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鄂政办发[2016]6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作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民告官不见官",行政首长应诉率低是"民告官"案件审判中的一大尴尬。2015年5月,防城港市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仅半年,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从1.85%上升为12.5%。"民告官",老百姓最怕的是见不着官,苦苦准备的庭审,最后变成了自己在唱"独角戏"。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在防城港市法院积极推进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蔚然成风,开创防城港市行政审判工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45号《重庆市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办法》已经2010年12月27日市人民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希,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市长黄奇帆二○一一年一月五日第一条为规范本市行政机关行政应诉行为,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的行政应诉行为,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4.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6〕22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6)54号),增强行政应诉能力,完善行政应诉机制,保障行政诉讼法有效实施,全面推进我市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  相似文献   

5.
正津政办发[2016]8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应诉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6]54号,以下简称《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应诉若干问题的通知》(法[2016]260号,以下简称《通  相似文献   

6.
<正>甬政办发[2014]12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和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通知》(浙依组办[2011]1号)等规定,结合实际,现就全面  相似文献   

7.
正宁政办发[2016]16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6]54号),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有效实施,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提升行政应诉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现结合自治区实际,就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坛》2013,(1):5-5
据新华网沈阳2012年12月21日电。为健全行政调解和行政裁决机制、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打造行政机关和法院的良性互动机制,辽宁省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纳入绩效考核,并拟适时出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这是记者从21日下午召开的辽宁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9.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是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以行政机关名义对行政行为所引发的行政诉讼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有正当理由而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代为履行出庭应诉职责的制度。我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面临和谐因素缺乏、法治要素欠缺和敬业精神匮乏的困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应当推进行政应诉央地立法和谐互动以完善法律体系,分流出庭应诉案件以明确行政机关负责人的个体职责,构建行政水平测试制度以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法治能力,授权法院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以硬化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加强行政审判工作、维护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强烈。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审判机关在行使行政审判职能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一些政府官员也对"民告官"抱有偏见,认为出庭应诉是很丢面子的事。2014年12月27日,平顶山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全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增强对行政审判  相似文献   

11.
正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12.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作为一项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制度设计,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也是行政审判制度改革中的重点与难点。司法实践显示,制度在设计方面存在着行政机关负责人范围过宽、出庭应诉案件不明确、不出庭惩戒措施乏力等问题,需要通过合理选择出庭应诉负责人、细化出庭事项范围、标定出庭次数比例以及强化惩戒处理措施等方面予以完善;制度在实践层面存在着出庭率低、消极应诉以及出庭应诉质效不佳等突出问题,亟待通过健全出庭案件法院裁量机制、出庭应诉联合互动机制、司法建议反馈工作机制、统计数据定期通报机制、行政应诉考核惩戒机制等措施全方位建构配套机制。由此,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该项制度有效预防和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初心与价值,有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与行政审判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对于首例应诉的案件、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诉讼数量较多的案件,法院应当鼓励行政机关领导出庭应诉。对于具有典型意义、示范效应的行政案件,鼓励行政机关领导可直接参加旁听。——市高院领导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本市法院行政案件审判工作情况整改通报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月24日)沪府发〔2014〕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为进一步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的精神,现就本市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和旁听审理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济政办字[2015]3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济南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7月6日济南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行政机关负  相似文献   

16.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了规范行政应诉案件的办理程序,提高行政应诉工作水平,促进市级行政机关、区县人民政府依法行政,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行政应诉案件处理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指导全市的行政应诉工作,包括协调有关行政案件、  相似文献   

17.
各地动态     
云南省人大通过决议加强行政审判日前,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全省行政审判工作的决议》,要求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支持法院依法办案,为法院审理“民告官”案件提供强有力后盾。云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金康说,《决议》要求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要从源头上减少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对已发生的行政诉讼案件,要积极应诉,支持法院依法办案;法院的生效判决,必须坚决执行;法院的司法建议,必须认真对待;对干扰、抵制法院办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行为,主管部门要严肃查处。(陈娟)效益审计写入地方立法武汉首次对全部政府投资…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行政复议定位为与行政诉讼同等重要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新行政诉讼法完善了诸多制度和机制,使得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工作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公民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大幅增加,在复议应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集中爆发.究其原因,当前仍存在对公安行政复议重视不够;办案民警法治思维、执法理念仍有偏差;执法办案不规范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民警执法能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能力不强;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未达到应有效果;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政报》2008,(1):34-34
<正>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加强城市管理,提高综合执法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关于"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17号)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  相似文献   

20.
行政机关的一把手端坐在法庭的被告席上,认真听取行政诉讼原告的诉求与主张,依法阐述行政机关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事实、法律依据和执法程序规定等,平等地参加法庭辩论,这一幕将在宝山法院行政法庭上不断上演。2010年9月,宝山区政府向辖区内的各行政机关下发《宝山区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意见(试行)》,第一次在制度上规范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