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启动辽宁历史上最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程。在短短5年时间里,辽宁累计改造棚户区1775万平方米,建设2685万平方米的回迁楼,成功地改善了45万个家庭、155万多人口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员(沈阳)》2008,(9):F0003-F0003
东洲区是抚顺市棚户面积最大,居住群众最多的城区。棚户区改造以来,全区已经拆迁110多万平方米,建设完工近200万平方米,回迁居民4万多户,2008年底将胜利实现消灭棚户区的目标,棚改新区落成后,东洲区切实加强新区社区党的建设,确保回迁群众住得稳,住得好,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0,(3):F0003-F0003
通过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我省155万户、470万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4年来,全省累计改造城市棚户区(危旧房)685万平方米;改造煤矿棚户区229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罗先东 《学习导报》2014,(22):29-30
棚户区改造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德政工程。津市作为湘西北老工业城市,面对城市棚户区改造面积大、困难对象多、资金压力重等诸多严峻现实,抢抓国家推进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机遇,创新性地实行"1+2+3+X"的棚改模式,先后完成融资20多亿元,改造棚户区16个,惠及住户8400户,改造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4487套,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有效破解了"钱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棚户区改造在全省人民的一致赞颂中,即将告一段落。截至今年8月15日,全省已拆迁棚户区96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两年拆迁848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全省已竣工回迁房390万平方米,15余万户困难居民喜迁新居。而且,对于辽宁省有着迫切住房需求的众多特困居民和中低收入者,  相似文献   

6.
2006年,省委、省政府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全面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重大决策,决定利用二到三年时间,完成全省9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15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并作为当年全省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了开门红。到2006年年底,全省共拆除房屋950.2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126.69%,搬迁18.62万户,拆迁人数60.7万人;开工1300万平方米,投资332亿元,其中新建回迁房571.69万平方米,已经回迁安  相似文献   

7.
周忠轩 《求是》2012,(16):46-48
从2005年起,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不仅解决了城市最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问题,也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推动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为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力。一、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深入落实以人为本核心要求,是棚户区改造的力量源泉由于大部分棚户区远离城市中心、交通不便、商业开发价值低等原因,其改造步履维艰。到2004年底,辽宁省尚有棚户区2900多万平方米,居住着70多万户、210多万人。改造棚户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辽宁是中国棚户区最多最集中的省份,除少数建于  相似文献   

8.
栅改进行时     
沈阳:全市共有棚户区、平房区、旧城区238片,占地面积1558.55万平方米,涉及拆迁居民113009户。列入省委、省政府改造计划的9片棚户区总占地面积102.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6744户。目前已经全面启动,已拆迁10507户,占总户数的70%,建筑面积55.5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罗先东 《新湘评论》2014,(22):29-30
棚户区改造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德政工程。津市作为湘西北老工业城市,面对城市棚户区改造面积大、困难对象多、资金压力重等诸多严峻现实,抢抓国家推进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机遇,创新性地实行“1+2+3+x”的棚改模式,先后完成融资20多亿元,改造棚户区16个,惠及住户8400户,改造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4487套,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有效破解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风险怎么控”三大难题,基本实现了城市棚户区改造“应改尽改”、保障性住房“应保尽保”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以来,抚顺市干部群众在棚户区改造中谱写了雄浑激昂的乐章。在中央的关心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我们仅用一年多时间,拆迁棚户区177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房251万平方米,有17.3万人告别棚户区,走向充满希望的新生活。新实践带来新变化,新变化激发新活力。抚顺棚户区改造不仅解除了累积多年的百姓之苦,破解了困扰已久的历史难题,更开辟出社会发展的新天地,给抚顺老工业基地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迎难而上破解难题,党的威信明显提高抚顺棚户区问题沉积多年,情况复杂,其中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混杂,城镇居民和农业人口并存,公建…  相似文献   

11.
柳青 《新长征》2010,(1):11-13
我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欠账以及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影响,全省各地存在着大量棚户区。据不完全统计,全省9个市州和41个县(市)有棚户区(危旧房)5300多万平方米。棚户区里的老百姓居住条件十分困难,应该说,改革开放的成果在这部分群众的住房当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何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来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党委、  相似文献   

12.
新邱棚户区是全省最大的集中连片棚户区,棚户房面积94万平方米,涉及人口45935人。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新邱区举全区  相似文献   

13.
正成都市成华区自启动涉及搬迁面积约155万平方米,惠及约2万户棚户区居民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以来,区纪委通过制度防控、警示教育、交叉检查等举措,积极开展"问效、问廉、问责",对全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了全过程监督检查。落实责任,考核一把手。成华区纪委坚持"严"字当头,制定主体责任和监督  相似文献   

14.
棚户区改造(以下均简称为“棚改”)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2011年,湖北省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率已达99,98%,其中武汉从232个片区中选取了38个片区纳入改造规划,黄石市计划5年内改造棚户区13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贵州省棚户区改造数43万户,争取到国家各类补助资金180.82亿元,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到棚户区改造资金914.82亿元。其中,在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全省共获得银行授信规模超过410亿元。近年来,贵州省持续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力度。2010年至今,全省已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19.4万户,有效改善了350多万棚户区居民的住房条件。2016年,贵州省棚户区改造数43万户,任务量居全国第三,争取到国家各类补助资金180.82亿元,通过多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6,(8)
一组数字的背后3—5年,1500万平方米,40万住户,100万人。这一组数字表明了什么意思?其实这是省委省政府新近开始实施的一项大工程里的几个关键数字。它的含义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利用3到5年时间,完成全省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1500万平方米改造工程,从而解决近40万户、100多万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省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由1998年的15.6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1.8平方米,增长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本溪市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是行使政府职能、承担城乡居民住宅建设的事业单位。2006年初,市政府把建设辽宁省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44万平方米彩北棚改工程交给城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委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决定集中在二三年内通过多渠道筹集150亿元资金, 全面完成建筑面积824万平方米,涉及近百万人集中连片的棚户区改造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09,(1):F0003-F0003
通过两年时间的棚户区改造,吉林省有42万户、130多万城市棚户区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在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有力推动下,全省房地产业蓬勃发展,2007年完成总投资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6):39-39
近几年全国已改造各类棚户区1200多万户,几千万群众生活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棚改走出了一条比较有效的路子。但目前城镇仍有1000多万户群众住在集中连片棚户区,加上没有上下水等居住条件的小片棚户区和危旧房,居民超过1亿人。棚改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