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947年2月,莱芜战役期间,他打入敌人内部策应国民党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放弃指挥,为我军取得歼敌5万余人的莱芜战役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48年11月,他以国民党少将高参的身份打入敌人内部策反,促使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此事被毛泽东称之为淮海战役的"第一个大胜利"。  相似文献   

2.
将帅协谋,在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上坚定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淮海战役能够取得辉煌胜利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战役第二阶段打黄维兵团方针的形成问题上。随着淮海战役的逐步展开,打黄维兵团这一方针的确立,在中央军委、毛泽东与淮海总前委和华东,中原野战军首长之间,有一个研究商榷、集中决策的过程。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新的转折,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超过国民党军,而且在数量上也超过了国民党军。根据形势的这一变化,毛泽东于11月7日20时,即淮海战役发起后的第二天,向华东、中原野战军首长发出了一份电报。值得指出的是,这份电报除提出华野、中野在淮海战役的第一仗中应力争歼敌二十一二个师外,还初步提出了扩大战役规模的总体设想和首次提出了打黄维兵团的问题。电报指出:如淮海  相似文献   

3.
陈粟回师鲁南歼敌的构想,与毛泽东不谋而合 1946年12月中旬,陈毅、粟裕共同运筹和指挥的宿北战役,歼敌2.1万人,这是解放战争开始以来歼敌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  相似文献   

4.
在西柏坡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办公室里,陈列着一张办公桌,长165厘米、宽91厘米、高75厘米。它依窗临门而放,是毛泽东在西柏坡光辉岁月的历史见证。那时,毛泽东每天十几个小时伏在案头起草电报和文件。通过发出的408封电报,指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仅辽沈一战,毛泽东发往前线的电报就有77份之多。  相似文献   

5.
林楚 《党史纵横》2007,(12):46-47
1947年7月29日,在鲁西南重镇菏泽城北一个简陋的民房院内,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正在散步.刚刚指挥完著名的鲁西南战役,两人难得这么轻松一下. "报告首长,紧急电报!"参谋人员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交给刘伯承.刘伯承只粗略地看了一眼,脸色便立刻凝重起来,邓小平连忙接过了电报.  相似文献   

6.
正《南征北战》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战争片。为拍好这部电影,陈毅元帅与粟裕大将亲自担任顾问。电影取材于1947年解放战争中的华东战场。面对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他们率领华东野战军,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果,其中要数莱芜战役最为传奇精彩。粟裕对战争中的细节非常熟悉。他特地邀请两位导演等主创人员到北京,给他们详细讲解了当时华东战场上的军政态势。在讲到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时,粟裕说:"这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总共打了63个小时,共歼敌5万多人,而我方伤亡6000余人。"  相似文献   

7.
1947年7月29日,在鲁西南重镇菏泽城北一栋简陋民房的院内,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正在散步。他们刚刚指挥完著名的鲁西南战役,难得这么轻松一下。这时,参谋人员将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交给刘伯承。刘伯承先粗略看了一眼,脸色立刻凝重起来。邓小平从刘伯承的神色中已看出这份电报绝对不寻常,他连忙接过了电报。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之所以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绩,是与我们党讲认真分不开的。 刘白羽有一篇《记左权同志》的散文,记述了左权办事认真、吃苦耐劳、不畏牺牲的事迹。作者记述说:“在经常的工作中,他总是很细心,很耐烦,不放过每一情况——我们起草的电报稿,他看了,每一个小地方,文字上,极琐细的地方,都批改,都指出。他常常说:“这样电报发出去,部队是会受怎样的影响呢?” 《刘伯承兵法》介绍刘帅也是细致认真的领导人。“用举轻若重来形容刘伯承的军事指挥风格是非常恰当的。刘伯承说过:接受任务定下决心要有包天的胆略,在部署和指挥战斗时,要象‘描花绣朵’的姑娘那样认真细心。”刘伯承既胆略过人,又严谨慎行,他把胆略建立在严谨的基础上。刘伯承指挥作战是非常细致入微的,在一些关节点上,他常常是连细节也会考虑到的。即使是已经稳操胜券,刘伯承也不会  相似文献   

9.
<正>红军取得遵义战役胜利后,中革军委决定在贵州鸭溪及其附近地区隐蔽活动,寻机再次歼敌。1935年3月10日凌晨,红1军团提出攻打打鼓新场(今贵州金沙县县城,当时又称新场)的建议。中央负责人紧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这次作战计划。会上,毛泽东根据军委二局前期侦听和破译的敌情电报,深入分析研判战局,力排众议主张避战;在其主张被否决后,  相似文献   

10.
1933年2月中旬至3月下旬,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亲自指挥下,经黄陂、草台冈两役,歼敌近3个师,俘敌1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其中包括陈诚起家的最精锐主力第十一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周恩来、朱德等运用和发展了以往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并从实际出发,适时定下在运动战中歼灭敌军的决心,变红军处于受敌夹击的不利态势为主动。 周恩来于1月27日至3月16日间,连续8次给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发出电报。从这些电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周恩来的运动战思想。它完全符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实际,充分表现了一  相似文献   

11.
关于平型关战斗歼敌人数及其他金一南平型关战斗是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115师在山西灵丘县西南平型关附近对日军进行的一场伏击战斗。是役115师三个团在师长林彪指挥下,果敢出击,密切配合,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胜利(《中国人民解...  相似文献   

12.
莱芜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进行的一场规模较大、战果辉煌的运动歼灭战,它影响深远:在政治上,加深了敌人的政治危机;在军事上,消灭了田民党的有生力量,巩固了我军后方;彻底打破了其南北夹击,消灭华东我军,占领整个解放区的狂妄计划,推动了整个战局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此役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具体运用的一个成功范例,显示了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卓越指挥才能,是我军战史上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1月至12月,邓小平和刘伯承、贺龙指挥所部发起进军解放大西南战役。此役历时近两个月,歼敌90余万人,解放了西南广大地区。西南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战略追击阶段通过大迂回、大包围,完成大歼灭的大规模山地进攻战役,是追歼西南地区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行动,是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秘密大迂回截断敌退路,军政两手兼施迅速歼敌,加强协同临机灵活指挥等方面,展示邓小平等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文韬武略和成竹在胸、从容不迫的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14.
藏于九地之下 1951年,美国媒体曝光了一份名为“延续政府计划”的末日行动指南。该计划详细闸述了如何在美苏大战中保持政府和军队的指挥能力,并且能够有效指挥军队反击。根据这份计划,美国政府在国内寻找合适的地点,修建可以抵挡核武器攻击的地下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15.
韩继云 《党史博采》2004,(12):41-44
粟裕大将是我军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之一。他一生指挥战斗无数。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军事指挥才华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先后独立指挥和参与指挥了苏中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 战役、渡江战役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卓越功勋。其中,在粟裕的军事指挥生涯中,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13—16日)的制定和实施,是粟裕军事指挥才能的充分发挥和展现,是神来之笔,值得大书特书。 此役,粟裕与陈毅密切配合,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 雄气概,采取“猛虎掏心”战术,指挥华东野…  相似文献   

16.
朝鲜停战谈判之所以拖延了两年之久,主要的障碍就是战俘遣返问题。周恩来指挥朝鲜停战谈判期间,先后起草、修改了200余份电报、发言稿,对中朝方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的谈判给予了具体的指示,为解决战俘遣返问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一“原则上不动摇,办法上找出...  相似文献   

17.
读党史资料,发现20世纪30年代、40年代,50年代各有一份绝密电报,对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走向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第一份是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情报人员钱壮飞潜入敌人特务机关获得的绝密电报。如不是截获这份电报报告党中央,在上海的中央机关将会被敌人一阿打尽。  相似文献   

18.
在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中,时任国民党第四十六军军长的韩练成按照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的事先约定,在所部被困突围之前,忽然神秘地离部出走,结果使所部及国民党第七十三军等部共7个师(旅)因失去指挥和联系而全军覆没。事发后,韩练成认为自己的形迹尚未暴露,便谢绝了陈毅的挽留,回到南京继续卧底,先是被任命为蒋介石的侍从室高级参谋,后又随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张治中来到兰州,就任甘肃省陇南保安司令兼警备旅旅长之职。1948年10月,韩练成在莱芜战役中暗通解放军的事终因别人告发而泄露。蒋介石在盛怒之下,亲自电令张治中将韩练成押送南京…  相似文献   

19.
60年前,华东野战军在莱芜战役中,获得了歼灭国民党七个师(旅)的重大胜利。而在这场大捷的背后,却有着原国民党高级将领韩练成的一份特殊功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韩练成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相似文献   

20.
湖南和平解放是在形势严峻复杂、任务艰巨危险的情况下实现的。在此期间,毛泽东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先后拟写了30来份电报,亲自指挥和决策了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壮举。1949年7月初,毛泽东收到程潜呈交的起义《备忘录》,阅后,十分重视,立即于7月4日亲拟电稿,复电程潜。电报内容如下:“颂云先生勋鉴;备忘录诵悉。先生决心采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之方针,极为佩慰。所提军事小组联合机构及保存贵部予以整编教育等项意见均属可行,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