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敏  王浩 《犯罪研究》2002,(6):60-62
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改革缉私体制一系列重大决策的举措之一,海关总署党组将海关缉私情报归口侦查部门管理。实施归口管理后,缉私情报工作如何认真实践“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海关工作新方针,支持并服务于海关严密高效的监管模式及打击走私犯罪,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建立现代海关情报系统,就缉私情报工作如何贯彻海关工作新方针并为海关监管服务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法制焦点     
《法庭内外》2012,(1):2+1
赖昌星案正由海关缉私部门侦查日前,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表示,赖昌星归案后,海关缉私部门对其涉嫌走私犯罪事实开展了全面的查证工作,目前侦查工作进展顺利。这一案件经海关缉私部门依法侦查终结后,将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温州刑拘27名非法集资嫌犯针对当前温州因企业资金链断裂、民间非法集资引发的问题,温州市公安局打击、查处了  相似文献   

3.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过程中,依据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据此,海关并不具有侦查权。但笔者认为,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担负着缉私重任,其地位和职责要求享有并行使走私侦查权。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 根据《国务院关于缉私警察队伍设置方案的批复》(国函[1998]5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组建缉私警察队伍实施方案的复函》(国办函[1998]52号),海关总署、公安部组建成立走私犯罪侦查局,纳入公安部编制机构序列,设在海关总署。缉私警察是对走私犯罪案件依法进行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的专职刑警队伍,走私犯罪侦查局既是海关总署的一个内设局,又是公安部的一个序列局,实行海关与公安双重垂直领导、以海关领导为主的体制,按照海关对缉私工作的统一部署和指挥,部署警力,执行任务。走私犯罪侦查局在广东分署和全国各直属海关设立走私犯罪侦查分局;走私犯罪侦查分局原则上在隶属海关设立走私犯罪侦查支局。各级走私犯罪侦查机关负责其所在海关业务管辖区域内的走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缉私工作在现代海关制度总体框架下的战略选择,要求缉私警察工作必须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快速通关与监管安全、税收任务与缉私责任、绩效意识与指标观念、专项行动与长效机制、打防结合与重打轻防、精品谋略与速战速决、人性执法与严格执法以及海关缉私与综合治理等八个相对关系,切实充分地发挥缉私整体效应,保持缉私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门卫士     
海口海关调查处副处长周刘胜参加海关工作20多年来,绝大多数时间战斗在缉私岗位上,带领着缉私关员们与走私犯罪分子进行着血与火、生与死的较量。一次海关得到信息,从海口开往广东的轮渡上藏匿了两汽车走私尼龙丝,企图偷运出岛。周刘胜立即带人乘摩托艇追了上去,因风浪太大,只有周刘胜和另一位关员跳上了渡船,经检查发现了走私尼龙丝。为了不影响船上其他车辆的运输,周刘胜决定船到广东返航时将其押回海口。没想到船到广东后,走私分子仗着人多并与当地的一些人勾结起来,把周刘胜团团围住,甚至有人用手铐将周刘胜铐起来。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7.
1999年底,秋风已让人感到阵阵寒意,此刻面对高墙铁网,过惯了灯红酒绿、养尊处优生活的原济南海关副关长高庆亭,内心更是凄楚异常。“我从不贪恋金钱,不近女色,想不到自己鬼迷心窍被一张‘空头支票’牵住了鼻子,以至参与走私,犯下党和人民无法饶恕的错误……”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个昔日的缉私官员止不住涕泪横流。走私货物“牵”出海关关长1996年12月7日,天色灰蒙蒙的。南下的西伯利亚寒流紧紧裹着泉城济南,一阵紧似一阵的北风扫荡着大街小巷,摇撼着枝叶干枯的树木,掠过树  相似文献   

8.
西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区位环境使走私犯罪形成自身的特点,作者以多年的反走私犯罪工作经验,介绍西南地区走私犯罪案件的特点和文件物证收集方法,阐述关区刑事技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思考,意在通过交流探讨提升刑事技术在整个关区反走私案件中的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走私犯罪侦查启动过程中,存在着到案措施难以落实、搜查功能难以发挥、案件经营难以开展、技侦手段难以运用等难点。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包括缉私侦查在内的侦查工作采用的是程序启动型模式,同时由于走私犯罪和缉私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缉私侦查启动工作更易陷入困境。为适应打击走私犯罪的需要,应当将程序启动型转为随机启动型侦查模式,同时对相关的配套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上曾数次出现过走私势头涨消的情况。有人因此提出“关税—走私联动说”,认为关税的高低是走私涨消的主要原因。作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走私涨消的关键在于“缉私效能”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