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导语:在红军长征还没有确定最终的落脚点时,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要抗日,首先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是我们前进的阵地。"这就是后来毛泽东经常提及的"陕北救了中央"。与此同时,西北苏区的主要领导人刘志丹、习仲勋等人却异口同声地认为是"中央救了陕北"。这种陕北与中央"互救"背后,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2.
正徐海东大将是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战功赫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海东与毛泽东初识在陕北。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把张村驿打下,大家一块去见毛主席"1935年9月初,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不久,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二十六、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上,产生过无数大诗人、大词人,也产生过无数的优美诗词,毛泽东及其词《沁园春·雪》是其中之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国内外产生如此大的反响,这是毛泽东的骄傲,也是当代人的骄傲。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苏区。由于陕北苏区地旷人稀、十分贫困,供应不起云集到陕北的毛泽东、徐海东、刘志丹的三大红军主力部队。毛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南方是国民党统治的重点地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也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等,国民党对这些根据地分别派重兵“围剿“,红军在反“围剿“失败后,先后开始了长征,当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在人烟稀少的川西北地区转战了4个月,几乎完全与外部隔绝,陷入绝境时,在一份旧的《山西日报》上,毛泽东得知有一块谢子长、刘志丹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根据地位于陕西省北部和甘肃省东部,包括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毛泽东决定选择这两块根据地为中央红军一个实实在在的落脚点,从而决定了红军的命运,这也是红军长征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所以毛泽东虽然从没有见过谢子长,而且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谢子长早已经牺牲,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对谢子长却有着极高的评价。但今天人们对谢子长似乎十分陌生,今年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75周年,让我们重漫历史,揭开谢子长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时那不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张禹 《党史纵横》2002,(8):22-24
1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同刘志丹领导的红十五军团会师后不久,便在直罗镇打了一仗。这次战斗全歼了当时正在对陕甘苏区进行第三次进攻的敌五十九军的一九师又一个团。直罗镇战役后,毛泽东、周恩来、洛甫、博古、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汇聚陕西安定县瓦窑堡,1935年2月17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讨论政治形势和军事战略问题。会议决定红军立足陕北向东发展,扩大现有苏区,打通东进抗日的道路。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把陕北红军组建成中国红军抗日先锋军,毛泽东任总政委,彭德怀任总司令。下编两个军团,即…  相似文献   

6.
正"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每当我们唱起这首陕北民歌,心中不由得思念起刘志丹将军,他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北红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刘志丹,名景桂,字志丹。1903年10月4日出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1925年春入党,同年秋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学习。1926年秋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国民联军第四路军政治处处长等职。  相似文献   

7.
谢京帅 《党建》2015,(2):40-41
<正>陕北是一片浸透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从1925年入党到1935年光荣牺牲,革命烈士谢子长抛头颅洒热血,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伟大事业。他积极创办农民讲习所,传播共产主义真理,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武装斗争。他奔走西北、华北各地,发动著名的清涧起义,点燃了西北武装斗争的烈火;随后又与刘志丹、习仲勋等发动渭华起义、靖远起义和西华池起义等,领导和创建了陕北红军、陕甘革命根据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说陕北有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没有陕北,就不得下地。"  相似文献   

8.
刘志丹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西北红军的最早创始人之一。他为党奋斗,始终不懈,赴汤蹈火,百折不回。1935年9、10月间,刘志丹在陕北苏区“肃反”中,蒙受不白之冤,遭受折磨,但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顾全大局,恢弘大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刘志丹不愧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不愧为“红军模范”、“共产党员的模范”。  相似文献   

9.
一 高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刘志丹等一起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1935年,王明“左”倾路线肆虐陕北,高与刘志丹等被捕入狱,正要被杀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来到陕北而获救。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人们从许多描写长征的文字资料中可以得知,当年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于哈达铺镇休整时,通过镇邮局里的国民党报纸,知道了陕北还有一块地方有共产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于是,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人开会研究,做出中央红军到陕北落脚安家的决定。然而,事实上,在看到报纸之前,毛泽东曾与当地的回族阿訇谈经论道,对红军北上落脚陕北心中已经有了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1.
1935年秋,当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西北革命根据地爆发了一场错误"肃反"运动,主要针对陕甘边根据地及红二十六军的党政军领导人。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代表中共中央主持解决了陕北"肃反"扩大化的问题,释放了刘志丹等被错捕的同志,挽救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也为党中央和红军在陕北落脚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刘志丹是陕北红军和陕北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他的名字在中华民族的英雄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但刘志丹的爱人佟桂荣的名字却鲜为人知。她当年在延安领导妇女儿童工作,解放后曾多年担任陕西省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她为人朴实、亲切、富有同情心。凡遇贫苦穷人,她一律相帮;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红军铁甲旅的陆军第五十四集团军装甲某旅,前身是1933年10月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马文瑞、王兆相领导创建的陕北神府红军。它是我军装甲兵序列中唯一的一支红军部队,也是历史上唯一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的陕北红军。从诞生之日起,这支部队就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始终成建制保留,创建的神府苏区一直牢牢掌握在我党手中,被毛泽东誉为党中央的抗日前哨。在革命战争年代,这支部队先后经历千余次战役战斗,有13个连队被授予荣誉称号,涌现出  相似文献   

14.
“原来你这么年轻” 习仲勋在1926年5月就投身革命,1934年,年仅21岁的习仲勋已经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了。他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创建了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的主要助手。  相似文献   

15.
张晓飞 《党建》2021,(2):65-66
"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这支流传在陕甘地区的民歌,歌颂的就是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1903年,刘志丹出生在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1922年,他考入榆林中学,在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进步教师的影响下,开始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和领导进步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16.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历经千险万阻到达陕北苏区吴起镇。20日上午保安游击队政委兼队长张明科接到秘密联络员送来的鸡毛信:“毛泽东在吴起镇,速来,千万勿误。”张明科接到鸡毛信后,马上赶到吴起镇,在指挥部聆听了毛泽东关于中央红军长征情况的介绍,并说明红军准备在吴起以西地区消灭尾追之敌,要求保安游击队给红军带路,张明科欣然答应。随后毛泽东又询问了刘志丹的情况和红二十六军团以上干部被关押在瓦窑堡的详细情况。毛泽东离开吴起镇时第二次接见了张明科并提出三点指示:一是在中央红军占领的几道川…  相似文献   

17.
<正>“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一心要共产……”这支流传在陕甘地区的民歌,歌颂的正是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刘志丹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陕甘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虽然他牺牲时年仅33岁,但却在当地革命史、包括隐蔽战线斗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正1948年5月,毛泽东住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突然遭遇了一次敌机轰炸。当时,他正迷迷糊糊睡着觉,随即被人强行架出房间,由此逃过一劫——炸弹在离他们不远处爆炸,否则中国的历史可能会因此改写。那么,到底是谁救了毛泽东……炸弹爆炸在毛泽东的屋前自从1935年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成了"红色首都"。解放战争期间,为了快速击垮解放军,蒋介石自然把矛头指向了延安,他命令嫡系胡宗南部队  相似文献   

19.
<正>陕北,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黄土地上,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刘志丹、谢子长等创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唯一硕果仅存的西北革命根据地,她是中共中央与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精心培育了闻名遐迩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陕北富县毛泽东 交给汪锋三封密信 1935年11月下旬的一天,陕北根据地,雪后天睛,空气格外清新。王首道来到汪锋住的窑洞,要他立即到前线总指挥部接受新任务。汪锋是陕西兰田县人,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刘志丹领导的渭华暴动,曾担任过红二十六军政委。 红军前线总指挥部驻扎在陕北富县西边退套塬东村。村东有一排五孔土窑洞。南面三孔窑住着毛泽东、周恩来,北面住的是前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杨尚昆先安排汪锋住下,并对汪锋说:“你是主席调来的,工作由主席给你当面指示,你先好好休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