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湘潮》2012,(8):F0004-F0004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区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辖5镇23乡,总人口37.86万,居住着侗、汉、苗等21个民族,侗族人口占55.8%。芷江建制有两千多年历史,其中县城芷江镇六度为州府治所在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在芷江举行,芷江成为抗战胜利受降历史名城。为搭建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和平文化成为芷江享誉中外的文化品牌,是湖南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4,(5):F0004-F0004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区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辖5镇23乡,总人口37.86万,居住着侗、汉、苗等21个民族,侗族人口占55.8%。芷江建制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县城芷江镇六度为州府治所在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在芷江举行,芷江成为抗战胜利受降历史名城。为搭建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和平文化成为芷江享誉中外的文化品牌,是湖南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芷江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点受降园,有全国唯一全面反映飞虎队援华抗战史绩的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有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侗乡龙津风雨桥,有中国内陆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有中国最大的侗族鼓楼群万和楼,有省级自然保护区三道坑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3.
芷江,因为八年抗日烽火息落地而蜚声海内外。近年来,芷江这座湘西边城紧紧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将抗战文化延伸、精炼,升华为和平文化,并以“打造和平名城,构建和谐芷江”为目标,大力弘扬和平文化,打造和平文化品牌,开创了一条创意文化之路,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芷江,因为八年抗日烽火息落地而蜚声海内外。近年来,芷江这座湘西边城紧紧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将抗战文化延伸、精炼,升华为和平文化,并以“打造和平名城,构建和谐芷江”为目标,大力弘扬和平文化,打造和平文化品牌,开创了一条创意文化之路,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0,(21):59-59
“八年烽火起卢沟,受降一日落芷江”。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代表今井武夫在芷江向中国政府及盟军代表无条件投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抗战胜利受降名城芷江矗立着纪念二战胜利的标志性建设——“血”字型受降纪念坊、受降会场旧址“受降堂”、二战期间“飞虎队”在芷江机场的大本营等等,它们是和平与正义终将战胜侵略的象征。2001年,  相似文献   

6.
杨必军 《湘潮》2016,(1):12-13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芷江与抗战历史名城结下了缘。一直以来,学术界和民间就"芷江受降"还是"芷江洽降"流传不同说法,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本文从党史、历史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诠释"芷江受降"和"芷江洽降",让这段中国人挺起脊梁的历史更加增强我们的自信。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21日至23日,在湖南湘西边陲小古镇——芷江,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新闻——日军侵华最高司令长官冈村宁次派今井武夫总参谋副长乘飞机从南京飞抵芷江洽降。侵华日军为何在芷江这座小镇举行举世瞩目的洽降?近50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迷。为此,在中国抗战胜利50周年快要来临之际,本文将向广大读者揭开这一事件的内幕—— 芷江大决战为芷江洽降 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芷江,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南麓,云贵高原东  相似文献   

8.
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日军为挽救其灭亡的命运,调集8万人的军队发动了针对湖南西部,特别是芷江机场的大举进攻。国民党调集10个军11万余人,以雪峰山为依托,诱敌深入,以优势兵力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芷江机场,取得了湘西会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一日,中国军队在芷江就日本投降事宜和日本方面进行了洽商。对芷江洽降的经过、意义,本刊第八期《芷江洽降》一文中已作了介绍。这里摘发的《芷江受降目击记》,转自1983年1月出版的台湾《湖南文献季刊》第十一卷第一期,原文五千五百字,对洽降细节的叙述较详。可以从一个方面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芷江洽降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10.
在湘西芷江侗族自治县,随处可以听到该县县委书记聂叙昌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的故事。而聂书记却说:“芷江还有不少农民没有真正脱贫致富,我作为人民的公仆,更应尽职尽责,鞠躬尽瘁。”4年前,当聂叙昌背着行李刚到芷江时,全县仅有5家外来企业,山门紧锁。“肥水不流外人田”,狭隘的思想氛围,严重地桎梏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民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地与土地打交道。通过调查研究,聂叙昌提出了经济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把加快芷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选定在东西合作,招商引资上。为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县里相继取消了近100…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7,(7)
正芷江位于湖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东缘,区域面积2099平方公里,现辖9镇9乡,总人口38.23万。芷江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建县史。1945年8月2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仪式在芷江举行,芷江从此以"抗战之城、胜利之城、和平之城"闻名。1986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芷江县,设立芷江侗族自治县。30年来,在国家、省、市的关怀下,在芷江县委、县政府正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8,(9)
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以下简称旧址)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七里桥,是中华人民接受侵华日军投降之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中国政府在湖南芷江成立了日本投降签字典礼筹备处,8月21日至23日,中国政府在芷江举行了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办理了百万侵华日军投降具体条款,日本投降代表献交了侵华日军兵力分布图,接受了载有各战区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史称"芷江受降"。"芷江受降"宣告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美梦彻底破产,写下了中国近现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以来,芷江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围怀兴芷”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国绕怀化做文章,发展芷江经济。通过采取“借地生财”、“借鸡生蛋”、“借梯上楼”的对策,克服了经济要素先天不足的缺陷,以借助外力振兴芷江经济的发展构想,走出了一条山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之路。1、以怀化为窗口,循市场探径引路,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芷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农业大县的优势,把“农业强县”作为“围怀兴芷”的重要内容,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是力求增大农产品名、优、特、新的比例,不失时机地将适销产品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4.
芷江要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迈进,关键在于把市委领导关于“打造江南名镇”的观点和思路放大做强,不断加大“一个总体目标,四个加速推进,四个加大力度”总体思路的实施力度,逐步形成侗乡芷江发展的新观点、建设的新亮点和进步的新支点。芷江是一方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都相当深厚的地域,这为“打造江南名镇”战略铺就了一个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有三大优势可以“借题发挥”:首先是区位优势。芷江西接贵州万山、天柱,东连怀化,是全市乃至全省通往西南的重要出口。县城与怀化市区的有效…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中日两国在湖南芷江举行了举世瞩目的洽降会谈。这次会谈为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政府签字投降奠定了基础。芷江作为中日洽降会谈的地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第一,“芷江洽降”还不是正式签订投降协定可以放到中小城市进行。正如冈村宁次派遣代表今井所说:“这次来,是联系停战协定的准备工作, 史实考证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8,(1)
正芷江古属"五溪蛮地",因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楚辞》"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在湘西边陲这片2099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生活着38.23万侗、汉、苗、土家等各族儿女,她如同中国万千小城一般普通,却因抗日战争血与火的洗礼,成为举世注目的受降名城。2011年7月,芷江成为湖南省首个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今日的芷江已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  相似文献   

17.
随着芷江机场复航,渝怀铁路、上瑞高速和临三高速的建成通车.怀化必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大的交通枢纽。依托中心城市,加快黔城建设,给新洪江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战略利益将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18.
芷江素有“白蜡之乡”的美称。芷江县生产的白蜡,又叫白蜡,是国内闻名的传统产品,也是世界稀有的珍贵特产。每当金秋季节,在该县艾头坪乡、罗岩乡、大树坳乡等地满山白茫茫的一片蜡林,犹如林海雪原。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发现“野败”。荣获国家特殊贡献奖的李必湖研究员,随着杂交稻在全世界的推广,已蜚声海内外。而他俩却时刻铭记着南下干部佟景凯的名字。因为他俩成功的背后有一个领导干部忧科学家之忧的故事。故事是如此地鲜为人知!如此感人肺腑!佟景凯是怀化地区原科委主任,享受副专员级待遇。佟景凯对粮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1949年11月南下到芷江一区任区长时,一路上见到稻田荒芜,杂草丛生,老百姓饿得吃树皮,便暗自发誓要抓好粮食生产。从1954年开始,他先后在芷江、辰溪、通道、黔阳等县任正、副书记,…  相似文献   

20.
田均权  唐伟 《新湘评论》2003,(11):39-39
今年,芷江着力构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社会,引导广大领导干部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问题,将党委中心组学习阵地向基层党委(党组)延伸。现在,全县已组建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91个,成员500多人。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