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06,(11):16-17
2006年10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快乐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快乐小康指数为79.3分,比上一年度的78.1分略有提升。  相似文献   

2.
《小康》2006,(5):20-21
今年4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对2005年4月~2006年4月间“生命小康”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71.5分,比上期(2004年4月~2005年4月)74分下降2.5分。这对致力于全面小康建设的中国来说无疑  相似文献   

3.
秦海霞 《小康》2006,(10):18-21
2006年9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间“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1分,与上一年度的60.2分基本持平。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近年不会有多大改观。  相似文献   

4.
《小康》2007,(8):16-18
一年前,《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间“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1分,与2005年度的60.2分基本持平。在发布的同时,《小康》写道: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近年不会有多大改观。 一年后,《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信用小康”状况再次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分,比上年的60.1分下降0.1个百分点。如所预言的那样,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没有改观,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7,(8)
一年前,《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间“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1分,与2005年度的60.2分基本持平。在发布的同时,《小康》写道: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近年不会有多大改观。一年后,《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信用小康”状况再次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分,比上年的60.1分下降0.1个百分点。如所预言的那样,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没有改观,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相似文献   

6.
《小康》2006,(9)
比上年度66分下降1.7分惟有心理安全指标提高2006年8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8月到2006年8月间“平安小康”进行了调查。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经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为64.3分,比上一年  相似文献   

7.
《小康》2006,(9):18-18
2006年8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8月到2006年8月间“平安小康”进行了调查。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经过对监测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平安指数为64.3分,比上一年度的66分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8.
《小康》2006,(11)
比上年度78.1分略有提升不快乐的最大社会根源是“社保”不完善年10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快乐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快乐小康指数为79.3分,比上一年度的78.1分略有提升。所谓快乐,指的是对整体生活的心里满意程度。快乐与幸福相比,是短暂的心里感受,幸福则是整体的长期的心理感受。快乐分为三组关系:施政者与大众、富裕阶层与弱势群体、社会转型压力与庞大职业群体。本刊调研组侧重第三种关系,将…  相似文献   

9.
《小康》2006,(10)
与上年度60.2分基本持平信用状况改观不大官员信用排名最后2006年9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间“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1分,与上一年度的60.2分基本持平。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近年不会有多大改观。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是从政府公信力、人际信用、企业信用等三项指标来进行测评。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1,(6):41
2011年5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居住小康"进行了调查。经对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10~2011年度中国居住小康指数为70.7分,比上一年度的68.9分提高1.8分。2010~2011年度中国居住小康的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06,(8):18-19
2005~2006年度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1分,比上一年提高了2分,但农村消费环境却在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07,(11):16-19
2007年10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新浪网、唐楷调查等机构,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现场调查、网络调查以及读者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2分,比上年度的71分略有提升。《小康》主要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衡量中国消费小康指数。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07,(6)
2007年5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教育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64.1分,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随着政府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未来几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将会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07,(6):34-37
2007年5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教育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64.1分,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随着政府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未来几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将会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2,(6):67
正2012年5月,《小康》杂志、浙江大学不动产投资研究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居住小康"进行了调查。经对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11~2012年度中国居住小康指数为72.1分,比上一年度提高1.4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09,(6):18-20
2009年4~5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态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的社会信息,得出2008~2009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60.1,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至此,我们连续5年发布的中国生态小康指数首次超越60分的及格线。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6,(7):18-19
2005~2006年度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63.2分,比上一年度提高1.2。但教育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心理落差仍在日益加大。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07,(1):16-17
2006年12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休闲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为64.7分,比上一年度的63.5分提高1.2分。随着人们休闲观念的提高,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休闲时间的增加、收入的增长,未来几年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会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09,(1):16-18
2008年12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休闲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8-2009年度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为66.7分。比上一年度的65.5分提高1.2分。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9,(3):16-19
2009年2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主要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4.7分,比上年度72.8分增加1.9分。其中,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指数分别为64.5、74.0、67.2、88.6、72.3分,比上年分别增加2.2、1.8、1.9、2.2、1.2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