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无论是商品的价值还是使用价值都与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一致的,都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关系;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价值是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中对主体发生效用的属性,价值原则及其方法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使客体满足主体利益和需要过程中遵循的指导思想及其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即尽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我们已经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研究邓小平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运用的价值原则及其方法,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在实践中自觉贯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价值论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它包括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工艺、技巧,其主体和核心是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科学、技术知识。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属性,知识价值则是指知识客观上具有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属性,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种价值是知识的社会价值,是知识价值的“外逻辑”。知识价值的另一种含义只适用于“知识与智慧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价值通过知识来创造,是知识价值的“内逻辑”。一、从劳动价值到知识价值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根本上…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的一个重要教训,是淡化了思想政治工作,造成道德滑坡、价值目标迷茫、价值取向扭曲。因而使假公济私、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了有力的遏制。但要从深层次解决问题,必须从人生观、价值观上来解决。1.价值,是一个涉及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范畴。就一般意义讲,价值是表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客体自身的属性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人们对客体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主观条件。价值的实现既不能脱离它的客观基础,又不能脱离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指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即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谈价值,必有主体且主体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第一,主体,这是指需要的主体,主体是谁。第二,需要的内容是什么,这是客体。需要与需要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不是由主体或客体任何一个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主体与客体双方共同规定的。  相似文献   

6.
个体主体价值问题是个永恒的话题。是否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体主体的整体素质、实践水平和实践成效进而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形形色色、鱼目混珠的价值观念同时存在并相互发生激烈碰撞 ,从而使相当一部分人无所适从甚或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轨道。此时探讨个体主体价值的科学内涵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个体主体价值问题予以辩证阐释。  一、个体主体价值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  作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的价值反映了主客体间…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现代化目标的价值实现无尽21世纪中叶,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奋斗目标,构成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最大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既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真理,又是价值实现的客观内容。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来考察价值实...  相似文献   

8.
论价值认识     
价值问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重要问题,从主体——客体分化起,因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便开始了实践认识活动.认识,一是认识客体,二是认识主体自身.就其性质区分,认识客体属于“科学认识”的范畴,认识主体自身的利益关系属于“价值认识”的范畴.本文拟以主体——客体关系结构为轴心,揭示价值认识的含义及其与科学认识的内在统一,以期阐明将价值理论研究纳入认识论研究的意义.一、价值认识的含义及其特征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处于同其它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事物的本质呈现于关系中,关系就是本质.以实践关系为主要中介活动的主体——客体结构呈现出的复杂关系,揭示了事物的多方面本质,诸如实践的本质,认识的本质,真理的本质,价值的本质,人与自然矛盾的本质等.它们既有互相区别的属性,又具有在实践基础上内在统一的属性,因此在主体——客体复杂关系结构中,抽取出任何一种关系,必然要涉及到其它关系,但毕竟每一种关系又都拥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价值关系或日价值的本质既然蕴含于主体——客体关系结构中,就理当由此结构加以界定.经典作家正是从这方面来阐释价值本质的.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  相似文献   

9.
胡碧霞 《学理论》2010,(12):190-191
教学价值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学属性和主体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的价值主体是多元的,学生、教师、社会是课堂教学的三方主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客体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以及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形成性结果。课堂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本体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两方面。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能恰当处理这两种价值的关系,并使之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发展模式具有内在的价值体系主导和建构成长逻辑,其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与价值全面深度关联。它在产生与建构的过程中坚持和依循着实践真理、发展中心、人民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的价值判断标准;要对业已形成的中国发展模式的功效质量进行客观准确的理解认识,需要秉持运用客观中性、比较鉴别、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相结合的价值评价标准;要对目前尚不够完善的中国发展模式进行改进创新,则需要在哲学、科学和技术方法三个层面立行价值优化标准。深入研究探悉中国发展模式成长演进的"价值判断——价值评价——价值优化"这三重价值标准的选择机理,可以更好地理解把握其建构逻辑、是非优劣和未来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1.
价值观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处于一定社会群体中的人们从价值主体的角度、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所共同形成的关于价值客体的作用、意义、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它表现为人们对于各种外在于他的价值客体的好或坏、正确与错误、是否符合人们的愿望等判断、评价和由此决定的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态度、方式,是人们特有的应该希望什么和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价值观不是恒定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们会有极其不同的价值观。因此,价值观是多元的:相对于一个价值客体的同一种属性而言,不同的价值主体可能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亟需解决如何找出有益于社会主义事物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对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反思,是我国实践的需要;社会主义评价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客体对主体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形式,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以及理论追求的目标;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参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梳理清主体与客体及相关概念:如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含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学习和把握这些相关概念时,要注意的是,主体性与客体性是属性类词,是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或物的相关属性,因而要注意在动态中去把握。  相似文献   

14.
认识起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认识客体不仅包括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而且还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精神产品,即客观的知识系统。与这两种系统相对立的主体系统也包括两个方面:即主体自身以实物形态把握客体的物质器官包括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主体自身以观念形态把握客体的精神器官,即主体认识结构。主体借以把握客体的各种物质器官,是一种物质性的认识工具、手段和中介,它为主体把握客体提供了生理方面的基础,因而它相当于主体认识的“硬件系统”;而主体认识结构则是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脑皮质外”的精神器官,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5.
价值是对主客体之间普遍存在的关系的概括和抽象。作为客体及其属性对主体及需要的肯定和否定的关系,价值凝结着主体的本质力量。由此,价值取向必定成为主体思维导向和实践活动的表现。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度发展的今天,党的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就是稳定、发展、民主、文明。同时,这四个方面的价值所在,正是党的制度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从严治党,总是保持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生动体现。一、党的制度建设的…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9,(11)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学说在中国的实践经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有助于人民富裕幸福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形态后,进入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属性、价值指向和实践动力,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和理论灵魂。  相似文献   

17.
一般而言,所谓学术,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性研究及其知识体系。而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即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问题。"学术的价值何在?"也就是学术的意义何在?学术能满足人的什么需要?学术的价值是多层  相似文献   

18.
青年价值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恩全集》第19卷第406页)也就是说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属性。由此看来,价值主体是价值实现的前提。那么今天青年心中认可的价值主体是什么呢?有没有变化?弄清楚这个问题对我们从更深层次角度去把握青年价值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价值主体清楚不过地指的是人。但人却是形形色色,包括自我、他人、家庭、社会集团、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怀化市药品检验所李玉:价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表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由于人的社会性,个体既作为价值主体而存在,又作为价值客体而存在,从而使个体的价值表现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从自我价值来看,个体作为  相似文献   

20.
试论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内涵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人之为人的人类劳动,是使人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得以实现的创造活动。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内涵是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客体能满足思想道德教育价值主体特定需要的关系,这种特定关系是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具有效用性、过程性、实践性、有限性、层次性等特有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