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战争年代,毛泽东和林彪两人都以擅长兵法谋略而著称,但二人在平津战役中却有两次鲜为人知的分歧。平津战役前,毛泽东主张打太原,而林彪却主张"暂不攻太原,以稳住傅作义";平津战役第二阶段,毛泽东主张"先攻塘沽后攻天津",林彪则根据实情主张"先攻天津后打塘沽"。这两次分歧,毛泽东都从实际情况的战略大局出发,听取了林彪的建议。后来,平津战役的胜利表明,胜利不仅需要战士的英勇奋战,还需要上下沟通,将帅协谋,齐心协力。  相似文献   

2.
季羡林论兵     
常名 《学习导报》2013,(12):38-38
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于逝世前一年,曾与俞源等几位资深战略学者论兵一番,其中谈到毛泽东军事思想。季老特别推崇毛主席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认为这是军队作战思想的精髓和战争指导的最高境界。他还认为对待战争问题不能太天真、太幼稚。季老的论兵之言很有意思,也很有现实价值,我与俞源先生的话,是这么聊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军事哲学是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创造性的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深入研究了革命战争运动的规律性,深刻把握了战争情况的认识过程,精辟阐述了战争自觉能动性的发挥,革命战争时期的一系列军事著作中蕴含了毛泽东军事哲学中的认识论精华,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  相似文献   

4.
熊轶欣 《党史文苑》2013,(14):30-31
毛泽东在领导井冈山斗争时期,依据不同情况对战争指导原则灵活巧妙、扬长避短地创造性运用,形成科学判断形势、敢于打破常规、军事与政治相结合、掌握战争主导权等一系列战争指导艺术。深入研究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战争指导艺术,对总结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认识,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领导井冈山斗争时期,依据不同情况对战争指导原则灵活巧妙、扬长避短地创造性运用,形成科学判断形势、敢于打破常规、军事与政治相结合、掌握战争主导权等一系列战争指导艺术.深入研究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战争指导艺术,对总结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认识,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前发生在鸭绿江彼岸的那场战争,曾经令世界深深震动,也对新中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这场战争,作为中方最高统帅的毛泽东有许多重要的指示和论述,这些指示与论述,在教育全国人民、统一全党思想,赢得战争的胜利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反映了他本人对这场战争的独到看法和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人与战争胜负关系思想的论述,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最为精辟、最为生动、最为丰富的内容之一。他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战争是力量的竞赛,而人是战争力量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也是战争力量的主宰者,要反对机械论和唯心论;强大的物质力量只是胜利的必要条件,还必须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人是物质力量的运用者,战争指导者与战场指挥员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会决定成败;战争不只是军力的比赛,也是人心的较量,联系人民群众永远不会失败;对待战争的态度和战斗精神,是夺取胜利的重要保证,对于强大的敌人不要怕,要有"要打就打,打了再建设"的思想准备,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认识到勇敢是在战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今天重温毛泽东关于人与战争胜负关系的思想,充分认识战争胜负是战争力量竞赛的结果,战争胜负决定于战争综合力量对比,战争胜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民军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思考,因为这是制定国际国内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他认为,战争还是和平,这是一个根本性质的问题,对此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的基本判断是:世界战争大体上十年到十五年打不起来,争取十五年不打仗是可能的;新的世界大战可能会推迟三四十年甚至根本打不起来。进入60年代以后,中国周边环境日趋险恶,毛泽东对战争的威胁保持了高度警惕,并作了相应的战略谋划和应对准备,提出了要争取和平,但不怕战争,要准备打仗,从物质上和精神上两方面做好准备等应对战争的战略思想。进入70年代以后,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的估计有了新的变化。虽然他仍坚持认为这个世界还不太平,战争难以避免,但他判断:大的战争一时打不起来。毛泽东对待和平与战争的基本态度有三条:第一,我们需要和平,不要战争;第二,我们需要和平,但我们不惧怕战争;第三,对战争要有准备,准备没坏处。这种基本态度对我们今天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对当时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基本估计,提出"新的世界战争能够制止"、提醒人们防范战争。他论述了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应采取的基本态度:高举保卫世界和平的旗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它作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他认为保卫世界和平应当坚持的道路是,依靠人民斗争,支持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支持欧洲等国家的反控制斗争,同时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毛泽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思想和制定的方针,是其国际战略和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家康 《湘潮》2013,(3):33-36
皖南事变后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走向紧张与对抗,但随之而来的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国共两党党首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有意缓和两党关系。蒋介石提出面晤毛泽东的意愿,而毛泽东也以真切的心情,积极地予以回应。虽然这次毛蒋会晤因故最终没有实现,但却为1945年的重庆谈判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1.
刘丽丽 《世纪桥》2011,(12):38-44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包含着广大指战员的聪明才智、汗水和鲜血,它是在人民群众的战争实践中产生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正如《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的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众多的卓越领导人中,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肖劲光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2.
"货币战争"已成为眼下全球最关注的经济话题,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随着它卷入了"汇率大战",然而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宏观经济层面,货币战争的发生也直接影响着老百姓钱包的厚薄。  相似文献   

13.
1929年初。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利用国民党爆发蒋桂战争、粤桂战争的时机,在赣南、闽西打出了一片新根据地。但在军事上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红四军内部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并演变成红四军内部的一场大争论,进而导致了毛泽东在7月离开红四军到地方工作。离开红四军的140天,是毛泽东人生的一段低潮。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其表现形式是策略、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创新,而实质则是研究战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突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了“如何研究战争”的重要方法,对党在十年间所累积的战斗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一年后,他所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则从哲学角度将“如何研究战争”的理论系统化和抽象化.毛泽东对“如何研究战争”的论述,有助于拨开人们军事理论研究中的“思维迷雾”,确立正确的军事理论研究思路,有助于推动人们对信息化战争的本质及内在规律进行深入思考,找准影响制约我军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为我军在未来激烈的敌我对抗中创造“克敌制胜”新战法奠定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5.
黄瑶 《党史博览》2009,(12):42-47
在战争年代,林彪提倡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是为了打好仗 在战争年代,林彪是非常注意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尤其是军事著作。毛泽东的一些军事著作,比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十年内战的经验总结;指导抗日战争的《战争和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也包含了十年内战的宝贵经验.林彪作为红军主力部队的指挥员,参加了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和东征.对于毛泽东撰写的军事著作,有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第二战区战动总会的成立及其历史活动为基础,较全面地论述了毛泽东战争动员思想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证明了战动总会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7.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自有阶级以来的两种基本状态,战争与和平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类命运和文明发 展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当代世界伟大政治家和理论家的邓小平,以洞若观火的敏锐思维,严谨细致 地分析了当代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高屋建瓴地揭示了当代战争与和平的本质,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 主题"以及"世界战争可以避免"的科学论断,确立了新时期的战争与和平观。邓小平新时期战争与和平观极大丰 富和深化了经毛泽东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确立了对新时期战争与和平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对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就邓小平新时期战争与和平观的确立及其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展 开阐释和评析。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春,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前夕,陕西西安发现了一本战争年代出版的《毛泽东自传》,紧接着,在江西南昌也有同样的发现。这本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  相似文献   

19.
胡新民 《党史博采》2014,(3):26-28,33
美国研究毛泽东的著名专家罗斯·特里尔所著的《毛泽东传》,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记中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特里尔在此书中是这样论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抗日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  相似文献   

20.
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国家安全长期面临严重威胁。毛泽东对战争威胁的判断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对战争威胁主体的判断。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