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木 《党建》2009,(7):62-63
也许有些美国人忘记了——当美国某些人口口声声喊“中国威胁”论时,也许忘记了自己当年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2.
徐平欧 《湘潮》2012,(11):1-1
“你是哪里人?”平时有人问我时,我总是自豪地说:“湖南平江人,彭德怀起义的地方。”“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离开家乡56年了,我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家乡,虽然在2002年初夏曾回过一次老家,但到现在又整整10年了。今年身体欠佳,从南京转到武汉疗养,这期间更加剧了我的思乡情,几回回梦里回老家,几回回思乡梦当年。  相似文献   

3.
姚程 《党史纵横》2001,(11):42-42
钱学森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所以,当他获知自己的祖国即将解放,坚决要求回国时,遭到了美国当局的无理阻挠,历经磨难长达5年之久。当年美国海军次长丹尼尔·金布尔得知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时,曾恶狠狠地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太多了。无论在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是的,钱学森的确知道得东西太多了。在美国长达20年时间里,他所学到的知识之多、之丰富和广泛,是近代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中罕见的,连美国人也不得不惊叹“钱学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  相似文献   

4.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此话一出,热捧宋朝之风骤起。美国人罗兹·墨菲在他所著的《亚洲史》中也说,宋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中国“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他们这些话,诱发了国内不少人的民族虚荣心。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毛泽东创作了10余首“打鬼”诗词,旨在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增强战胜各种“鬼”的英雄豪气,铸就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当年,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反华大合唱”。美国等西方敌对国家加大制裁、封锁和打压中国的力度;印度军队进犯中国边境;  相似文献   

6.
传统“断代”和现代“独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美国,我不太关心它的物质涌流、科技发达、军事强盛……,那是人家家底;再说中国也在大步前行。实力是体制环境的产物,体制是思维文化的结晶。仅200多年历史的“老美”靠什么变得强大?他们的“头脑”怎么运转、装了些什么?———美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是我21天访美考察的主要关注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秘书凯瑟琳女士,是当年随尼克松总统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的成员之一。她讲课一开篇就先分析美国人的历史———从欧洲人1492年踏上美洲土地到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200多年时间里,美洲大地上一直没有政府。发现“新大陆…  相似文献   

7.
《大特区党风》2002,(9):32-3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中国问题的较大争论有过四次。第一次是199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泛起一股“中国威胁论”,已经直接影响西方大国的对华政策的重新制定;第三次是去年开始出现的“中国崩溃论”,无限放大中国目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次则是“中国统计水分论”。  相似文献   

8.
璩静 《党建》2010,(10):42-43,47
“深圳的成功有多少喜悦又有多少忧伤?我想把这些都真实地‘装载’在我的小说里。小平同志当年说‘杀出一条血路’,这是真话,更是肺腑之言。”正是基于这种理解,著名作家陆天明写出了新作《命运》。“深圳的命运也是中国的命运,中国的命运就是中国人的命运。”小说封底,陆天明深情地写道。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时,犯下了滔天罪行。而在日军侵华史上最令人毛骨惊然、义愤填膺的是“南京大屠杀”和日本关东军“七三一”特种部队对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最野蛮、最残酷、最灭绝人性的杀戮。南京大屠杀,使30多万中国无事百姓惨死于日军屠刀之下,受尽凌辱的人,不计其数;而“七三一”这个食人魔窟,则以更惨无人道的活人体解剖、细菌实验等手段,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宝贵生命。这食人魔窟的杀人魔王、刽子手,就是日本大战犯、中国人民的死敌——石井四郎。然而,就是这个杀人魔王,在当年美国军队保护下,竟然…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品位大姐,总喜欢用“纯正”这个词向别人作推荐:试一试这种红酒,很纯正的法国味;试一试这个牌子的衣服,很纯正的英伦味;试一试这家饭馆的牛排,很纯正的美国味。而别人吹捧她“国际化”的时候,她又很诧异地说,Really?我是很纯正的中国人啊。  相似文献   

11.
城市破茧     
王一敬 《当代党员》2008,(12):24-25
说起中国城市的变迁,美国人刘其远“恍若一梦”。刘其远1979年来到中国,30年来,他去过中国很多城市。当年,与他同行的西方记者没人相信那个只住着17户人家的小渔村会是一座城市的将来。后来,那块泥地孕育出了深圳。  相似文献   

12.
杨学武 《廉政瞭望》2004,(10):31-31
我“三生有幸”,出生地有两大历史名人:一位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一位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本来按现行行政区划,屈原是湖北秭归县人,昭君是湖北兴山县人,而我的出生地是兴山县,因此不能“脚路两只船”与他俩“攀亲”:但在西汉时期,兴山和秭归都同属一州,名为归州,于是我在“时空隧道”里“开历史倒车”,就能够“傍”上这两位大名人了。  相似文献   

13.
当年她勇闯天下,年仅20岁就攒下千万资产,却为了“荒野保护”散尽家产,被联合国环保署称为“中国荒野保护第一人”;如今她一贫如洗,倒欠几十万元外债;她阻止山民砍伐。被100多人带着砍刀围攻,她的丈夫被盗林者残忍杀害,那时她女儿出生才3天……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潘文石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他是中国生物学界的“泰斗”,是唯一一位能够登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中国人;他有着几十年研究熊猫、白头叶猴的生活经历;他的活动范围经常在海拔2000—3000米的荒野;他因带领一帮热血沸腾的学生研究野生动物、为保护环境摇旗呐喊而被人们称为“自然之子”。  相似文献   

15.
郭庆晨 《党课》2008,(2):124-125
中国古人的谦恭,在称谓上的体现就是称呼自己时多用谦恭之词。比如说,一般人说自己如何如何,不说“我”,而是说“鄙人”、“在下”、“不才”、“小可”,等等;不是说“我以为”,而是“愚以为”、“窃以为”;官员在上司面前更是以“卑职”、“下官”、“末将”自称。在古人看来,这是礼貌,也是做人应有的美德。  相似文献   

16.
李原 《党史纵横》2009,(10):61-62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这是歌曲《我是一个兵》的歌词,词作者陆原、岳仑。曲作者岳仑。这首响彻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歌曲在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西方媒体称:“中国在朝鲜有‘两颗重磅炸弹’,一颗是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颗是陆原、岳仑的歌曲《我是一个兵》。”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相遇后一起拉家常。中国老太太说:“我攒够了30年的钱,晚年终于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临终前终于还清了全部贷款。”故事包含的意思很明显:中国人观念落后,不懂得超前消费贷款买大房子享受。一位研究房产市场走向的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居民这些年超越经济实力大量买房和买大房,与此类宣传有很大关系。中国人被“美国老太太”忽悠了。  相似文献   

18.
愿与阿Q共勉     
“共勉”是个很礼貌的词儿,充满友善。意思是“咱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精神品位。”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咱们大家”。有的人动辄就嘲讽张三是阿Q,讥刺李四是阿Q,唯独他自己没有一丝儿“阿Q精神”,简直是个大勇士、大君子。我看,大不可信。我在很多文章中颂扬过阿Q的功德,乃至认为他对很多中国人有救命之恩。比方说,当年闹“文革”,将好多人弄成“牛鬼蛇神”,天天斗你、打你、往死里折磨你,你若是一点“阿Q精神”都没有,处处逞出“士可杀不可辱”的脾气,我看你只能撞墙、上吊、喝敌敌畏。幸…  相似文献   

19.
许进 《世纪风采》2008,(8):28-29
日前,我读到刘文澜女士所撰《父亲刘仁静的“监护”岁月》一文,对刘老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境遇有了详细的了解,也唤起了我对刘老的回忆。我是从中学课本上第一次知道刘仁静的,当时的课本上介绍说陈独秀和刘仁静是中国“托派”的头头。托派是托洛茨基派的简称,中国“托派”又称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当年,所有被列入党的历史上十次路线斗争中的人物都是十恶不赦的罪人,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美国老太太长舒一口气说:“我终于把房子贷款还完了。”而中国老太太也欣慰地说:“我终于在临死前攒够钱,住进了新房子。”这是多年前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