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丈夫周某感情出轨,与“二奶”生有一子。妻子叶某虽然接纳孩子,但经常与丈夫周某发生争执。一天,妻子见丈夫的车旁边站着一位妖艳女郎,以为又是丈夫感情出轨。32妻子叶某忍无可忍,迁怒于“二奶”的儿子5周某后悔莫及。6慑于法律的威力,叶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韩一民专栏 拈  相似文献   

2.
在一般人的概念里,包二奶基本上都是有职、有权、有钱人的“专利”。谁能想得到,一个在异地打工为生、而且是负案在逃的打工仔,也如此“洋盘”,居然请人介绍了一个打工妹作为“家外之花”,偷偷呵护了3年,甚至还生了个儿子!东窗事发后,在妻子和二奶的一再施压下,他不得不和二奶走上了法庭,二奶提出了要其支付35万元的巨额赔偿!  相似文献   

3.
一个原本仕途顺利的“后备干部”为了满足膨胀的私欲,不惜瞒天过海先后骗取单位及个人101.6万元巨款,并用这笔钱包养了“二奶”。谁知道,“二奶”瞒着他怀孕并坚持生下一女,以此要挟他拿出一笔笔巨款。面对“二奶”永无休止的贪欲,百般无奈的他为了保住名声地位,息事宁人,不惜做通妻子的工作,夫妻俩相互配合,巧立名目诈骗、贪污152万元,填充“二奶”的饕餮黑洞,及至案发。娇妻贤仕途顺,贪念骤起包“二奶”2000年初,才华横溢、仕途顺达的雷珍36岁就坐上了大连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两委办”综合处处长之位,成为开发区管委会最年轻的后备干…  相似文献   

4.
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轻信富商的甜言蜜语后,成了富商的“二奶”.俩人相处过程中,女方先后收受了男方给付的21万元.富商的妻子得知后,以丈夫的“二奶”不但“侵犯了她和丈夫的合法夫妻关系,也侵犯了她对共同财产的处分权和所有权”为由,请求法院判令“二奶”归还这21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5.
佘祥林被无罪释放了,法律终于给了佘祥林一个迟到的公正。当我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无辜的佘祥林,拷问滥用刑罚对佘祥林造成的伤害时,还应看到一个死不瞑目的被害人——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吕冲村堰塘里的那名“女尸”。随着佘祥林妻子的出现,那名女尸已不再是被佘祥林“杀死”的“张在玉”。她到底是谁?杀害她的凶手又是谁呢?想必大家和我同样有这样的疑问。  相似文献   

6.
近来,刚刚开始实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引起了广泛关注,所谓该法“首次对男性生育权作出认可”、“妻子再也不能剥夺丈夫生育权”更是成为媒体爆炒的热点。奇怪,法律什么时候剥夺过男性的生育权了?生育须有男女双方的合意,达不成合意,离婚就是了,何来谁剥夺谁的生育权一说? 细查究竟,原来该法第十七条规定了一句“公民有生育的权利”。公民有男有女,如单从字面理解,可  相似文献   

7.
阿成  宁冰 《政府法制》2009,(12):36-38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政府老龄委办公室主任韦建忠在外面包“二奶”,并生下两个私生子女,其妻子刘裕兰自残17刀仍挽不回丈夫的心。为了维护女人的尊严,为了让践踏法律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刘裕兰决定追究老公的刑事责任。然而,狡猾的韦建忠却与“二奶”合谋玩起了猫捉老鼠和移花接木的游戏。就在:埘裕兰走投无路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重大转机:从政府官员到陌生市民,许多人挺身而出,对韦建忠的婚外情进行围追堵截。与此同时,韦建忠的朋友、替身及“编外岳父”等人也“揭竿起义”、反戈一击,最终将这名众叛亲离的风流贪官送进监狱。2009年3月中旬,刘裕兰正式向柳州市柳北区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相似文献   

8.
丈夫没有生育能力,妻子却先后生了两个小孩,一个是经双方同意通过人工授精方式所生,一个是妻子红杏出墙私自和他人所生。丈夫起诉离婚,妻子也同意了,一拍两散之时,两个来历特殊又来历不同的小孩到底该和谁共同生活?抚养费由谁承担?丈夫认为妻子出轨伤害了自己,因此要求妻子给付其精神抚慰金15 000元。法院会支持他的请求吗?因为离婚纠纷,江苏省宿迁市的一对夫妻牵出许多法律和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真 《法制与经济》2003,(12):23-28
一位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佑铭的教育局副局长公然包养“二奶”,后又因日久生厌而杀害“二奶”;令人吃惊的是,在初审法庭上,身为受害者的这位花心局长的原配妻子却为心肠狠毒的丈夫激情辩护,且列举很多证据证明他是一个难得觅见的好人,请求法院从轻量刑。一个道貌岸然的教育局副局长,一段沾满鲜血龌龊的情色纷争,一位可怜可叹的受害女人……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温床上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断的丰富,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在不断地朝着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而与此同时,许多社会问题也如细菌般不断滋生.近年来,“二奶”群体也逐渐从幕后转移到台前不断为公众所熟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由“二奶”群体所引发的不仅仅是有关道德上的讨论,也引发了诸如“遗嘱自由”、“意思自治”、“公平受遗赠”、“公序良俗”等许多法律上的激战.本文将以一起遗赠案例为切入点,从公民的遗嘱自由入手简单探讨民法中意思自治与公序良俗的相关理论与矛盾焦点.当以个人为本位的意思自治遇到以社会为本位的公序良俗,中国的法官们会如何选择?中国的学者们会如何评论?而中国的民众们又该如何理解和接受?我将在本文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大海 《政府法制》2006,(20):30-32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海归”打工仔,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像有钱人那样骄奢淫逸,他打3份工,包养了两名“二奶”。两名“二奶”的巨大开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没日没夜地干活,在城市里东奔西走,舍不得买一份超过4块钱的盒饭……终于,在两个“二奶”的围困下,他的积蓄彻底耗尽,骗取工友的巨款后也无济于事。眼看“二奶”、“三奶”都要离他而去,他决定杀掉“二奶”,用“二奶”的钱养“三奶”……2006年6月,安徽省合肥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李明河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2.
一种声音:法院驳回“二奶”获赠遗产的诉讼请求,是那样地善解人意另一种声音:法律给道德让路,并无公平可言  相似文献   

13.
◇谁能证明父母失踪或“死无对证”的私生子女的“身份”?证明或否定依据什么?◇在婚生子女与私生子女的权益发生冲突时,法律的价值取向偏重何方?  相似文献   

14.
从感染性病到丧失生育能力,到沦落卖淫女,再到跳楼致残,这个女人一连串的不幸遭遇在她看来都是因为当初那个救了她又让他做“二奶”的男人。因此她悬赏雇凶,进行了三年的暗杀,没想到她却遇到了“二奶”和男人“两面都吃”的“天下最没有职业道德的劣等杀手”。那么这个曲折的案例给人以什么样的思索呢?  相似文献   

15.
四川泸州的"二奶"继承案于一年前落下帷幕,舆论对妻子是支持或反对,媒体对情人是不耻或者同情,法学家们对判决是觉得公正或失实,关于此案的种种都在法院的判决作出之后争论四起又归于消散。这里,本文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这个已经"过期"的法律问题,并从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道德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了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16.
幽默     
谁干的好事水手在海上航行了两年,休假回家,见到妻子正在照顾一个初生的婴儿。谁干的好事?他问,是不是我的朋友麦克?不是。他妻子回答。那是不是我的朋友鲍伯?  相似文献   

17.
梧槐 《政府法制》2005,(10):26-28
酗酒和包养“二奶”开销过大,花心处长囊中羞涩。有一天,这个“惧内”男人突发奇想,昧着良知欺骗妻子,利用偷来的盖有单位公章的稿纸伪造借据,以单位“高息集资”为由,套取了家中的6万元现金。5年后,不知情的妻子催要这笔款项,他骑虎难下,只得假戏真演,一纸诉状将单位告上法庭,索要13.7万元本金及利息。于是本来子虚乌有的事情,却让法院和公安等部门忙活了一场……  相似文献   

18.
酗酒和包养“二奶”开销过大,花心处长囊中羞涩。有一天,这个“惧内”男人突发奇想,昧着良知欺骗妻子,利用偷来盖有单位公章的稿纸伪造借据,以单位“高息集资”为由,套取了家中的6万元现金。 5年后,不知情的妻子催要这笔款项,他骑虎难下,只得假戏真演,一纸诉状将单位告上法庭,索要13.7万元本金及利息。于是本来子虚乌有的事情,却让法院和公安等部门忙活了一场……  相似文献   

19.
梧槐  大风 《法制与经济》2004,(12):26-29
2004年10月25日.郑州市某看守所内.原河南省某厅厅长助理魏道宽神情沮丧。面对记者的镜头,他流下悔恨的泪水。58岁的魏道宽马上该退休了.身为总经济师、副厅级干部的他,平日里慈眉善目、小心翼翼,一副可敬可亲的模样,谁又会料到他的生活竟如此糜烂,谁又能想到他手段如此狠毒——雇“大二奶”杀害怀有身孕的“小二奶”……  相似文献   

20.
舒朗秋 《政府法制》2011,(24):31-31
围绕婚外情,有人开设网站专门为“二奶维权”。郑百眷的“二奶雏权网”早在2006年6月就已创立,当年曾因明确打出为“二奶维权”的招牌而名声大噪,引起国内外数百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最近也有人揭露郑百春“假律师”、“假硕士”的身份。网站发展至今经营惨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