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学思悟行     
<正>我是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很荣幸来到"听书记说"讲坛,我的很多工作理念、工作方法都来自于生活。记得那一年我23岁,在毕业典礼上,校长林寒教授讲了一句话,你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你。6年来,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我不知道那位同学听到这句话做何感想,但我确是听者有意,在离开象牙塔前的课程中学会一个道理,年轻不会看轻,我要站在前排。  相似文献   

2.
近日,笔者回乡下老家探亲,一进村,就听到了村头久违的喇叭声。我对一位关心时事的伯父说:“现在村头喇叭又开口说话了,对你了解国家大事就方便多了。”哪知道,一听到我提到村头的广播喇叭,伯父气不打一处来:“说安装广播喇叭是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听到中央的声音,可实际上,广播喇叭传出的尽是一些乡镇干部发号施令的声音。今天是收这个费通知,明天又是收另一项费的要求。更气人的是,有时广播喇叭上正在播放中央台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节目,农民听得正有味,可广播立马就停了,成了“哑巴”。 应该说,乡镇党委和政府…  相似文献   

3.
田志昌 《团结》2006,(2):58-60
偶尔听到个别民革党员说:“我参加民革好几年了,民革给我什么了。”有的党员说:“我参加民革这么多年了,什么也没得到。”听到这话后,一是感到惊讶,二是感到堵心。我想反问一下,你参加民革好几年了,你为民革和党员做了些什么?又奉献了什么?我不知道这位党员想要什么?如果要官、权、利,你就不应参加民革,而应参加中共,因为民革不是执政党,是参政党。如果你要功名、尊严、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这只能靠个人的努力、拼搏,干出一番辉煌事业,对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对社会奉献出爱心,你自然会得到这一切的,决不是哪个组织能给的。我是1987年申请参加…  相似文献   

4.
《民主》2020,(7)
正南京被评为文学之都后,接到了很多电话采访,让我很为难,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这无疑是一件喜事,是一件好事,然而我听到的提问都差不多,都是同一个采访套路,没有多少含金量。都是一本正经地在问:请问,你觉得这件事有什么意义?你对它有什么看法?我觉得很难回答,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先说意义,早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特别反感意义这个词。因为多少年来,我们对实实在在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市井人语     
《侨园》2016,(9)
正听汇报汇报会上,张科长唾沫星子乱飞,讲得头头是道。王局问:"这些是你听到的,还是实地考察的?"张科长迟疑一下说:"听到的。""难怪天花乱坠,十全十美。我想下去看看,你作陪。""好的。"张科长赶紧出去打电话。一会回到会场,见王局正等他,张科长说:走,去盘河镇旮旯村。车驶出县城没多远,王局叫停。路旁有一溜蔬菜大棚。王局走近前,问一位汉子:"你收到过无息贷款吗?"汉予说"没有啊,听说过这码事,但没人给啊"。车又往前开,经过一个村庄时,又看到一溜蔬菜  相似文献   

6.
关于团结     
安替 《党政论坛》2013,(6):12-12
李瑞环一次访问香港,一位记者问:“您刚才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这是不是指香港;人不够团结?”李瑞环答:“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身;体不健康呢?”听到这一回答,许多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  相似文献   

7.
《民主》2017,(8)
<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曾长时间生活在黄河之滨,用那泥黄的河水洗涤灵魂。""你选择了航空报国的梦想,这个梦想让你的人生有了永远不敢懈怠的责任。"……2017年6月10日晚,一阵阵青春激昂的朗诵声响彻安阳师范学院音乐厅,由民进安阳市委会主办的安阳市2017年"远  相似文献   

8.
<正>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是倡导百姓好活法,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个提法好。它给人一个直观感受是核心价值观与老百姓拉近了距离,成为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事。我们总在各类宣传海报上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表述,知道这是中央在精神文明层面描绘的美好蓝图,今天听到这个新提法,我感到这24个字从  相似文献   

9.
老师道歉     
《侨园》2017,(Z2)
正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正在家中看书,忽然有人敲门,原来是一位银须髯髯的老人,我礼貌地问:"老先生,你找谁?"老先生问:"你是汤礼春吗?"我点点头。"我就找你。""找我?有啥事?"我颇感意外。"向你赔礼道歉!"老先生脱口而出。"道歉,道什么歉?"我越来越糊涂了,问:"你是谁?他含笑地说:"我叫金晶欣,是你小学老师。""哦!"我蓦地想起来了,上前亲热地握着他的手:"金老师,原来是您!几十年了,我都认不出您来了!您  相似文献   

10.
木子 《侨园》2020,(1):32-34
当我年少阅读《基督山伯爵》时,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真的站在马赛老港。但今天我来了……孕育地中海文明的老港马赛是法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法国最大的港口。我对马赛的了解,仅限于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法国国歌《马赛曲》,知道马赛是地中海沿岸一座混杂异国情调的城市。到了马赛,眼前所见却令人感到惊喜:蔚蓝的天,蔚蓝的海,地中海明媚的阳光和不同肤色的人流,完全颠覆了我对马赛原有的想象,这是一座热情涌动的城市!  相似文献   

11.
脚步声     
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一步一趋,紧紧地跟随着我.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了剪径.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是来于自己的脚步.  相似文献   

12.
无尽的思念     
当我在虎年的新春意外听到你不幸牺牲的消息时,一语未尽泪成行,依稀梦你在天堂…… 时光追溯到13年前的盛夏,我随全国边防部队代表团去缅甸考察,负责接待的军方友人特意安排身为女军人的你,作为我们团的翻译和导游.  相似文献   

13.
读纪伯伦的文集,跳入眼帘一句话:"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这句话让我停止阅读,进入思考。今日再读纪伯伦(幸好是到今天来读这句话),我感到对忘记这一人人皆有的,只是时间和地点、事情和内容各不相同的行为,有了许多新的领悟……  相似文献   

14.
史飞翔 《各界》2014,(9):91-92
胡适很早就认识陆小曼。有一种传闻,说最初是胡适看上了陆小曼,但由于无法跟妻子江冬秀离婚,这才将陆小曼让给了徐志摩。这种说法大概属于戏说,于史无考。但是胡适与陆小曼的关系的确有些不一般,这却是事实。1925年,陆小曼给胡适写过两封英文信,很能说明问题。第一封写于6月初,内容如下:“我最亲亲的朋友:这几天我很担心你。你真的不再来了吗?我希望不是,因为我知道我是不会依你的。我只希单你很快地来看我。  相似文献   

15.
宜修 《侨园》2011,(10):26
古今中外,人生最大的伤痛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身为远方的游子,期盼之后,最无奈的,便是与父母重聚后的生离死别.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我等“逆子”未能恪守这份孝悌,自当珍惜、把握每一次来之不易、又来日无多的天伦亲情.一个月前,与父亲拥别时,父亲喃喃道“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你来的时候我们欢欢喜喜,可走的时候……”听到此,我把脸紧紧地贴在父亲的嘴上,为的是堵住他接下去那让我不忍卒听的后半句……  相似文献   

16.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的一些充满童趣的奇言妙语。其中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一些话语穿耳而过。在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你原本不愿听到不想知道的话儿,可它还是让我们听到了。  相似文献   

17.
“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这是各级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特别是当财务干部对那些超标现象或行为亮出“红灯”时,对方常常会来上这么一句,以暗示财务管理人员不要太认真,以此来达到自己既“闯红灯”而又能过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也说小草     
《小草》这首歌,差不多人人会唱。“……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让人甘于“默默”,甘于“从众”,甘于做“无名英雄”。 细想起来,这歌词确是合乎“古意”的。正面的说法:“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反面的说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俗语说得更明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4,(16):26-27
我今天站在这儿演讲有点为难。因为我星期六在MIT做了演讲,星期天又在哈佛北大校友会上做了演讲,现在抬头一看,很多面孔都很熟悉,前两次都在场。你知道重复听,会让我的演讲变得多么痛苦,世界上只有一句话是可以反复讲的,就是“我爱你”,但只适合对一个人说。  相似文献   

20.
锦句     
<正>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的缄默是对还是错,但我可以告诉你,他决不会出卖别人以求前程。而这就叫正直,也叫勇气,这才是领袖的要件。——电影《闻香识女人》的台词寓意:不告密、不揭发是做人底线这个时代的勇气在于敢于表达悲伤,而不是每天喝着廉价的"心灵鸡汤"说:"我很幸福,你凭什么不快乐?"还是一路相伴共成长。——媒体人石述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