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容性增长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命题,也是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和科学发展概念的提出促进了包容性增长的产生,包容性增长可以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汪海霞 《前沿》2011,(11):107-110
“包容性增长”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主要是指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让社会成员拥有更公平、均衡的发展机会。倡导机会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强调机会平等就是要通过消除由个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从而缩小结果的不平等。因此,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包容性增长,我们在程序的设计方面必须努力建构合理的程序,为资源分配的正义提供程序规则依据;必须充分运用“商谈理论”为解决利益分配的公平问题提供民主化程序基础;必须充分运用正当程序为权利受损者提供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包容性增长”的正义镜像与中国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包容性增长是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资源环境压力和可持续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发展成果难以共享、社会不公等等。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需要诉诸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义是机会平等,根本目的是实现广大民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价值指向是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排斥的消除、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和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增加社会包容度,保障机会平等和权利公平,才能真正实现包容性增长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朱其训 《前沿》2011,(23):8-11
"包容性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实现"包容性增长"迫切需要实行"包容性领导"。构建"包容性领导",应着力在三个方面展开:在价值取向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领导方法上,必须注重统筹兼顾;在领导作风上,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因为其规范的特点而一直有争论,处于不断演变之中.早期的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增长价值怀疑论和增长极限论,这是对增长质量进行探讨的一个尝试.从上个世纪末期起,国际机构开始从不同角度频繁关注增长质量问题,先提出了人文发展指数,强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关注文化教育水平和健康长寿是否有改善;后来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强调对未来的关注,这个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进入新世纪后,亚洲开发银行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提出了包容性增长,强调让贫困群体能在经济增长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机会.包容性增长也得到中国政府和学界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彭刚 《人民论坛》2010,(12):248-249
澳门的经济转型和稳定增长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澳门在后危机时代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及其所面临主要约束的分析,提出构建多元开放格局,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周燕 《思想战线》2011,(Z1):289-291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目前的实际出发,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几个重要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中注意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增长:共同富裕实现的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共同富裕实现方式的探索一直是贯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主题之一.我国社会经历了从平均主义--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的变化.今天,通过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正在逐步凸显它的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需要拓展新的实现方式,即通过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包容、经济...  相似文献   

9.
李治勇  李兴 《人民论坛》2012,(8):136-137
包容性增长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使得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实现经济、政治、生态与社会统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又体现在解决好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包容性增长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0.
李冬梅 《人民论坛》2014,(4):177-179
通过分析发现,中华文化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包容性增长的特征,无论是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还是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当代,都呈现出独特的个性魅力,为中华文化的延续、世界文化的丰富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中国梦的实现都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高志文  魏钧 《青年论坛》2011,(6):104-108
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调从主要依靠单纯CDP的增长向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和和谐社会三者相协调的发展方向转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包容性增长”理念。这一系列经济增长思想是在符合我国现今发展阶段的国情下提出的。其不仅强调生产关系中分配方式的转变,更强调在“包容性增长”下,人与人的交往、国与国的协调,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所有国家,使所有社会成员和国际成员都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阶段性特征,表现为政治平等阶段、经济发展阶段、文化和谐阶段。认识这些特征对于研究和解决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英杰 《桂海论丛》2004,20(2):50-52
文章对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更有甚者,股票市场的扭曲性存在可能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监狱工作法制化就是要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规章体系,把监狱的全部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管理,规范运行,切实做到依法治监.为实现监狱工作法制化,必须构建完备的监狱法律体系,培养高素质监狱管理人员,建立专门的监狱法制工作机构,构筑现代监狱行刑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论男女平等内涵与目标的哲学基础及社会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男女平等内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标进行了研究。认为男女平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调整两性关系的社会法则,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它的灵魂支柱,就不可能科学地诠释它的内涵,界定它的目标与特征等一系列属性。哲学是解析这一切的金钥匙,社会学则是寻求其准确定位不可缺少的方向盘。在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男女平等概念只能是相对的、与时俱进的;也只有符合社会存在实际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目标定位才是科学的、可行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坚持八项原则,才能推进男女平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公共教育财政支出与地方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VAR模型,利用C市1979-2009年的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期的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弹性为0.5451。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C市的教育支出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投资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馈关系,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理论中对科技进步的强调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地认识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就不可能科学地论述科技进步在增长理论及模型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人手,建立科学的分析模型,并指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相似文献   

19.
耿庆彪 《桂海论丛》2004,20(3):13-15
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全面性的鲜明特征;其内涵包括发展道路论、发展目标论、发展中心论、发展动力论、发展时序论、发展速度论、发展关键论、发展条件论、发展标准论。邓小平的发展观至今仍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探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伦理思想,有利于我们把握与理解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精神实质。马克思认为,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使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从马克思历史观的维度看来,自由与平等是国际贸易的核心伦理精神,信用是国际贸易的伦理基础与伦理保障,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自由与平等,也需要信用为其保驾与护航。此外,在国际贸易中也要讲人道,人道是国际贸易对贸易主体所提出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