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好在共建,贵在坚持》是1990年8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的一篇系统介绍福建省三明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色经验的调查报告,当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无独有偶,今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福建三明三十年文明创建的故事:山区小城何以成“文明摇篮”》的文章,三明市50年如一日坚持创建文明城市的故事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我们欣喜地看到,30年来,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上虞市自开展城乡“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以来,加强宣传发动,注重组织协调,狠抓典型培育,进一步调动了各级文明单位和行政村搞好结对共建工作的积极性,全市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呈现出四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7,(2):30-30
密云县私个协落实首都文明办《关于在全市广泛开展“城乡携手迎奥运,共建文明京郊行”主题活动的意见》精神,从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出发,着力抓好四项工作,开展“全民携手迎奥运,共建和谐新农村”活动。他们的做法是:一,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今日浙江》2006,(13):56-57
在全省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是省委、省政府从浙江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4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文明委关于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的实施意见。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广泛发动,认真组织,有效推进了活动的开展。目前,全省共有10205家单位与9830个行政村结成对子,开展共建。  相似文献   

5.
班组之歌     
三明是我省新兴的工业城市,文明企业创建起步早,成效显著。班组,作为企业的基层组织,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所在。长期以来,三明市坚持从文明班组等企业内部系列创建入手,通过抓基层,打基础,逐步提高,全面深化文明企业建设。众多企业班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构筑起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宏伟大厦,成为推进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6.
三明市在创建文明安全社区活动中,通过开展“道德评议、公德巡查、美德夸奖”教育活动,从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让群众当主角,从而使创建活动融入社区的每一个细胞,从三明的实践来看,形成德治合力,是创建文明社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20年前,福建省三明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建设新型文明城市工作,伴随这一过程,富有群众首创精神的“文明社区”新鲜事物应运而生。中央宣扬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典型经验,使“创建文明社区”活动迅速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8.
依托共建延伸妇女工作的“触角”福建省三明市妇联1990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视察三明后题词:“好在共建,贵在坚持”。1991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视察三明后说:“三明市两个文明建设成效比较显著,‘六联六建’这个办法好。”1986年,...  相似文献   

9.
企地共建是指企业与所在地方政府和司法机关在犯罪预防工作中共同配合,相互协调,在制定、执行犯罪预防的策略、措施中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优势互补,携手共同创建安全文明社区的行为。企地共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立的一种社区犯罪预防的新模式,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深化和发展。从维护社会治安和预防犯罪的角度来看,其作用体现在:有利于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和加强企业保卫工作,使其在新形势下焕发新生机;有利于推进企业和周边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企地共建必将成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3,(3):26-26
北京市海淀区和中国人民大学本着“资源共享,增进合作,优势互补,同创共建”的原则,举区域之力,聚万众之智,共创全国文明城区,推动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共建文明校园”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扎实有效。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共建文明校园,同创文明城区”各项活动,参加中央、北京市等各级文明创建活动。对“海淀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知晓率、支持率均达到100%,了解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各项基本指标。二是道德风尚良好,志愿服务深入。从身边小事做起,把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师生道德素养的有力抓手,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注册率、参与率达到较高水平。发展网络志愿者,在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秀城区在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中,突出文明社区创建这一重点,大力整合社区内共建单位的资源,认真做好共驻共建工作,为整个秀城区文明城区的创建,夯实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秀城区已涌现出一大批文明社区。全区50个社区中有区级文明社区46个,其中市级文明社区33个、省级文明社区10个、省级示范社区13个。2004年1月,秀城区荣获浙江省首批文明城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07,(5):29-29
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和谐一体。作为北京最大的近郊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朝阳区充分发挥驻区中央单位、市属单位、驻区部队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采取区域联片共建、城乡联合共建、社会单位与街乡联手共建等形式,在全区广泛开展“城乡携手迎奥运.共建文明京郊行”主题活动,鼓励和支持区域内党政机关、街道或企事业单位等系统的文明单位与本区或其它区县农村结成共建对子.重点围绕“四带四促进”开展城乡共建活动。20()6年朝阳区域的61个首都文明单位标兵、首都文明单位与75个农村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结成共建对子,携手共建社会注意新农村。一方面推动城市文明走向农村,把城市先进理念、文明新风、现代生活方式等向农村辐射.另一方面农村可开发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也为城市文明单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文明和谐正花开朝阳农村大地.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闽西北小城三明市坚持三十年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故事登上了《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引发不少议论。局外人看来,三明市对精神文明的执着追求难能可贵;从事精神文明工作的人感叹,三明人坚持创建三十年着实不易!三明究竟为什么在坚持?三明给我们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老典型,三明市在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夯实文明行业创建的同时,注重以城带乡。城乡并进,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整体水平,呈现出打品牌、扬特色、重实效、谱新篇的喜人态势。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对基层双拥共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总的感到,各级领导认识到位,制度规定落实,共建活动经常,促进了驻地社会经济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一是组织制度健全。军地双方各级领导都把开展双拥共建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事来抓。各旅团都成立了拥政爱民领导小组,基层营连也相应健全了群众工作组织,驻地各县(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双拥办、军人家庭服务中心,形成了发展有规划、活动有要求、行动有规范、落实有措施、检查有标准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共建活动经常。各单位把共建文明单位与双拥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内容不断充实,形式更加灵活。部队建立健全了应急出动方案,遇有重大灾情,都紧急出动,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和人民群众的真情拥护与赞扬。各基层营、连分别与地方60多个单位建立了双拥共建关系,开展了共创文明单位、共建文明社区、共建科技学校等活动。驻地党委、政府始终“视军队为长城,把军人当亲人”,  相似文献   

16.
华大街道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省直机关70%覆盖其中。为此,努力发挥辖区优势和潜力,依托辖区单位齐抓共管搞好社区建设就是华大街道的中心工作。街道党委书记林颖说:“我们从过去或其它社区鸡毛蒜皮、邻里纠纷三类‘婆婆妈妈’的小圈子里跳出来,从共驻共建人手,把转变工作职能,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省直单位服务,作为工作重头戏,使共驻共建载体成为社区改善服务环境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7.
侯小丽 《文明大观》2003,(12):39-39
创建文明社区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市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及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管理体制的逐步规范,社区建设必然成为社会稳定、社会进步的最基础层面,而创建文明社区更是推进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五突出、五提高”则是实现这一基础工程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统一战线》2011,(5):35-35
2009年以来,岳阳市岳阳楼区委统战部组织开展了“党派联社区,共建促和谐”活动。目前,各党派支部共联系11个共建社区,开展活动63次,惠及居民20万人,打造了党派与社区共建互赢的局面。一是社区建设呈现出新面貌。一年多来,各民主党派通过活动为载体,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倾心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翔 《今日上海》2011,(9):40-43
安全社区建设是世界卫生组织(WH0)倡导的一种以预防伤害为主旨的社区建设理念和方法,10余年来在推进人类安全健康和全球预防各类事故和人员伤害的方面工作卓有成效。杨浦区控江路街道自2008年9月参与创建安全社区以来,以“任何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为理念,按照《国际安全社区六条准则》、《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赤组 《思想工作》2008,(4):32-32
赤峰市积极探索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途径,实施了以抓好社区党组织网络、社区党组织班子、社区党员队伍“三项建设”,建立健全区域党组织共建、社区服务、党组织工作保障“三个机制”,创建“党建工作特色示范社区”为基本内容的“三三创建”工程,全面提高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