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日前,省委组织部、省农委、省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对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深入推进同步小康驻村以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按照中央要求,我省全面排查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贫困村和民族地区的村,确保"第一书记"应派尽派,到人到岗,实现全覆盖。"第一书记"任期为1至3年,由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新华网北京4月30日电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抓基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对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作出安排。选派第一书记的重点范围是: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要做到全覆盖。对赣闽粤等原中央苏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通知》明确,第一书记主要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通知》还明确了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4.
<正>明确第一书记的选派范围和数量选派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要实现全覆盖。主要是那些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的,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严重影响班子整体战斗力的,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组织制度形同虚设、不开展活动的,尤其是换届选举拉票贿选问题突出、宗族宗教和黑恶势力干扰渗透严重、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混乱、社会治安问题和信访矛盾集中的村。  相似文献   

5.
因地制宜制定措施,构建学习交流平台,确保安排部署落地见效,让“第一书记”到村工作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这次被选派到村任‘第一书记’,感谢组织给我提供了一次锻炼成长的好机会,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负众望。”在旌阳区召开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动员会后,从旌阳区林业局选派到黄许镇双原村任“第一书记”的郭义颇有感触地说。没有城市宽敞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没有招之即来的出租车,只有弯曲的田间小道和无垠的土地。  相似文献   

6.
王玉进 《江淮》2012,(2):33
近年来,为顺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各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这是培养锻炼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探索。那么,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如何履职尽责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六要"。一要端正态度转角色。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应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明确职责,突出重点,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强化村级组织等作为第一要务,认真当学生,不当"钦差大臣",当主人,不当客人。  相似文献   

7.
他们,年轻、肯干,是自贡市各级各部门的骨干力量;他们,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是自贡市党员干部中的优秀分子.以"强基层提本领"为目标,1314名第一书记分赴全市村(社区)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成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开创基层发展新局面的生力军. 从2013年开始,自贡市先后选派三批第一书记到后进村(社区)、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开展工作.今年,自贡市进一步完善机制,拓展覆盖面,向全市所有村(社区)选派党组织第一书记,在全省率先实现第一书记全覆盖常态化选派.  相似文献   

8.
正按照辽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省、市、县共选派到建昌县乡村工作干部302人,其中,省选派111人、市选派169人、县选派22人。302名选派干部中,任乡第一书记1人,任乡镇第一副书记25人,任乡镇长助理12人(到指定村工作),任村第一书记264人。为加强选派干部管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建昌县强化"三个保障"、完善"三项制度"、设立"五个专栏",激发了选派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9.
<正>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排查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贫困村和民族地区的村,确保"第一书记"应派尽派,到人到岗,实现全覆盖。5月9日,贵州省部署安排精准选派村"第一书记",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今年,贵州在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时,明确要求驻村工作组组长担任所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目前,已有8580名组长担任"第一书记"。建强基层组织是村"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任务。坚持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首要任务,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0.
《江淮》2008,(2)
一位乡党委书记在谈到选派干部工作时说道:"第一书记不是仅仅写在纸上的,要真正成为第一书记确实要付出很多。"他的话耐人寻味,更值得选派干部深思。选派干部挂职到村任第一书记,顾名思义,他就是村"两委"班子的班长,全村的"领头雁",这既有组织上的信任,又有村干部的期盼,更有广大老百姓的期望,各方面对  相似文献   

11.
<正>优化力量配备,实现有人才干事。选好"领路人"。抓住村级换届契机,将政治过硬、党员群众认可、致富能力强的农村优秀人才选为"领头雁",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8%。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挂职帮扶机制,针对经济发展薄弱村、综合工作较弱村,区、街两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具体帮扶指导村"两委"班子找准问题、拿出良策,推动工作提档升级,先后有2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农村基层。建好"后备军"。出台《关于加强村党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严格选拔标准,规范选拔程序,强化培养锻炼,加强日常管理,全区68个村级党组织共有后备干部214人。依托人才工作站平台,每年选调  相似文献   

12.
2015年8月以来,按照中组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先后选派了21名优秀干部到贵州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他们和贵州选派的近万名驻村干部一道,为推动贵州农村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本刊选取四名代表,讲述他们的驻村故事。  相似文献   

13.
党建信息     
《先锋队》2013,(1):55-56
晋中市:扎实开展选派"第一书记"工作2012年以来,晋中市把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放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总体布局中来谋划,站在加强基层组织、密切干群关系、转变工作作风的高度来摆布,扎实开展了"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全市共选派809名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其中科级以上领导干部517名,一般党员干部239名,企事业单位干部53名;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萃     
<正>盐山县"四员"助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选派"整顿指挥员"。建立县级领导联系点制度,规定每名县级领导联系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每月到村工作不少于2天,帮助所联系村解决突出问题。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县直部门结对帮扶制度,在帮扶单位中选派"第一书记"到软弱涣散村任职,帮助提升村级党建水平,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选派"发展策划员"。建立乡镇干部包村制度,规定每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1个村,每周到村工作不少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5,(3):59
<正>一是县委常委挂任村(社区)"第一书记",示范支部创建活动彰显成效。2013年7月,黔西县选择了15个不同类型的村、社区,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县委常委分别挂任1个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着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百名干部进百企,企业发展、干部能力提升互动双赢。2013年8月,黔西县从乡镇(街道)、县直单位选派104名干部,分别入驻104个工业企业(项目)等,开展为期一年的"一对一"帮扶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们从机关选派一批“精兵强将”到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这些干部工作尽职尽责、很有成效。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目前在我省虽然还处于试点阶段、探索阶段,但这项工作很重要、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我省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第一书记的职责显得尤为重要.村第一书记必须主动融入、敢于担当、敬业有为,努力使履行"第一责任"的过程,成为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夯实基层基础的过程,成为推动精准扶贫、促进增收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成为转变工作作风、联系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成为奉献青春年华、实现人生抱负,促进自我锻炼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选派122名第一书记强化薄弱村党支部基层情况千差万别,要让所有党支部在学习教育中"齐步走"、不掉队,支部书记是关键。南京市委在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中明确,先整顿软弱后进基层党组织,再开展学习教育。全市倒排出173个需提升的基层党支部,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南京市委高度重视第一书记选派工作,从市区两级机关事业单位遴选70名正处级党员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选派52名机关年轻干部到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同样,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也衡量着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地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交会处的林口县,有3208户家庭处于省贫困标准之下,7945口人盼望着摘掉贫困的帽子。2015年年初,针对县内7个省级贫困村和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相对集中的26个村,林口县委制定了《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通知》。于是,33只"头雁"凌空而起,带领着那里的党组织和党员  相似文献   

20.
正同步小康"双书记"是安顺市助推当地农村与全省全国同步小康的一次重要探索,是当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1+12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面精准扶贫的有益尝试。2015年5月,安顺市委实施"双书记"政策,全市1007个村分别由一名市县部门单位一把手任"帮村书记"和一名优秀干部任"第一书记",实现"双书记"全覆盖,为农村同步小康安上"双引擎"。关岭自治县花江镇莲花村的村民黄信江起初也不太理解"双书记"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