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分析民政工作职责定位,必须置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计,随着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治理的不断拓展和国防建设不断推进,民政职能仍会剧烈变动。研判、确立民政工作职责定位,可以从部门定位和工作定位两个方面来进行,解决"是什么部门"和"做什么工作"两大问题。部门定位上,民政始终是政府随时增加职能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海南省各市县普遍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务公开领导机构和监督机制,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村务公开形式,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依法立约、以约治村,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促进海南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截止2015年1月,全省18个市县成立了村务公开领导机构,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民政等部门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丰富村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村务公开栏、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农村低保、农  相似文献   

3.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制度顶层设计.一要实施“三结合”“四纳入”“三建立”,强化组织领导.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同推进城镇化、实施精准扶贫、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社会治理创新工作部署和社会建设考评体系.建立农村未成年人信息系统,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控制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增量,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存量.二要实施“两整合”“五围绕”“一健全”,明确工作目标.统筹整合妇联系统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和民政部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两项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覆盖面.逐步健全完善以家庭监护干预为核心,政府、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新型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科学技术、金融监管、基层治理、数据管理、乡村振兴、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机构职责优化。在民生领域,新一轮机构改革重点围绕着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四个领域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在成立中央社会工作部和国家数据局的同时对民政、卫生健康、农业农村、发展改革、信访等部门的职能进行了优化调整,为我国理顺现阶段民生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提供了助力。为了更好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应在后续方案中抓好层层落实、释放基层服务活力、形成多元主体协同,以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初衷。  相似文献   

5.
朱晨 《今日浙江》2021,(18):46-47
建设"基层治理四平台",是浙江省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项重大改革、集成创新.自2016年12月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推广后,全省各地各部门统筹县乡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县级部门与乡镇(街道)之间的职责重构、资源重配、体系重整,"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委将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每年为未成年人做的十件实事之一,成立了由教育、民政、关工委等部门组成的家教工作指导协调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全省各级妇联切实履行牵头职责,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筑府办函[2015]99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市有关直属事业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阳市医药产业发展任务清单》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牵头市领导负总责,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责任单位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牵头市领导定期组织各有关部门研究相关工作,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民政部门职能不断扩展,已从为困难弱势群体服务的职能部门,发展成为民生保障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部门,开始全面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我们适应时代变化,把创新发展作为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的源动力,突  相似文献   

9.
雯慧  姚方 《中国民政》2021,(3):56-57
2020年,河南民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在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民政担当、展现民政作为。河南省民政厅先后荣获"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优秀省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省份",连续3年在全省脱贫攻坚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900多万民政服务对象有了更坚实的保障,民政事业整体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08,(11):48-48
四川省巴中市民政局孙启洋认为.民政部门面对的是社会最基层最困难最特殊的群众.他们的基本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他们的利益诉求能否得到落实,他们的困难能否得到及时解决.直接取决于基层民政干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当一名合格的基层民政干部.就要做好“八种人”:一是做政策法规的明白人。基层民政干部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强化学习意识,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加强民政业务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既要严格按政策办事.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决策部署,总结提炼各地基层治理创新经验,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牵头调研形成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街道样本"——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社会治理创新探索》调研报告,得到了民政部领导的高度肯定,认为"深圳市南湖街道实施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做法走在前列,有示范意义。可以适当方式推介"。广东省及深圳市主要领导也作了批示。本刊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福建省福州市民政局立足民生导向,全力推进社工站建设,目前,173个镇(街)建站挂牌,开展服务项目逾70个,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加强组织领导,做到高位谋划、高标推进。一是强化工作力量。建立市、区、镇(街)三级责任体系,市民政局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统筹做好谋划部署、督促落实、一线指导工作;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各镇(街),相应成立专班,履行抓落实第一职责。二是优化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4.
<正>各工作组推动蹲点地区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出台一系列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政策文件,蹲点地的基层民政工作得到了有力加强。一、创新基层民政工作体制机制。县一级,普遍建立了党委或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乡镇一级,建立了由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或乡(镇、街道)长牵头,分管民政的乡级副职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工作机制。县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澧县大力推行"政府引导、民政牵头、部门实施、社会参与、基层落实"的整体联动模式,构筑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6.
正陕西省宝鸡市民政系统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抓牢抓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提升等工作,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一是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相似文献   

17.
《江苏政协》2023,(1):28-29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对于城区而言,统筹推进街道和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如何发挥政协独特优势、有效服务基层治理,南京市鼓楼区政协经过实践和研究,探索出“政协牵头主动协商基层事”和“支持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事”两条路径,并专门出台文件、严格落实。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北京市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指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务。2018年3月以来,北京市委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抓手,把"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列为  相似文献   

19.
<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国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深入推进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基本社会服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基层基  相似文献   

20.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确保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的必然选择,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独特优势的必然要求.我市沙河口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构建四级联动基层党建新格局;建立"网络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创新基层治理服务新机制;加强科技支撑、推进资源下沉,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为推动我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迈进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