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新生骡驹溶血性黄疸病(以下简称新生骡驹溶血病)的病因,目前国内认为是怀骡母马受骡胎儿抗原物质的刺激,产生抗驴抗体,新生骡驹吮食了含有发病抗体效价范围的初乳而发病。国外则认为是血型问题,系由Rh因子所致。但就骡胎儿的抗原物质是通过胎盘损伤进入母体而使母体致敏这一点上国内外的看法是一致的。可是这仅是推测,“胎盘损伤”的病理变化、成因及与新生骡驹溶血病的关系,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2.
新生骡驹溶血病是军用马骡生产上遇到的严重问题,新生骡驹发病率高达7.5%,死亡率100%,对军骡生产危害很大。发病原因系由于马、驴杂交后,部分妊马初乳中存在一种“抗驴抗体”,新生骡驹吸吮初乳而产生溶血病,以至发病、死亡。 我所同志们,以敢于革命、大胆创新的精神,深入马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此病的早期  相似文献   

3.
新生骡驹溶血病,又名新生骡驹溶血性黄疽病,中兽医称“血滚毒”或称“奶毒”。是新生骡驹常见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是以贫血、黄疽、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发病快,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近年来,对本病主要采取换血输液方法进行治疗,共收治5例,除1例因病期拖长,病情严重而未来得及治疗外,其它4例均获治愈。  相似文献   

4.
新生骡驹溶血症对小骡驹的成活率影响很大,生后吸吮母马奶,一旦发生尿血,很快即死亡,过去叫“奶毒”。随着科学的发展,认识到这是由于驴和马远缘杂交的结果,使马在怀孕期间产生的抗骡抗体造成的。当前对此病无特效疗法,只是在母马生下小骡驹后不让其立即吸吮母马奶,应先测定母马奶的凝集效价,凝集效价低者,可直接喂给,凝集效价高者就禁用,须行人工哺乳。人工哺乳既麻烦又危险,骡驹体弱,人工哺乳时常因不等到“奶毒”消失而先死亡,这与喂奶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间隔时间的长短和代乳的质量等有关。 1983年春开始,我们试用把有“奶毒”的母马奶加热煮沸后再喂骡驹,使其中抗骡抗体失去作用而营养  相似文献   

5.
笔者读了《兽医科技杂志》1984年第7期刊登的杨怀保的“读《新生骡驹溶血病输血方法的改进》一文后”(以下简称杨文),对其中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与作者商榷。 杨文认为同刊1983年登载的“新生骡驹溶血病输血方法改进”(以下简称原文)的作者在临床中治疗3例新生驹溶血病均获成功是“侥幸输了同型血或不凝集血型,不作配血凝集试验就进行输血,这种冒险的办法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自70年代开始试用输成年骡血的办法抢救病驹,方法是根据病情输500~1000ml,一般1~2次。这种方法简便、可不作配血试验、直接采成年骡的血加入抗凝剂前输给小骡驹。在此基础上加入氢  相似文献   

7.
输血疗法是治疗新生骡驹溶血病的有效方法。缺点是必须选择同种相合血型的给血畜,因而常常影响及时输血抢救。笔者参照苏联学者扎哈洛夫关于“在用10~15%的氯化钙作抗凝剂给马进行不相合血液的输血是完全可能的”论点,改进了新生骡驹溶血病输血疗法,即在输血时加入氯化钙溶液而不考虑是何种血型。方法是:选择成年健康畜(马、驴、骡均可)一头,用5~10%氯化钙40~60毫升和10~15%葡萄糖  相似文献   

8.
《兽医科技杂志》1983年第1期第48页发表了我的《新生骡驹溶血病输血方法的改进》一文后,杨怀保同志提出了不同看法(见本刊1984年第7期第59页,下称杨文),故特作如下答复。 由于新生骡驹溶血病在输血方法上要求非常严格,常因在寻找相同血型的给血马过程中延误治疗时机而致死,加之化验血型费时或条件限制而难能实施,致使输血疗法未能在溶血病治疗中得以开展。于是,我参照有关资料介绍的输血方法,模用到骡驹溶血病治疗中,虽只收治3例,但作为试治目的,确实对所产生的输血效果可认为是一可喜苗头。因此,在文章中写道:“我用上述方法……这一结果说明……”。我认为通过3例输血获得成功,并说明了该种方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一结论的前提是由3例证  相似文献   

9.
新生骡驹血斑病的治疗血斑病也叫出血性瘢搬,可发生于马、牛、羊和猪,人也可发生。而新生骡驹血斑病罕见,报道较少。笔者在某军马场工作期间,遇到21例,由于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全部治愈。临床症状幼驹出生后,多在3~7日龄突然表现精神萎顿,两眼无神,低头呆立...  相似文献   

10.
初乳煮沸喂骡防溶血症新生骡驹溶血症是一种常见病,死亡率很高,给繁殖骡驹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有人主张骡驹出生后,停喂母乳,找奶姆或用牛奶、奶粉等代用品,等母乳中凝集效价降底后再饲喂,这样不仅增加了育骡成本,还会因骡驹得不到初乳营养而影响发育。根据抗体理...  相似文献   

11.
读了《兽医科技杂志》1984年第7期登的杨怀保“读《新生骡驹溶血病输血方法的改进》一文后”(下称杨文)和该刊1985年第1期登的王书恩“答杨怀保《读<新生骡驹溶血病输血方法的改进>一文后》”(下称王文),有如下看法。 (一)应肯定王文中模用是有临床效果和科学依据的。10%氯化钙溶液与血液为1:9时有抗凝血作用。因它可增高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制止血浆中纤维蛋白元脱出而呈抗凝作用(见《家畜外科学》,北农大、东北农学院编,119页)。10%氯化钙溶液具有抗休克和降低机体反应性的作用。该书还说:“有人认为用10%氯化钙溶液作马的抗凝剂,可以不考  相似文献   

12.
新生骡驹溶血病是军马生产上遇到的新问题,骡驹发病率最高达18.4%,死亡率100%。关于本病的资料,国内外只有过片断报导,没有具体的防治办法。我们和××军马场的同志,遵照毛主席“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的教导,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走出实验室,深入养马队,过细地做工作,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终于初步查明了病因,摸清了发病规律,改进了诊断技术,摸索出了一套防治方法。防止了本病发生和死亡,保障了军马生产。  相似文献   

13.
膀胱破裂各类家畜均有发生,主要见于新生骡驹和成年牛、骡及猪。一般牛和猪多由尿路被阻而引起,新生骡驹及成年骡主要是非阻塞性的尿路不通,多系膀胱过度充盈而破裂。近年来,本地区新生骡驹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但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成年牛、骡起初常常遇到破裂后的膀胱紧紧地皱缩一团,无法通过耻骨前沿切口向外牵引,后经临床尝试,找出了新的手术通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我们缝合膀胱的方法简便而有效,从未发生诱发结石形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我场自1964年发生新生骡驹溶血病以来,直到1971年止,未曾发生过马驹溶血病。1972年2月发生了第一匹马驹溶血病,以后相继共发生了四匹。在过去虽然听到在其它马场有发生马驹溶血病的报导,由于在我场未遇到过,因而在技术上、思想上缺乏准备,当第一匹马驹发病后,抢救不力而致死亡。对以后继续发生的三匹,经抢救,均免于死亡。现将有关四例马驹溶血病的情况,初步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用母体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浮液治疗新生骡驹溶血病12例,11例治愈,1例死亡,治愈率91.67%。此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适于基层诊疗单位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6.
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以及辽宁、内蒙、陕西、甘肃等地区,母驴怀骡驹后,到妊娠后期,每年都有部分出现不吃不喝的拒食现象,称为“驴怀骡临产前拒食症”,也有的地区叫妊娠中毒症。若措施不利,治疗不当,死亡率很高。据涿鹿县1973年15个家畜配种站的不完全统计,1972年共怀骡的驴509头,患临产前拒食症者69头,占13.55%,其中死亡母驴25头,占36.23%,死亡骡驹45头,占65.21%。 近几年来,我们走访了宣化、怀来、涿鹿、怀安、万全等县的县、社配种站、兽医院和部分社、队,调查了防治驴怀骡临产前拒食症的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幼驹脐下组织增生在兽医临床上较少见。1999年4月26日,我院收治1头患病骡驹,脐部下方长出一个形如拳头大小的囊状增生组织,经手术切除,7d后愈合良好。1 发病情况无棣县北小王村张某的1头母骡驹,1999年1月4日出生,15d后发现腹部脐下有一小包并逐渐增大,于4月14日起在乡兽医站治疗十余天未见效,4月26日来我院就诊。临床检查,体温39.6℃,呼吸32次/min,脉搏56次/min,营养一般;病骡驹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皮肤弹力降低,眼窝下陷,可视粘膜潮红,口腔干燥,舌苔增厚,肠音弱;腹脐部有…  相似文献   

18.
岷县骡驹焦虫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类动物的焦虫病是由马焦虫(Piroplasma caballi)或纳脱焦虫(Nuttallia equi)经蜱传播而引起的地方性流行性血孢子虫疾病。我国最早于1943年在黑龙江的珲春县发现,以后又有许多地方报道,如原兰州军区同德军马场1963年因本病死亡马172匹,吉林省扶余县1958年爆发马焦虫病,发病马261匹,死亡89匹。有资料记载骡、驴可感染焦虫病,但无显著临床表现。而骡驹爆发焦虫病,国内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9.
新生驹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Foal),又名新生驹溶血性黄疸(lcterus Haemolyticus Neonatorum),是马(骡)驹的一种常见的急性致死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衰弱、贫血和黄疸。起病快,病死率高,严重危害马骡的繁殖。据文献记载:从50年代末期,学者们才对该病的起因及发病学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我国于60年代初也开始这方面的研究,现将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输血疗法治愈5例骡驹溶血病,效果显著。 (一)症状 幼骡在哺食初乳数小时或数十小时后表现精神萎顿,两眼无神或半闭,低头站立或卧伏一旁。畏寒震颤,站立不稳,哺乳减少或不食,皮肤及粘膜黄染,口腔粘膜明显,排尿颜色渐渐加深(由红色到酱油色)的血红蛋白尿,心跳加快,脉搏疾速,呼吸迫促,粪便稀薄,后躯无力,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