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对我国加紧侵略,并实行“三光”政策,华北地区特别是保定地区深受其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死亡线上.日本鬼子三天两头儿出来扫荡,每次扫荡无数人被杀,房屋被烧,东西被抢.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地下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奋勇反抗坚决斗争,誓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相似文献   

2.
黄君珏,湖南湘潭人,原名黄维佑,生于1912年4月19日.1927年参加共青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投身革命活动,1937年后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6月2日,在山西左权县庄子岭反"扫荡"战斗中跳崖,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炮响,日寇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以战养战",他们大肆掠夺中国宝贵的黄金等战略物质和资源,位于山东胶东半岛的招远是中国著名的"金都",自然成为日方的觊觎之地,他们武装占领招远后大肆掠夺该地的黄金,而胶东中共党组织及八路军则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争夺。2005年7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中央电视台爆出一个惊人的秘密:八年抗战  相似文献   

4.
长期在山西工作且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王大任同志,于1999年7月19日不幸辞世。他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革命业绩、人格品德和高风亮节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一)  王大任同志是1937年3月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百团大战”和粉碎日寇历次惨绝人寰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大“扫荡”的浴血奋战中,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和根据地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英勇奋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胜利,为保卫和建设太行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我军的优秀政治工作者。他从军队…  相似文献   

5.
1942年4月29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为把华北作为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对冀南抗日军民进行灭绝人性的血腥残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二九"铁壁合围大惨案.这一重大事件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对冀南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时也记载了冀南抗日军民英勇无畏,浴血奋战,一举斩断日军的"铁壁"、冲破日寇重重包围的壮举,谱写下了反"扫荡"伟大胜利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6.
正在盂县坚持"无人区"工作1941年7月,北岳区党委分配我去盂县任县委副书记。8月5日,我到盂县就任。到盂县没几天,就赶上了日军的"大扫荡"。从抗战开始到1941年,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过5次较大规模的"扫荡"。第一次是在1938年秋。第二次是在1939年。1940年百团大战后,日军在这年秋冬进行过两次报复性"扫荡"。1941年秋的第五次"扫荡",规模最大。这年8月13日到10月16日,华北日军及伪军7万多人,分十几路出动,在  相似文献   

7.
李鹏  唐静 《党史文汇》2006,(11):38-39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关键时刻,国际社会给予了中国大力援助,很多国际友人和志愿人员来到中国,加入了抗击日寇侵华的行列.在抗战初期,中国的天空中曾出现了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外国援华航空志愿队,他们比闻名遐迩的美国援华"飞虎队"更早地出现在中国领空,协同中国空军对日作战.他们来自社会主义苏联,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被中国军民亲切地称为"斯大林之鹰"和"正义之剑".  相似文献   

8.
<正>余新元,1923年11月出生,1936年7月参加红军,1937年7月入党,参加平型关大捷、狼牙山反"扫荡"、百团大战、黄土岭战斗、辽沈战役等500余次大小战斗,7次荣立战功,被授予"抗日战斗模范"称号,荣获"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新中国成立后,转到地方人武部系统工作,为部队输送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当代雷锋"郭明义两位时代英模。  相似文献   

9.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国危急!中国共产党迅速作出反应。7月8日,中共中央即通电全国,呼吁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毛泽东、朱德等一方面致电蒋介石和国民党华北将领,表示红军将士的保土卫国之  相似文献   

10.
<正>朱德总司令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战地最高指挥员,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与日寇进行殊死搏斗,度过了近三年的峥嵘岁月。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激起中国人民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运动。14日,毛泽东、朱德电令红军各部,限10天内完成各项抗日准备工作。18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朱德总司令离开延安,前往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所在地——陕西省泾县云阳镇,迅速集结部队,准  相似文献   

11.
正平顺西沟展览馆位于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1938年,西沟村成立党组织,西沟村是平顺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的诞生地。1940年12月4日,日军突然包围了老西沟,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在老西沟北面山沟磨石凹的一个窑洞里火烧、枪射、杀死16名村民。次年1月,日军又来"扫荡",西沟民兵配合八路军伏击敌人,取得反"扫荡"的胜利。1943年,根据地遇到了极大困难,党组织发出了搞好生产度荒的号召。李顺达与6户农民商议决定成立了互助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开始的。驻守在卢沟桥的二十九军全体官兵英勇抗击日寇,为保卫祖国视死如归。我的父亲佟麟阁将军就是在“七·七”事变中壮烈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年四月下旬,日寇集中同蒲铁路和平绥铁路沿线八千多兵力,分兵三路猛扑晋绥边区腹地洪涛山区,发起对边区的第九次“扫荡”。四月二十五日晚上,地委、专署和六支队的领导同志在乱道沟(现名朝阳沟村)举行紧急会议(当时专员屈健同志正在养病,由李林同志主持专署工作),共同作出反“扫荡”部署,决定在二十六日凌晨向平鲁老城方向转移,由六支队和专署政卫连  相似文献   

14.
<正>1944年6月,新四军主力"老7团"在南下归建苏中4分区途中,于如皋县西北耙齿凌一带(今属如东县),与"扫荡"追击我地方部队的日伪军500余人猝然遭遇,以白刃战将敌全歼,创造了车桥战役后苏中第二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4分区军民反"清乡"斗争必胜的信心。苏中4分区的反"清乡"1942年6月,日军鉴于对我苏中根据地进行的全面"扫荡"、分区"扫荡"、乘虚跃进、交通政策等都没有收到效果,再次变换方针,吸取华北铁壁合围和苏南"清乡"的经验,开始对我苏中地区进行"清剿"("机动清乡")。从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一二九师特务团团长皮定均,率部在涉县抗击日寇。1939年秋初,侵华日寇占据了涉县城,派先头部队到河南岸“扫荡”。皮团长获悉后,立即率领一营部队向岭后村秘密进军。部队赶到岭后村还未停稳,侦察排长就跑来报告:“来河南岸‘扫荡’的鬼子300余人,都驻在河南店的骡马店里,群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疯狂侵略中国。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宣言》,至此,以第二次国共合  相似文献   

17.
第三集中流砥柱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着神州大地。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抗战宣言,号召全国人民“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共中央派出周恩来与蒋介石谈判,积极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在共产党的推动下, 8 月13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布抗日。  相似文献   

18.
我是金门县人。抗战初期福建省第一个被日寇侵占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1937年10月26日凌晨,日寇船舰炮轰金门岛后从西南方登陆。11时许,我在县城老家屋顶上看到日寇在距离约两公里的山坡上集合,立即和母亲、弟弟躲到榜林村姨丈家。在乡下3天,陆续听到村民被打死的消息。我的小学校长一个养女,被日寇砍断双脚双手;邻居一位中年妇女,被日寇糟蹋后和婆婆躲到榜林,她惊恐、屈辱、痛不欲生……所闻所见,激起我对日寇的万般仇恨,决心只身离家,  相似文献   

19.
<正>1932年1月3日,日军第二十师团占领锦州。随后,其所属的第27骑兵联队向西"扫荡",6日中午入侵当时的锦西县城冮屯(现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镇),7日晚又有松尾联队和石野联队步兵小队增援赶到,入侵日军共计130余人。日寇的入侵,激起了锦西民众的奋起反抗。当时锦西、朝阳一带的绿林首领刘存起(号"亮山"),联合张恩远(号"战东洋")、刘春山(号"德全",刘存起的侄儿)等人,并与当时的锦西县公安局长苑凤台组织的  相似文献   

20.
正狼牙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狼牙山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海拔1105米,山势险峻,状如狼牙。狼牙山是一座英雄山,以抗战时期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1941年8月,侵华日军7万余人对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包围了狼牙山,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当时留下担任掩护大部队转移任务的是晋察冀军区某部第七连。完成任务撤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