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而建设法治政府则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前提和进一步实现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2.
简毅 《法制与社会》2010,(21):192-192
民主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进展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本。  相似文献   

3.
王韶华 《中国司法》2005,(12):82-8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总书记对“和谐社会”内涵的阐述表明“民主”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而与法治紧密相关的司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本文就是对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司法是法治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实行法治,必须强化司法能力建设进行了探讨。一、和谐社会必…  相似文献   

4.
徐亚永 《法制与社会》2012,(30):204-20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最终目标,充分理解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完善民主法治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障,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柱与基础,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诚信守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审视当前我们的监狱工作…  相似文献   

6.
民主法治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进行走访调查,总结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现状,分析阻碍民主法治建设的原因,认为要完善农村民主法治建设,需要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共同努力,并从立法、执法、守法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活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同时加强农村规范化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司法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特殊的推进作用。在法治社会里,司法是法治的最后一个环节。司法能否公正,直接体现一个社会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确保民主政治和实现法治程度的实际水平。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考察,实现司法公正对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民主法治。而法治文化则是支撑一个国家民主法治构建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法治文化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文化发挥的作用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首,清楚地表明了法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法律信仰——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社会的关键词,和谐也成为我国的主旋律。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把民主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要求,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而法律信仰则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若是没有社会主体对于法律的信仰,那么就是再多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难以促成法治国家的建成,构建和谐社会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1.
民主法治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极端重要性,刑法作为国家统治的有力武器,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又有着与一般法律不同的作用和特征。本文从刑事法治建设的角度说明法治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和谐社会社会之间呈辩证关系,法治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正确运用法治理念,在立法决策、检察工作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的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宪法的最高权威,建设民主宪政制度,以民主法治建设为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我们党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深刻把握而提出的重要观点,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民主法治摆在首位。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其实质就是法治社会。因此,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5.
政府职能转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对政府而言,就是要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和透明政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惠及亿万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是一项浩繁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为之努力,为之奋斗。法律服务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族,它通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服务志愿者参与和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业务和涉法问题,促进民主法治,促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安定有序,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法律服务是民主法治的“助推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民主法治为和谐社会诸多特征之首。怎样实现民主与法治?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需要依靠全社会特别是律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是追求秩序与公平的社会。秩序与公平是和谐社会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和谐必须具有如下特点:顺畅的社会流动机…  相似文献   

18.
民主和法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琼现 《法学论坛》2005,20(4):74-8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民主和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民主和法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首要指标和要素,而且也是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活力安定的形成机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实现保障与必然路径。目前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设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以公平公正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司法人员的司法伦理道德建设,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平台。加强司法伦理道德建设,只有坚持公正、人性、平等、理性等原则,才能使司法人员真正以人为本,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树立公平正义、诚信和谐的社会风气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