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红宇 《前线》2008,(11):22-24
我国的改革起步于农村,发端于农村经营体制变革。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奠定了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稳定繁荣的制度基础,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新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开辟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运筹帷幄,确定了“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改革发展方针,进一步深化了国有企业、财税金融、外贸外汇、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等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外部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达到…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长春市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到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深化农村的各项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深化长春市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尽快建立起以京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并从长春市的实际出发,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对策措施,即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改革农村产权制度、经营机制、科技教育体制、流通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当前要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全会精神,以继续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成为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表率。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对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从打破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断扩大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开始,直到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大部门体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整整30周年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期是几千年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但同时也应该承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行政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日益突出,政府自身改革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府改革成为推进其他改革的关键环节。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机构改革“大部门体制”这一改革思路,是从机构、制度和体制层面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遏制政府腐败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09,(10):62-64
文化体制改革是今年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2009年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速,3月17日,文化部召开义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文化部部长蔡武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直属单位改革发展,把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带动改革。6月11日,文化部再次召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蔡武强调,  相似文献   

8.
徐铭 《新长征》2010,(11):56-57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2009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对文化、新闻出版和广电系统的体制改革作出了总体的安排部署,一场破解深层次矛盾的文化体制改革攻坚战正在全国紧锣密鼓地展开。可想而知,随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我们的精神产品会越来越丰富,文化生产力会得到进一步解放,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全面推进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化改革。这种市场化改革逻辑地包含着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改革成就,克服现存的缺陷,必须全力推进以法治的现代的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发展以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进行以全面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的社会体制改革。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性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年来,我国城市改革与发展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注重研究解决城市改革与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现实性问题,将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20年来我们在城市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积累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坚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构筑市场经济体制,是20年来城市改革的重要经验。20年来的实践表明,改革是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我国城市经济与建设每前进一步,都是改革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结果。哪个城市改革力度大,改革的时间早,那…  相似文献   

11.
记者:马院长,您好!关于我国今后的改革规划,“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一段重要论述:“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妊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牧区改革特木勒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的改革与发展,不仅为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搞好牧区改革,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是急需我们深入研究的新课题。一、牧区...  相似文献   

13.
苑诗平 《奋斗》2011,(12):60-6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这为我们准确把握文化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推进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文化改革征程再次开启.文化转型正当其时,只有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才能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朝阳市以改革破除体制约束,以改革推进观念创新,以改革激扬发展活力,在事关发展全局的关键领域,志不求易,事不避难,集中发力,重拳出击,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朝阳市把深化改革的第一枪瞄向了产业园区。2015年  相似文献   

15.
张兴国 《奋斗》2008,(9):31-34
从1978到2008弹指30年,黑龙江农业农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光辉的历程。在农村30年的发展进程中,我省始终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不断向改革的深度广度进军,全力推进以土地经营制度变革为核心的一系列农村改革,初步建立健全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架构。  相似文献   

16.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九五”期间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经济要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变,必须深化改革,建立新体制,从根本上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体制条件。今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要开好局,起好步。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整体推进各项改革,以体制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在搞好大企业、放开小企业、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小城镇综合改革、国有资产管理、重要农产品和生产资料流通、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业30年改革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市场化改革,即从传统的计划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30年的改革,工业体制和运行机制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业改革之所以成果丰硕,主要是由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体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以体制外创新促进体制内改革;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正确处理借鉴外国经验与从我国国情出发的关系;坚持改革时序的循序渐进.迄今为止我国工业的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阻碍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待克服.未来推动我国工业的市场化改革应该进一步推进价格改革,完善价格传导机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理顺工业宏观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晓司 《支部生活》2005,(6):36-37
2001年11月,省委召开了经济工作务虚会。会议认为全省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亟需与时俱进、加快组织推进。会上,白恩培书记总结指出:加快云南发展,基础在农业,关键在工业,重点又在国有企业。要使我省的国有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必须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紧紧围绕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负担沉重、技术落后、管理粗放这五大顽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由此揭开了深化国企改革的序幕。2002年8月,云南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开始了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在调整思想政治路线的基础上,做出了改革开放,并且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经过不断排除“左”的干扰,使这项决策得到了实现。从牡丹江的情况看,农村改革一直是顺利健康发展的。在经过几年的思想准备和改革的探索试验后,1983年全市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掀起了农村改革的第一个高潮,到1984年底就基本完成了农村经营体制的变革,全市1283个村全部建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从集体统一经营的旧体制变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之后,转入对双层…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0,(21):8-9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稚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