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今后十五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是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是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时期。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我国胜利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纲领。《建议》要求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指出:“在建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跨世纪的宏伟纲领。《建议》突出强调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如何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局意义,是我们在学习、贯彻(建议》中必须着重搞清楚的一个重大问题。一、我国经济过去是粗放型门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粗放型(又称外延型)方式,它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另一种是集约型(又称内涵型),它是依靠…  相似文献   

3.
我党在对“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规划时提出,实现宏伟战略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以说,“两个转变”是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根本方针,是保证我国顺利迈向21世纪富有远见的战略措施,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它要求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行业都必须落实这两个转变。对外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两个转变”对它来说尤为重要。一外贸体制转变的目标是:基本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一个跨世纪的宏伟纲领。这一历史性文献,全面体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展示了今后15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前景,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命题:面对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宏伟纲领,应该怎样开展邓小平理论研究?一、走向新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挑战,要求邓小平理论研究在提供理论支持和服务方面,也应该有新的思考和新的定…  相似文献   

5.
中共上海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这次全会是一次关系上海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入五世纪、我们将把什么样的上海带八周世纪的重要会议。全大提出了“九五”战略目标、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发展思路和一系列改革的重大举措。上海“九五”目标是宏伟的。既鼓舞人心,又实事求是;发展思路是崭新的,一些是在“八五”基础上的创新,一些是前所未有的创造;改革是深刻的,其广度涉及到方方面面,其深度触及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措施是有力的,既符合中央精神,又从上海…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是世纪之交的年代。只剩五、六年时间,人类就要跨入二十一世纪了。五、六年时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短暂易逝的,因此,可以说,人类正面临新世纪的门槛,二十一世纪已经向我们招手。以怎样的精神、怎样的姿态,总结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从而决定在二十一世纪的走向,在二十一世纪世界文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这是当今世界任何一个不甘落后、立志奋斗有为的国家和民族都在认真思考和谋划的头等重大战略问题。入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命运亦复如此。如何顺利地跨入二十…  相似文献   

7.
一、深入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面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展示了今后15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前景,是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胜利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纲领。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正确把握和洞察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为  相似文献   

8.
卷首     
《民主》1996,(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展现了我国迈向21世纪的宏伟蓝图,是中国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实现《纲要》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和主要任务,从宏观上、战略上、政策上指明了前进方向。这对于鼓舞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去夺取现代化建设更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实现五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需要全党上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治路线和大政方针确定以后,干部抗是决定的因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虹是要有千千万万真正学程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根据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今后15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努力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对于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胜利完成在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转型期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99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又进一步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国有企业的改革作为“九五”期间和今后十五年改革的重点,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其中一个转变就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同时,《建议》提出经济特区要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这对深圳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1987年成立的中建二局深圳南方建筑公司是以建筑总承包为特点的一级施工企业。该公司根据社会…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善于从大局出发,以宏观战略眼光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无论在国际风云变幻之际,还是在国内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他都能牢牢地把握住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新时期邓小平战略思想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是治国安邦的战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战略思想,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统揽全局、顾全大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和领导水平。一、时代召唤:治国安邦的大战略“战略”原为军事术语,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后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无产阶级革命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指导我国顺利跨入21世纪的纲领性文件。《建议》要求特区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各项事业中,要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这是对特区地位作用的再次肯定,也是在新形势下对特区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认真领会《建议》基本精神的同时,把握《建议》的主要特点,并以此作为指导特区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依据。一、《建议》的主要特点《建议》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突出强调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未来15年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对全党全国的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对加快深圳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深圳来说,从特区的实际出发具体落实两个根本性转变,还必须实行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向苦练内功、增创新优势转变这就是说,要加快深圳发展,必须实行“三个根本性转变”第一,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即“体制…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6,(16)
刚刚闭幕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李鹏总理关于《纲要》的《报告》,提出了“九五”和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以及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是我国的跨世纪的宏伟纲领。 现在,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日前,国务院研究室主任王梦奎就学习中的有关问题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记者: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分析,是确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的基本出发点。请您谈谈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有哪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张言 《民主》1996,(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重视和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这是非常适时和必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5,(4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一论断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向全国人民也向世界展示了未来15年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是组织和动员我国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顺利跨入21世纪的行动纲领。《纲要》做为我国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与以往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相比具有如下一些鲜明特征。我们对此做个提纲挈领的分析,将对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制定并公布“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过程中,国内外对我国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许多研究,国内有些研究中也包含着对我国社会矛盾演化趋势的一些预测。现将后者简要述评如下。主流见解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以及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对当前和今后中国形势的判断预测(其中包括《纲要》第二部分《未来15年的国内外环境和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