是,基层巡察在实践中的种种困境也必须引起重视,巡察组在"形式周全"与"实质虚无"的游离之间开始悖离巡察制度的初衷;被巡察单位在迫于无奈的"被动接受"之后,想方设法地"主动应对"以求不出纰漏;普通群众对待巡察,要么视其为解困的"万能钥匙",要么抱着失望的"无用主义"态度。破解基层巡察的现实困局,必须通过制度转型建立常态化的巡察格局,可重点从巡察的社会氛围、工作重点、工作方法、工作制度、结果运用、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王晓卫 《唯实》2018,(5):73-75
市区党委巡察制度是由巡视制度启发、衍生而来的一项监督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创新举措。2017年以来,南京市秦淮区先后开展了三轮巡察,对26家单位进行了全面"政治体检",涵盖14家机关、4个街道、4所学校(联盟)、1家医院及3家区属企业,目前已移交问题线索111条,立案审查20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政治巡察利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7.
施清 《廉政瞭望》2018,(10):81-81
巡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非常强,充分发挥巡察监督作用,有利于统筹推进巡视巡察工作。形成巡视巡察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8.
卢雄勇 《唯实》2015,(5):39-42
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也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明确要求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的监督作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对改进巡视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调"一个中心"、"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三个不固定",推动巡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最近,  相似文献   

19.
省纪委省监委围绕稳步推进巡视巡察全覆盖、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创新思路强化巡视成果运用、探索建立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四个方面深化发展政治巡视巡察,确保党内监督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于2月23日出席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王岐山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坚持党的领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从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高度,深化政治巡视,发挥利器作用,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做好巡视工作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中央巡视组背负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