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徒制是源于传统"师承收授"的技术传承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工业革命背景下兴起的新型"技术"传承模式,是当代学历性职业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文章主要就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施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对策:促进校馆/校企交流、盘活教育资源、加强校馆/校企合作、培养合格人才、引导校馆/校企联合、改革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被提上日程。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形势严峻,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增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准和综合创新能力,进而实现由"研究生培养大国"向"研究生培养强国"的转变,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基于我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升教育质量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转变的战略部署.从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制度的背景、功能与实施进行阐述,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应该遵循导向性、真实性、便利性、持续改进、开放性、科学性与灵活性原则,形成以培养单位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4.
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探究我国博士后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意义重大。针对我国的博士后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模式单一、校企合作关系松散、校际缺乏合作、国际合作不足等问题,分析其主要成因在于博士后教育的主体之间协同不够顺畅,缺乏行动的一致性。鉴于此,在协同创新思想的指导下,汇聚各方资源,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校际联合、国际交流等富于创新性的博士后培养模式,从政策出台、资金投入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保障条件,是提高中国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性,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工程硕士应以工程能力为导向,突出工程知识、实践能力、工程素养的培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面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按照工程能力的目标导向,探索形成了“四个三”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模式.即:优化三个阶段,实行学习与实践交互式的校企协同培养;坚持三个原则,围绕工程知识构建开放的知识发展体系;依照三个层次,围绕工程实际构建递进的实践训练体系;坚持三个融入,围绕大工程观构建全面的工程素养体系.结合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剖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提高认识,科学设计,优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环境;协同创新,合作育人,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我校涉外警务专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卓越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中外合作、校校合作、校局合作为培养方式,以国际化师资团队为保障,以国内外警务实习基地为平台"的学科交叉、多元文化、多导师制的"2+1+1"人才培养新模式。涉外警务专业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公安高校品牌专业。开放办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促进公安教育的国际化,拓宽办学渠道,2006年,我校与美国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合作,开设了治安学国际警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当前最适合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应该在模式的主体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并明确"校企合作"的内涵,即以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以"商务+英语"为合作的桥梁,并充分考虑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8.
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工程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培养模式。尽管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上,各高校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但在合作形式和制度上依然游走于企业的产业之外,不能形成无缝对接。实施校企合作的项目化培养模式,既能够保证学校的创新驱动,又可以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学校主体"向"企业主体"转化,实现人才共育。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一直被称之为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走上了校企合作教育的办学之路。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的到来,新一轮的校企合作表现出了合作理念市场化、合作关系制度化、合作模式多样化的新特征。而政府职能的主导化、合作主体的“多元化”、校企合作目标的多层化则是新的时代发展趋势。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合作协调机制、“双轨制”的人才教育机制、市场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以迎接校企合作事业发展中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模式的缺陷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共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单一供给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公共需求.建立政府、私人组织和第三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供给模式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如多元合作易产生的效率低下问题,公共伦理的缺失问题,责任模糊带来的问责困境以及合作关系造成政府和社会独立性侵蚀的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多元供给主体的供给能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快促进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机制建设,倡导公共精神,培育合作文化,落实公共服务责任等措施来完善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模式,从而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