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闪回     
<正>中日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外交部发言人姜瑜6月18日宣布,中日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为使中日之间尚未划界的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中日双方根据2007年4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以及2007年12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新共  相似文献   

2.
《观察与思考》2008,(13):10-11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6月18日宣布,中日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为使中日之间尚未划界的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中日双方根据2007年4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以及2007年12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新共识,经过认真磋商,一致同意在实现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以下简称“缔约双方”), 坚信双方全面加强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重申二○○三年两国元首签署的《中巴关于  相似文献   

4.
《友声》2000,(3)
3月22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北京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和纳米比亚建交1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招待会。 对外友协会长齐怀远在招待会上说,两国建交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他表示相信,在双方的共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中日两国经长年的双边会谈,于2008年6月18日同时宣布,中日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以下简称"6.18共识").该共识虽然是非书面的,但是中日两国的外交机构在各自网站上公开进行了发表.  相似文献   

6.
问:你对近日举行的中美政府间人权对话有何评论?答:根据中美两国元首互访时就人权问题达成的重要共识,1月11日至12日,王光亚部长助理与美国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高洪柱在华盛顿举行了中美政府间人权对话。这是95年以来中美两国首次恢复人权对话。双方就人权问题坦率、深入地交换了看法,增进了相互了解。双方都认为,中美两国由于国情不同,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对话才是处理和解决分歧的正确途径。双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韩两国行政管理学会交流合作协议, 应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邀请,韩国行政学会会长、成均馆大学教授金玄九先生(KIM Hyun Ku)于2005年7月27日- 8月2日率团访问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并参加7月30至31 日在黑龙江召开的“行政伦理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韩国代表团在京期间,两国学会领导人就双方今后继续加强学术交流与课题研究合作进行了深入交谈,确定了互访和学术交流新的机制,两国学会今后两年将在电子政  相似文献   

8.
问:德国总理科尔即将访华,你如何评价目前的中德关系?答:中德两国是当今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德关系正在全面发展。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双方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看法。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伙伴,中国也是德国在亚洲的重要贸易伙伴。双方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活跃。两国军队关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我相信,科尔总理此次访华将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以下简称“缔约双方”),坚信双方全面加强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罗马尼亚(以下简称"双方"),满意地指出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识,愿意继续发展和加强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以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发表声明如下:一相互尊重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发展双边关系以及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基础。双方重申恪守1994年7月  相似文献   

11.
越南与中国     
《创造》2007,(6):81-81
中国和越南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中越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全力支持越南抗法、抗美斗争,越南视中国为坚强后盾,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越关系恶化。1991年11月,应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的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率团访华,双方宣布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两党两国关系全面恢复并深入发展。两国领导人保持频繁互访和接触,双方在各领域的友好交往与互利合作不断加强。1999年初,两党总书记确定了新世纪两国"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以下简称双方):坚信双方全面加强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肯定1960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对深化双边关系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确认各自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双方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中日关系“将是21世纪亚太日益形成的经济和政治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人在美国《华盛顿季刊》1993年冬季号上撰文这样预言.由此可见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中日关系进入更加成熟的新时期在政治关系方面,中日友好交往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以199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O周年日本天皇、皇后访华为开端,中日两国开始实现最高级别的互访.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万里委员长访日,1994年,中日高层互访又迎来新的高潮:1月初日本副首相兼外相羽田孜访华;2月末中国副总理朱熔基访日;3月下旬日本首相细川护熙执政后首次访华;日本政府还邀请江泽民作为国家主席年内访日.中日两国高层互访不是一般性、礼节性的,而是能够直抒己见,增进相互了解和信赖;中日两国都不是只从双边角度重视彼此的关系,而是主张发展“世界中的中日关系”、“亚太中的中日关系”,以使中日关系能在为世界及亚太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4.
张志新 《前沿》2001,(8):62
世纪之初 ,白宫易主 ,小布什上任伊始 ,中美高层互访穿梭进行。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势再一次成为大家关心的热门话题。这是因为中美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 ,两国之间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两国的利益 ,还牵涉到欧亚大陆的安全和稳定 ,牵涉到世界大国力量均衡的变化、组合以及政治势力的重新布局和调整。同时在新世纪之初 ,人们希望中美两国能走出冷战阴影 ,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人类社会向着更加文明与进步的方向发展。总体来看 ,中美关系仍会在曲折中缓步前进。这是由美国的全球战略决定的 ,也是中美两国历史、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8,(4):29-30
解答一:中方就东海问题同日方达成共识出于什么考虑 我国外交部长杨洁篪6月24日说,中日两国此次通过协商,就东海问题达成谅解,是双方为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而采取的重要步骤,是互利双赢的结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乌兰巴托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彭萨勒玛·奥其尔巴特同志:在您当选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之际,我谨向您致以衷心的祝贺。中蒙两国是山水相连的社会主义邻邦,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传统的友谊。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加强和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以下简称"双方")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都渴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中巴关系堪称国与国关系的典范。自1951年5月21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在两国历代领导人的共同培育下,中巴睦邻友好关系不断加强,双边合作富有成果,已经建立起面向未来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维护亚洲和平与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的理解与和睦。两国开展的广泛互利合作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为两国人民开辟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双方")一致认为,保持和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和加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二、双方高度评价中哈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并认为进一步发展双边政治、经济、人文等各个领域的关系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三、双方重申,恪守一九九二年一月发表的《中哈建交公报》、一九九二年二月签署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7月9日,柏林)尊敬的默克尔总理,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同默克尔总理一道,出席第九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闭幕式。中德两国新一届政府组建后不到半年,我与总理女士就实现互访,充分反映出两国的良好关系和加强合作的愿望。本次论坛以"保持和增强创新力与竞争力"为主题,把握了时代脉搏,契合双方需求,很有意义。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支持和关心中德友好合作的各界人  相似文献   

20.
中俄联合声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以下简称"双方")一致认为,保持和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和加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二、双方高度评价1992年第一次中俄高级会晤以来两国关系充满活力的顺利发展,并认为两国已具有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即建立在和平共处各项原则基础上的完全平等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既不结盟,也不针对第三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